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印度孟买的宝莱坞(Bollywood)代表着价值25亿美元的印地语电影产业。一部大型宝莱坞制片厂电影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影院的观众,因为他们贡献了电影的大部分收入。影迷表示,宝莱坞出品的歌舞片时长一般在三小时左右,最适合的观影方式是集体观看——在电影院里与其他观众一起歌唱、欢笑、鼓掌或者哭泣。
小说《孟买:欲望丛林》(Maximum City: Bombay Lost and Found)的作者苏科图·梅塔为《纽约时报》(New York Times)撰写了一篇文章,讲述了他对于去影院观看宝莱坞电影这种体验的热爱。“我为什么喜欢宝莱坞电影?对一个印度人来说,这就像问我们为什么爱自己的母亲;我们别无选择。我们可以直接跟银幕上的人物对话、拍手、吹口哨或者发出嘲笑,特别高兴的时候,还能够扔硬币来表示对电影的喜爱。”印度的电影院与世界其他地方不同,因为其他大多数影院都要求观众尽量保持安静。
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印度各地的电影院纷纷停业,电影制作也不得不暂停。影迷们被迫留在家中,转而通过网络进行娱乐消费。PVR Pictures旗下有着印度最大的连锁院线。该集团的首席执行官卡迈勒·吉安昌尼表示,2020年,印度院线的收入骤降至3.77亿美元,相比2019年的19亿美元下降了80%。
过去的18个月引发了一场辩论——印度的电影和观众是否会重返院线,宝莱坞的未来是否会被降级到个人设备上等等。新德里Diorama国际电影节(Diorama Film Festival)的联合创始人、电影及广告制作公司India Shoots的创始人库纳尔·斯里瓦斯塔瓦指出,大多数行业分析师都希望观众可以回归影院,因为传统的宝莱坞观影体验“不可能在手机或家庭电视屏幕上实现”。
同时,该行业也无法阻止新数字消费趋势的发展。Viacom18 Studios的首席运营官阿吉特·安德黑尔认为,数字消费趋势“将继续存在并不断发展”,意味着宝莱坞将不得不同时拥抱大银幕和小屏幕。
宝莱坞对抗新冠肺炎疫情
对宝莱坞来说,2020年是艰难的一年。电影院在这一年的大部分时间里都是关闭的。2020年的首部宝莱坞影片《塔纳吉:无名勇士》(Tanhaji: The Unsung Warrior)于1月在影院首映,取得了5200万美元的票房收入,也是2020年的票房冠军——这一年在影院上映的电影数量很少。2019年的宝莱坞电影票房冠军是Yash Raj Films出品的动作片《宝莱坞双雄之战》(War)。该片由巨星赫里尼克·罗斯汉领衔主演,总票房达6700万美元。2020年3月,印度政府针对疫情实施了为期两个月的全国性封锁措施。但此后,电影院又继续停业达六个月的时间。政府首先放松了对基本服务的限制;影院复工则是次要事项。
2020年10月15日,作为为防疫一线工作人员及其家属举办的特别放映活动的一部分,多位观众在影院观看宝莱坞电影。图片来源:Amarjeet Kumar Singh/Anadolu Agency/Getty Images
疫情关停了电影的拍摄制作,更打击了该行业的盈利能力。阿莉雅·布哈特、迪皮卡·帕度柯妮和卡特莉娜·卡芙等最具商业价值的明星均感染了新冠肺炎(并已经康复)。片场的技术人员、化妆师、背景舞者和初级演员等日薪制工作人员受到的影响最为严重。由于政府未能提供相关援助,Netflix等公司以及萨尔曼·汗等明星均承诺要为该群体提供资金支持。
2020年全年,宝莱坞只发行了441部电影,而其2019年的发行量达1833部。同时,宝莱坞2020年影院观众的数量下降了73%,仅为3900万,前一年则为14.6亿。咨询公司安永(EY)的报告《2020年印度媒体和娱乐》(India 2020 Media and Entertainment)指出,多达1500家单银幕影院(每次只放映一部电影的影院)已经永久停业,印度全国仅余8000块大银幕。多厅影院也遭受了重创,但转向其他业务(比如举办私人放映或现场活动,以及实施扫描二维码订购食品等新措施)对此类影院来说则更加容易。
罗伊·卡普尔电影公司(Roy Kapur Films)的创始人、印度制片人协会(Producers Guild of India)的主席悉达斯·罗伊·卡普尔称:“很多(规模较小的)单银幕电影院没有大公司的资助,不得不停业或出售给大型企业。这是一个零和游戏,因为你要么开放,要么不开放。”他说,很多单银幕影院都倒闭了,无力负担租金、维护费用和工人工资。
随着第一波疫情的消退,印度政府在去年10月给电影院开了绿灯,但只允许50%的上座率。斯里瓦斯塔瓦表示,第一轮封锁结束后,印度有“大量的观众重返影院”。这种反弹也唤起了电影行业的信心,坚信观众会回到影院观影。
印度政府放宽新冠肺炎疫情相关限制措施后,工作人员在宝莱坞电影的拍摄现场工作。图片来源:Sujit Jaiswal/AFP/Getty Images
转向流媒体平台
电影院长达数月的停业,让消费者转向了在线娱乐。Viacom18 Studios的安德黑尔指出:“对流媒体来说,这场疫情无疑是一个‘黑天鹅事件’,流媒体的业务量出现了大幅增长。”
