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51|回复: 0

[转贴] 日本女忍者的黑色网袜,是源自日式锁子甲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9-5 05:5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日本女忍者的黑色网袜,是源自日式锁子甲吗?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冷兵器研究所 Author 冷研作者团队



IMG_0956.PNG

本 文 约 4140 字

阅 读 需 要 11 min


传统的日式铠甲在日本历史上的军事对抗中,几乎每时每刻都在遭受摧残。仅以砺石岭之战为例,立花宗茂败退到小丸山时,明军和朝军的箭矢几乎挂满了他的铠甲。尽管铠甲和满智罗避免了他本人受伤,但外部盔甲和满智罗上的札叶片与锁环基本上也大量受损变形需要更换了。而在当时的前线,实际上并没有那么多工匠和备件用于修理铠甲,许多武士因而不得不在一次又一次的战斗后再披着受损的铠甲投入新的战斗,伤亡也因而陡增。

IMG_0957.PNG

《国郡志御編集ニ付書上帖》里有关于広島県新庄村的铁丝作坊的配图,而这个工坊除了制作锁子以外,也生产缝衣针之类的细金属材料,属军民两用工坊

战斗中,日方也缴获了不少明军和朝军的铠甲,明军布面罩甲将札片用炮钉固定在布面上,并在内部布置锁子和皮革提供额外防御的设计、铁网甲轻量化只防劈砍的设计、朝鲜水兵皮钉锁札混合甲的设计,均给武士和工匠们留下了较深的印象。这些技术的流入让日本的锁子甲和传统铠甲的发展进入一个新的时期。

IMG_0958.PNG

加装了锁子甲内衬后的日式铠甲

战国时期,就有人为胴甲和草摺后方加装锁子甲以提升防御力,但在侵朝失利后,这类的设计被迅速普及,一些对于防御力需求较高的武将甚至将整件铠甲内侧都加装了锁子甲。不过,这也带来了新问题,锁子甲的铁丝切割口会不断与布面、皮革或札片及其他所有与之连接的东西摩擦,进而降低整件铠甲的耐久性。一些甲匠随即着手修改已经被使用了一百多年的八重锁结构,不再将原本的锁环直接相连,专而采用以小环链接大环的类铁网甲新结。该结构有效地提升了锁子甲对劈砍的抗性,并提升了锁子甲本身的光滑程度。

IMG_0959.PNG

改良后的八重锁结构

很快,这种结构又被改进和简化为一种独特的矩形可动结构,该锁子结构由双圈椭圆形甲环搭配原本的圆形大环,编织方式极为独特。日本的铠甲师傅们会将大环用细线直接缝制在甲片内部的布面上,以保证布匹和锁子甲的紧密连接,而又粗又长的椭圆锁环则承担主要的防御强度与灵活性。经此改进,锁子与布面的摩擦大大减少,这些日式的复合铠甲也由此变得更加坚固。

IMG_0960.PNG

矩形锁实物与结构示意图

随着日本进入江户时代,锁子甲的形制和功能再次发生变化,太平世界不需要那么多的武装力量,武士的地位和权力开始受到一定程度的压缩。由于没有那么多仗可打,传统的旧式日本铠甲的发展也开始陷入停滞。有钱的贵族还可以偶尔维护一下祖先传下来的铠甲,而没钱的人别说维护铠甲了,许多人连刀都当了换钱了。

IMG_0961.PNG

江户时代的末期的关所军照片

但众所周知,经济和城市化的发展也必定带来社会矛盾和治安问题,随着江户幕府开始强化针对江户的防卫,在各处交通要道设置了五十三关所。驻扎在这些关所的兵士(关所系)不需要面对高烈度的战斗,但也需要适当的武具防身,以对抗使用刀剑的犯罪分子和浪人。因此往往采用锁子甲、胁差和轻甲盔的装备形式,并逐渐形成了一种标准配置。这些士兵大多使用覆盖到膝盖,并在一些位置加装了甲叶的长衫长袖锁子甲。这些锁子甲加装甲叶的方式和以往的日式锁子不同,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朝鲜铠甲的影响,但比朝鲜铠甲的甲叶更小,且在连接处采用了江户时期的“十字花”锁子连接方式。

IMG_0962.PNG

“十字花”锁子连接方式

相较于之前出现的三种锁子,这种如同螺丝帽的十字花结构可以在不叠加札片的情况下将甲叶之间的空隙减小,进而提示铠甲的强度和防御力。而进入江户中后期,随着工具钢材质的升级,日本开始采用小孔拉丝的方法,将细钢棒加热后以人力拉过钢孔形成细丝,大大提升了钢丝的制造效率和性能水平。将这些钢丝经过第二次加热后弯曲成所需的铁环,切断之后就成了所需的锁子。观察铁环的切口得知,切断方式为剪断或凿断。组合完成之后即宣告完工,这些锁子的强度较室町幕府和战国时期要坚固很多。

IMG_0963.PNG

日本科学家对存世的部分锁子甲进行的相关测试报告


IMG_0964.PNG


IMG_0965.PNG

江户时期制造和被使用的各种锁笼手

进入幕末时期,由于街头斗争和派阀斗争加剧,锁子甲便携隐匿的特性被官军和各路浪人集团看重,成为纷争双方共同采用的防具。而乱世的再次到来,又使得在主体早已转型成为治安部门数百年后,民间的忍者活动再次兴起。以锁马甲、锁护头和锁笼手为代表的忍者甲胄也随之重出江湖。这些铠甲都在幕末街头和政治斗争中发挥了非常重大的作用。

