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66|回复: 0

大佬买什么 | 冯柳入局特斯拉细分龙头,混改落地打开成长空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9-7 12:2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大佬买什么 | 冯柳入局特斯拉细分龙头,混改落地打开成长空间

 王一川 远川投资评论 2020-08-31


E1BF7B45-9542-41FA-81A3-F9102C9EEEE7.png

作者:王一川
编辑:储松竹
支持:远川研究所投资组 



该篇文章已于2020年8月23日,发布于“远川研究”APP内,至今涨幅已达8.94%。而目前来看,价位基本面等情况可能已与写作时有些许出入,并且公司中报也于8月30日公布,后续追踪也已更新在“远川研究”APP的高频内

2020年7月30日,石大胜华发布公告,完成大股东股份转让计划。就从这一天起,石大胜华正式终止了校企的过往,摇身一变成为如今股权分立,无实控人的状态。

而随着身份的转变,石大胜华在8月3日发布关于公司无控股股东及无实际控制人的提示性公告,市场惊异的发现,截至7月31日,公司前十大股东中有高达八个新进入局者

在这份大名单中,不仅出现了冯柳的高毅邻山1号远望基金,周应波的中欧时代先锋,还有王培的中欧行业成长混合(原中欧中小盘)。多位大佬在几乎在同一个时间点争相入局,不仅让人诧异石大胜华这个第一季度还净亏1771万元的化工股背后到底有着怎么样的魔力。

B2EA758A-C47F-4CCE-8957-629B541601D1.png


BB7009FD-86D5-436E-A800-86BA6ABA30BC.png

7月13日,公司发布了这么一则公告,控股股东青岛中石大控股有限公司,通过大宗交易方式减持405.36万股。当时这则消息平平无奇,但结合8月3日披露的前十大股东,真可谓晴天霹雳。

405.36万股的数量正好与冯柳的持仓相吻合,而更为巧合的是该笔大宗交易买入席位既为国信证券深圳振华路营业部,该席位正是冯柳管理的高毅邻山1号。这就基本能断定,在7月13日这天通过大宗交易接盘大股东正是冯柳,而根据证券法,通过大宗交易接手大股东手里的特定股份需要锁仓6个月。另外根据交易软件,该笔大宗交易成交价为35.11元/股。

BD5B4ED6-567D-4F5C-84BE-402DB28A7C08.png

作为高毅的绝对王牌,冯柳从国民饮料哇哈哈的销售人员干到一代股神,“曲折”的经历可谓是“独一份”。坊间传言,冯柳在加入高毅资产前,仅凭二级市场的投资,累计收益便已超过900倍。凭借绝无仅有的“财艺”2015年,冯柳收到邱国鹭的邀请,转战私募战场。

而在加入高毅后,传奇仍在延续。从2015年至今,冯柳掌舵的邻山1号基金,年化收益率高达39%,并且更为恐怖的是,五年间无一年亏损。该优秀业绩也得益于冯柳本身极为擅长在低位布局

和高毅王牌同年出道的周应波如今也是誉满天下。周应波江湖人称波哥,2015年11月出山担任基金经理,他从出道时仅2085万元的管理规模,做到如今的267.20亿元,也可谓是新生代抗鼎之人

不同于大部分公募基金经理专精某一领域,然后锁仓操作。我们的波哥是个典型的热点收集器,各行各业均有涉猎。在早年间,其最出彩的就是操刀小盘股,随着规模的日益扩大,不得不在持仓中加入更多的大盘股用于容纳资金。

因为石大胜华从3月31日至今仅有冯柳一笔大宗交易,所以我们不太能确定波哥这441.34万股的具体价位,并且由于是在二级市场上交易得到的筹码,也并不存在锁仓的概念,可以快速买进卖出。但从石大胜华仅75亿的市值(以8月18日收盘价为准)来看,这个标的很符合波哥早年间擅长的中小盘题材。

至于买入的时间,因为公司中报还未报出(8月31日发布),不能以7月31日的股东明细与二季度末进行比较,不太能确认具体的买入区间。如果是在二季度建仓,平均成本较低,可能仅为25元/股,如果是在7月初,市场全面走牛后建仓,成本既会上探至30-35元/股的区间。
注:一旦公司于8月31日发布中报,我们会第一时间对周应波、王培等多位大佬的具体持仓成本进行分析,并叠加中报和一季度报的数据对比,发布于APP高频之中。

F68F3604-AB8D-426D-8288-8EE56E4C06BB.png

2018年5月11日,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的第二次会议上通过了名为《高等学校所属企业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的文件。正是受到这份文件的号召,石大胜华开启了混改之路。

在这次混改之中,公司控股股东石大控股向融发集团和开投集团分别转让公司7.50%股权,股份转让价格为32.27元/股,而开投集团和融发集团系一致行动人。同时作为这次混改的一部分,大股东为进一步降低股份,将2%的股份让与冯柳。所以严格来说冯柳也属于这次混改的一部分。

当上述的一切都尘埃落定后,石大胜华终于露出真容。以无实控人状态出现在世人面前。当然这次混改主要的目的是摆脱“校企”的枷锁,让企业以后能够放开手脚,提升运营效率。当然公司也承诺未来管理层将保持稳定,而业务重心和长期战略发展方向将继续聚焦在新能源化学品板块

