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和基本面指标显示,在触及三年高点后,人民币的升值势头可能很快就会偃旗息鼓。
人民币兑美元较2019年低点已上涨逾10%,而这种幅度的涨势曾引发2014年和2018年的上行趋势逆转。中国走平的收益率曲线与美国的曲线走陡形成鲜明对比,后者反映出从疫情肆虐中恢复元气的美国消费者的势头不断增强。
使用彭博的图表和技术分析工具来衡量历史走势,并确定可能的趋势逆转。
美元兑人民币从2019年的高点下跌,让人想起2013年和2017年的类似走势。美元从2010年高点到2014年低点下跌了约12%,在2017-2018年期间最多下跌了10%。
要注意,相对强弱指标(RSI)也在发出美元看涨信号。该货币对于2014年初和2018年触及低点时,其周线图RSI未能触及更低水平,这一技术形态被交易员们称为看涨背离。而现在,美元/在岸人民币跌破6.4,周RSI仍保持在2021年低点上方。
德马克序列指标旨在在反转完成前预测未来的市场反转。通过一个多阶段的价格比较程序——包括启动指标(绿色)和倒计时指标(红色),它对价格数据进行分析,以洞悉市场趋势的强弱和逆转的可能性。它旨在识别趋势市场中的潜在拐点,并在盘整期间保持休眠状态。
本周出现的红色德马克序列信号13可能标志着美元/人民币自3月份顶点以来的下跌结束。
中国主权收益率曲线(蓝色)在2021年走平,美国国债收益率曲线(绿色)随着长端收益率上升而走陡。这种反差似乎源于全球最大经济体正在从2020年疫情期的暴跌中反弹的前景。
考虑到刺激措施和疫苗接种加速,经济学家不断上调2021年美国经济增长率预测。这与中国的GDP增速预测数据形成了鲜明对比,后者在2020年第二季度飙升后基本上停滞不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