印度现在共有约4000万用户订阅了一个或多个流媒体平台,这一数据自疫情开始以来增长了40%。(这还不包括那些通过流量捆绑套餐获取内容订阅服务的消费者,该群体约有2.5亿人。)安永的媒体和娱乐合伙人阿希什·菲尔瓦尼表示,这类消费群体的用户数量足以同每年去影院观看电影的1亿人次相提并论。
失去院线收入的电影制作公司,可以通过向电视和流媒体平台(例如迪士尼+ Hotstar、亚马逊和Netflix)出售内容来挽回一些收入。前文中提到的安永的报告指出,宝莱坞电影制作公司2020年的数字版权收入翻了一番,达4.718亿美元。电影贸易分析师、宝莱坞电影杂志《电影信息》(Film Information)的主编科马尔·纳塔表示,制作公司“在过去18个月里绕过院线来发行电影,(直接)将大约30至40部影片出售给了流媒体平台。这是变现其投资的唯一途径。”
大型制片厂索尼影业印度公司(Sony Pictures India)也实现了向流媒体的跨越。该公司于2020年7月在亚马逊Prime Video上线了剧情片《左右互搏》(Gulabo Sitabo)。宝莱坞偶像阿米特巴·巴强在本片中扮演了一位吝啬的老房东。索尼影业印度电影公司的常务董事维韦克·克里希纳尼称,公司还将《拨号100》(Dial 100)的版权卖给了印度流媒体平台Zee 5,并计划于9月初在另一个平台上线电影《头盔》(Helmet)。
在疫情之前,这种发行策略对大多数大型电影公司来说都是无法想象的。那时,大型电影公司会首先进行院线发行,等影片在院线放映约8到10周后,再将数字版权卖给网络平台。纳塔表示,即便电影公司会随着疫情的缓解而恢复院线首映,它们仍然可能加快电影在网络平台上发行的速度,也许在首映后6周内就会进行数字发行。
业内专家表示,大制片厂通过数字发行挽回了部分损失,但从长远来看,中小型制片厂更有可能从流媒体的繁荣中受益。安德黑尔说,许多“中小成本的电影会在这些平台上得到更多的关注”。因为在院线,这类影片通常会被大制作电影的巨额预算和明星效应所掩盖。此外,数字平台的营销和广告花费相对较少,这对小型电影公司来说是一项额外的优势。
观众对数字内容的需求只会越来越大。Netflix于3月宣布,该平台今年将在印度发行41部电影、电视剧、纪录片、喜剧和真人秀等影视作品。该公司的一位发言人在接受《财富》杂志采访时表示,约80%的印度订阅用户每周至少会观看一部电影。
无可取代的电影院
尽管数字流媒体在蓬勃发展,但知名电影人和大型制作公司仍然决意恢复影院发行。因为与数字发行相比,影院发行带来的收入依然非常可观。2019年,印度国内和国际电影的影院发行收入达到了19亿美元。其中,电视和数字版权收入为5.54亿美元。纳塔还表示,高成本电影的制作也会考虑到大银幕的观影体验。
工人们为2020年5月13日上映的宝莱坞电影《宝莱坞犯罪都市》(Radhe)挂起海报。图片来源:Noah Seelam/AFP/Getty Images
虽然印度的影院已经重新开放,但许多电影公司都选择推迟影片的档期,等待政府允许影院的上座率恢复到100%。Viacom18 Studios原定于2020年圣诞档期与《摔跤吧!爸爸》(Dangal)以及《三傻大闹宝莱坞》(3 Idiots)的主演阿米尔·汗合作发行《阿辛正传》(Laal Singh Chaddha)。而这部电影现定档今年12月上映。
下一部登录印度院线的大片将是备受期待的间谍惊悚片《喇叭裤》(BellBottom)。定档8月19日的《喇叭裤》由老牌明星阿克谢·库马尔领衔主演,可以测试出印度观众对重返影院观影的态度。本片的制片人迪皮卡·德希穆克说:“我们希望(这部电影)的发行能够为所有人带来乐观情绪,不仅是为我们,也为整个行业。”
如果《喇叭裤》的票房可以取得成功,那么未来一到两个月里可能会有更多的电影上映。德希穆克称:“这是将观众带回电影院的一个(关键)步骤。”
业界高管们将11月的排灯节(Diwali)视为印度社会恢复正常生活的标志。斯里瓦斯塔瓦表示,排灯节将是“(印度公众)外出和娱乐方面的一大信心推注器”。安德黑尔也指出:“人们都已经对在平板电脑或手机上消费内容感到厌倦。”吉安昌尼乐观地认为,院线的收入将在11月或12月反弹。
菲尔瓦尼也同意这种看法。但他补充说,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可能发生的第三波疫情、其严重程度以及印度的疫苗接种率。截至8月12日,印度近30%的人口已经至少接种了一剂新冠疫苗。这就意味着,印度不太可能在今年年底前实现为所有成年人接种疫苗的目标。受疫苗接种速度的影响,宝莱坞也不太可能在春季之前全面复苏。斯里瓦斯塔瓦说:“大型制片公司都在为实现这一目标而努力。”
由于有多部大片仍然在等待上映,安永预测,印度2023年的国内电影发行收入将回升至18亿美元,高于2019年(疫情发生前)的15亿美元。但印度电影业的复苏离不开院线和流媒体服务的共同推动。
正如纳塔所说的:“演出必须继续......直到下一次封锁。”(财富中文网)
作者:Yvonne Lau, Biman Mukherji
译者:张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