同时按照校企改革后的计划,公司将在短期内逐渐剥离基础化工板块,只保留新能源业务。一旦剥离完成,公司不但能摆脱略显拖累的基础化工业务,还将彻底告别以基础化工的逻辑来估值的时代,未来将按照新能源行业的估值体系重新对资产进行定义。

实际上公司自从2016年成立新能源公司以来,便开始去基础化工的旅程,转而全面拥抱新能源化学品。这一转变带来的利润增长也是显而易见的。根据2018年年报,公司仅依靠占营收39%的新能源化学品业务贡献了81%的毛利。可见实质上,基础化工业务对公司的利润有着较大的拖累。

78ABD09D-4041-44F1-BD67-34FA5AC16252.png

基础化工业务对公司的拖累不仅在毛利率上,今年一季度的超过1700万的巨额亏损就是“拜其所赐”。一季度需求端受疫情的影响,而供给端,俄阿之间矛盾连连,因此原油价格持续低迷。公司不得不对基础化工业务的原油类存货计提逾3700万的资产减值损失。

且不说一季度一度低迷到负数的油价并非是一种常态,就算是,这也没有影响到公司目前的“主力印钞机”-新能源化工品业务。所以也并不需要对一季度的亏损过分悲观。

41380FBD-5DEB-471F-A565-C9033823CC64.png

在新能源车产业链上,公司主要是负责电池上游的电解液溶剂。公司作为全球溶剂市场的“隐形冠军”,全球市占率超过40%,而在更为细分的电解液溶剂行业,该比率则超过70%。并且作为国内唯一一家能够同时提供5种锂离子电解液溶剂及锂盐的企业,公司在海内外的溶剂市场具有较为明显的优势。

当然公司并不会仅仅满足于在电解液溶剂领域的霸主地位,其真正的野望是为下游的电解液厂商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为此公司投资建设电解液添加剂项目5000吨,其中一期项目的1420吨将于2020年8月投产,而该项目除了每年能给公司带来1.1亿元的净利润,还将为公司带来,溶剂-六氟磷酸锂(6F)-溶剂的一体化产业链,交叉销售增加公司的盈利能力。

04DB224A-45CA-4612-A698-09F3E818CDF1.png

公司未来除了上文所说的校企改革落地后,估值重估的逻辑以外。还有着两条主线投资逻辑,第一条是化工品的持续涨价。第二条便是,动力电池的技术革新。

下半年受原材料涨价,以及全球新能源车重新崛起的影响。碳酸二甲酯(DMC)价格节节攀升,仅八月的第一周,国内DMC价格便已上涨50-250元/吨,目前国内均价为6925-7400元/吨。而公司坐拥,10.5万吨(年化)的国内第一产能,将受益于DMC的涨价,大幅改善盈利状况。

而比碳酸二甲酯(DMC)涨价更为恐怖的便是环氧丙烷(PO)。受益于美国对东南亚床垫实行反倾销政策,东南亚床垫订单报复性回弹,在需求端推动了这次环氧丙烷的大牛市。同样是八月的第一周,环氧丙烷价格较上周上涨超过1500元/吨,至12500-12800元/吨的区间,单周上涨幅度近12%。而公司目前拥有8万吨(年化)的产能,业绩也将大幅得到改善。

除了“价”的飞跃,公司在“量”上也异常的稳健。公司董秘在8月18日回答投资者时说到“近期公司五种电池级溶剂产品需求均有增长,相关产品订单充足,生产安排已满产。”如此自信的表述,下半年的“量价齐飞”,想必已是板上钉钉。

存量业务完美的预期表现,或许只是股价恢复的支撑。而增量业务的“重拳出击”才是打开估值天花板的密钥

当代钢铁侠、太空探索者、煎饼果子国际推广人-马斯克最近在推特上表示,将在今年9月中下旬举办一年一度的特斯拉电池日活动。作为电池日的保留大餐,一款百万英里的长续航的电池才能堪堪满足看客的“胃口”。

而根据特斯拉御用电池专家杰夫·达恩去年在JES上发表的论文,这款百万英里的长续航电池很可能是通过,提高电解液中DMC添加比例直至70%,以及使用硫酸乙烯酯(DTD)作为添加剂来实现的。

E7799710-AB4D-4790-8151-525ADAB798F7.png

公司本身作为DMC方面的绝对强者,高密度的DMC技术也将带着公司需求端进一步提升。而在八月份投产的一期的1420吨电解液添加剂中,含有20吨的硫酸乙烯酯(DTD)产能。从布局上全方位吻合这次潜在的电池技术革新。

也正因为有着这次可能的技术革新,公司前期的布局将全面兑现,业绩将迎来反转。也正因为有着业绩反转的预期,多家机构才一齐相约石大。

总的来说,对于上述三条投资逻辑,我们后续还是要时刻关注他的变化,以防预期出现偏差。对于第一条,估值重估的逻辑,我们主要还是应该关注公司剥离基础化工的进度,但是目前石大胜华的股价已经包含一定的重组预期,所以更应该关注后两条主线逻辑

而第二条,化工品涨价逻辑,未来应该把重点放在终端碳酸二甲酯、环氧丙烷的涨价趋势是否能延续上面。第三条,电池技术革新,还是应该把目光放在9月中下旬的特斯拉电池日上,看预期中的高DMC+DTD技术是否能够成功兑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2-6 11:04 AM , Processed in 0.034940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