IMG_0966.PNG


作为幕末时期最著名的组织:维新会和新选组也曾大量装备和使用过锁子甲,比如著名的维新志士坂本龙马和新选组领袖土方岁三。许多名人使用过的这些甲具都被较为完好的保存了下来。而这些文物也因此成为了锁子甲在明治维新前使用状态和技术状态研究的重要样本。

IMG_0967.PNG

土方岁三博物馆馆藏的他在池田屋事变中使用过的头盔和护手

IMG_0968.PNG

新选组笔头芹泽鸭在幕末抗争中使用的锁子甲外袍和手套

尽管官军在当时已经开始了局部的火器化和现代化,但还是有许多武士和武将们依旧穿着自己祖先留下的铠甲和头盔踏入战场,作为自己身份和家族荣誉的标志。随着战争与西南战争的结束,他们中的一部分人被历史的车轮碾为齑粉,另一部分则凭借历史的车轮青云直上,成为光鲜亮丽的华族。但无论走向怎样的结局,有一点是确定的,他们都不再需要自己的锁子甲了。在之后的云阳袭朝、甲午与日俄战争中,亦同样没有再出现过有人继续锁子甲的记载。

IMG_0969.PNG

江户末期披甲武士的照片,精致的锁子甲和甲叶是无法抵御施耐德步枪的

不过,锁子甲有关于和日本与战争的故事也并没有就此结束,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日本军国主义为了在亚洲获取更多的利益加入战争。财阀的工厂帮助英国、美国制造武器部件和枪械以获取资金。军方则通过购进与缴获其他列强的武器吸收新的军事技术。这其中就包括欧洲步兵使用的防弹甲,与装甲兵使用的防崩落甲的技术,其中的一部分还是随进口火炮与战车抵达的,日本自欧战中吸收了这些技术,随即又将他们运用到对俄国西伯利亚的侵略活动之中。但与强大的新式装甲车和坦克相比,这些随车附赠的铠甲已经是意义不大的鸡肋了。

IMG_0970.PNG

一战英法都曾为装甲板装备过皮盔和锁子护面与身甲

侵华战争爆发时,日军效仿一战中的德军,保留了数量可观的披甲突击队,但他们大多采用进口和仿制的欧洲防弹板甲,无论是旧式的日式具足铠甲还是后来引入的锁子甲,在此时都已经退出了日本的军事舞台。历史的进程就像是一列火车,它隆隆而行绝不拖沓,会把曾经的一切甩在身后,妄自尊大的日本军国主义者,也最终被这列火车撞了个粉碎。

IMG_0971.PNG

二战日本“满铁”保卫部队,装备进口的防弹板甲、自动手枪和冲锋枪,他们是日本占据和殖民东北的急先锋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无条件投降和原始的统治阶级结构被美国肢解,日本人开始失去与过去文化的连接和继承性。50年代末,美国开始对日本进行再武装,并扶植其经济建设,而随着日本经济的恢复,日本的文化产业也由此复兴。

IMG_0972.PNG

现在电影中经常出现的女忍者形象差不多基本上都是这样了

20世纪60年代,由山田风太郎创作的《忍法帖シリーズ》系列作品开始流行起来,由山田风太郎对于忍者十分了解和痴迷,他非常了解忍者善于使用锁子甲自我保护的历史事实,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大量艺术加工。在他创作的系列作品中,经常有女忍者身着连体式锁甲衫飞檐走壁执行任务。得益于极高的人气,他的作品被迅速搬上舞台、漫画书和荧幕。女忍者们曼妙的身材和薄锁子甲贴身却半透不透的视觉效果给读者们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而为了防止粗糙的道具刮伤自己,当时的女演员们在表演时习惯在道具的锁子下面穿着网纹丝袜作为保护。

这本来是一件好事儿,但后世导演和演员为了图省事,就改成使用看起来有些像锁子甲的渔网服和网纹丝袜替代原本的锁子甲了,再后来,他们索性连“拟态”都放弃了,转而直接使用渔网衣和网纹袜作为道具。种种印象叠加,最终形成了现代如《对魔忍》系列拔作中,女忍者普遍的护手、护腿内衬网纹连体衣的形象。在一些与之内容相似的近未来背景作品中,这些网袜结构被解释为“拥有高强度的合成纤维丝制成的防具”。某种意义上说,这个强行解释倒也挺贴近原本锁子甲的本质的。

尽管在外界看来可能有些奇怪,但就结果而言,这些形象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日本补完了自己的文化传承,甚至将这些符号形象输出到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在后来的一些游戏和有关于战国和幕末的电视连续剧——也就是大河剧中,也有出现过精心复原的铠甲和武器,锁子甲也时常出现。

IMG_0973.PNG

大河剧《真田丸》的剧照

部分资料引用自
东京艺术大学釘屋奈都子著《室町時代末期から江戸時代の鎧に用いられた鉄鋼材料の製作と加飾》
《室町時代末期から江戸時代の鎧に用いられた 鎖の製作方法》(日本金属学会誌 第 78 巻 第 4 号(2014)149 158)


IMG_0974.PNG END

者 | 尤金少将、SuupaSL_JZ
编辑 | 詹茜卉
校对 | 王用鑫
排版 | 薛梦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6-8 03:48 AM , Processed in 0.038298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