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919是中国国有企业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窄体喷气式飞机,计划于今年投入使用。图片来源:GREG BAKER/REUTERS
西方国家似乎已准备举起地缘政治的大锤,打击中国在航空航天领域的雄心,但这其中牵扯了许多公司的利益,会让这种打击明显不那么致命。美国和欧盟已经同意结束长达17年的飞机贸易争端,并停止提供“可能伤害对方”的发展激励措施。虽然这种说法有点模糊不清,但达成协议的背景却很明确:双方都希望形成一个对付中国的统一战线。
C919是中国国有企业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Comac)生产的窄体喷气式飞机,计划于今年投入使用。尽管无法在国际市场上与波音737 MAX和空客A320neo竞争,但它是中国未来四年加快国内先进制造业发展计划的关键组成部分。这确保了中国所有主要航空公司(也是政府所有的航空公司)都将使用该飞机,即使这可能违反世界贸易组织(World Trade Organization)的规定。中国政府还有其他办法:到目前为止,中国还没有批准波音MAX复飞。
美国和欧洲有理由担心中国商飞会打破他们对飞机的双头垄断,比如在20年后。中国已经证明可以在汽车、火车和数字技术等众多行业中迎头赶上。上周欧美达成的协议呼吁对“第三方的非市场行为”采取联合行动,包括中国邀请外国投资者只是为了抄袭其技术的做法。然而西方国家实际上本已经可以摧毁中国的飞机工业,只是选择不去这样做。
从很多方面看,C919都是西方式飞机:如Patriot Industrial Partners顾问Alex Krutz所指出的,中国商飞在组装飞机的机身和机翼方面的作用相对简单,只占成本的25%左右。包括航空电子设备的其余部分,由霍尼韦尔(Honeywell International Inc., HON)和Collins Aerospace等美国公司,以及Meggitt和Liebherr等欧洲公司供应。C919的引擎由通用电气公司(General Electric Co., GE)和赛峰飞机发动机公司(Safran Aircraft Engines)的一家合资企业生产。引擎是飞机最难生产的部分。
尽管最初有一些疑虑,但就连美国特朗普政府去年也延长了通用电气出口这些引擎的执照。美国国防部做法与之类似,该部因中国商飞的母公司与部队的联系而将其列入黑名单,但迄今为止,官员们始终未对该商用飞机业务实施打击。
中国市场实在是太诱人了,根本无法忽视。亚太地区的航空需求预计将以比西方快一倍的速度增长,这就是波音和空客在亚太开拓业务的原因。其他行业的公司在直接对抗中会蒙受很多损失,比如汽车行业,中国是德国汽车商的第三大市场。问题是,西方公司的短期逐利行为是否等于在给未来他们自身的毁灭埋下种子。在掌握了机身制造技术后,中国将试着最终取代原有供应商。通过中国商飞母公司中航工业集团与通用电气建立的合资企业昂际航电(Aviage Systems),中国得以涉足航空电子领域,而且中国多年来一直在试图为C919自主研发生产一款替代引擎,尽管等到大概十年后国产引擎研制出来时,所用技术可能会过时了。
当然,美国和欧洲公司在中国汽车市场上依然有得赚,即便中国国内车企利用从合资企业那里学到的经验技术夺走了一半的市场份额。
归根结底,对抗中国的最佳方式可能是模仿其所作所为。西方企业和政策制定者可以采取给予对方政府投资空间的方式,让他们能对本国的研发和供应链进行投资。如果说空客的崛起之路和随后发生的毫无意义的贸易战能证明什么的话,那就是这往往会对客户更为有利。
Jon Sindre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