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裔学生勤奋好学,竞争力特别强,就像上世纪的犹太裔学生一样,华裔甚至被视为“新犹太人”。那个时期,聪明的犹太裔学生蜂拥进哈佛、耶鲁、普林斯顿等大学,造成其他族裔的学生很难通过竞争进入名校。为了平衡各族裔的发展机会,美国名校在后来的新生录取中,开始暗中执行“种族配额”(racial quota)标准。据称,亚裔学生的SAT成绩要比白人学生高出大约140分才能进入同一所顶尖名校。新数据显示,哈佛大学SAT的高分申请者中,超过一半的是亚裔。尽管美国亚裔人口数量在不断增长,但几十年来,亚裔在哈佛大学本科生中所占的比例却变化不大。 华裔学生在窄小的配额范围内互搏、内卷,上名校堪比登天,其中又以华裔男生为最难。美国在教育领域倡导种族和性别的“平权”后,华裔男生上名校的优势基本排在了所有族裔和性别的末端。安朱再这样随性而为,父母在他身上寄托的名校梦想,恐怕是要化为泡影了。9年级的时候,安朱终于拿了一个B,爸妈吓坏了,家里开始了鸡飞狗跳的生活。后来安朱终于有所收敛,加上他的“产品”不那么好卖了,他退出了在eBay上的电脑买卖,但还是悄悄地从网上低价购进中国制造的手机壳,再转手卖出。让安朱妈再次遭受打击的是,安朱居然把小提琴也罢了。一天,他跟妈妈说,他决定不再学琴,也不再去青年交响乐团排练演出了,因为他厌了。实在拗不过这个死小孩,父母只好放弃了对安朱的要求,对他的期望也只剩下“好自为之吧”。在安朱申请大学时,他的父母却眼巴巴地羡慕着“别人家的孩子”,心隐隐作痛。“有这么一个熊孩子,要么抑郁而死,要么眼不见为净。” 安朱妈说。 32018年初夏,安朱家接到一个石破天惊的消息:安朱被常春藤P大的工程学院录取了!安朱的父母完全懵了,有种没买彩票却中了大奖的错愕。安朱妈喜极而泣,在微信上发了个朋友圈,大呼一句:“This is the happiest moment in my life!”(“这是我一生最快乐的时刻!”)事后,安朱妈推测儿子被P大录取的原因,认为可能就是安朱“不务正业”,小小年纪就组装了100台电脑的经历,成功吸引了录取委员会的眼球,他们看到了他创业者的潜质,即使他别的硬指标不如许多华裔男生,但独特性使他从一群“只会读书的nerd(呆瓜)”中脱颖而出,赢了这场白热化的竞争。令安朱妈大跌眼镜的是,安朱并没有把自己考进费城青年交响乐团并任第一小提琴的经历写进自己的简历里,只轻描淡写地放在了后面“做过的活动”一栏。这原本是华裔家庭最引以为傲的荣誉,是最该彰显在简历里,让录取官看到的部分,却被安朱像处置鸡肋一样放在了角落。“华裔学生每个人都有在音乐上的荣耀,我不想让别人认为我是个‘典型’的华裔生。”安朱这样跟妈妈解释。但安朱妈依然坚信,录取官肯定没有漏看这项荣誉。另外,安朱在申请材料的 “个人陈述”(Personal Essay)里,写了他组装电脑时的深刻体验,迷途与乐途,这应该是他最大的拿分项。“非典型华裔”安朱考上了心仪的名牌大学,安朱父母心头多年密布的阴云一扫而光,阳光灿烂的日子又回来了。从过往的经历中,安朱也明白了自己最爱的专业还是工程,不是商业,因此,进入大学后,他从没想过要转专业。“幸亏我们悬崖勒马得及时!”尽管安朱妈说这话有点“事后诸葛亮”的感觉,“悬崖勒马”说白了,也只是做父母的无奈之举,但安朱一飞冲天的大学申请经历,确实引他们深思。名校到底看重什么样的人才?是各项指标看起来都完美无缺的模板学霸,还是敢于偏离正轨,从不断试错中追索到此生真爱的“大神”?弄清这一点很重要,因为他们的二儿子杰米也快要申请大学了。 4杰米是个英俊少年,从小就是精力充沛的好动型男孩,和哥哥安朱理工宅男的性格和爱好不同,他喜欢体育,喜欢跟人打交道。从小学开始,妈妈就总是开车送他去学校棒球队训练。棒球队只有他一个华人孩子,杰米的运动天赋起初很受教练的赞许,然而,到中学以后,杰米的队友个个都发育成了大高个儿,岁数略小的杰米成了队里扎眼的小矬子,在球队的位置也渐渐尴尬地变成了“板凳”队员。杰米终于沮丧地退出了棒球队,父母期待他以体育特长生进入名校的愿望也落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