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爱妈妈,是我爸为我做的最好的事。
可能这并不算是为我做的事,但最大受益者除了我妈妈,一定就是我了。
我刚念中学时,有次爸爸在家突然昏迷,附近诊所请来的医生急救了半天,我爸才稍微恢复了点意识,妈妈喊来亲戚朋友,大家七手八脚地要抬爸爸赶去医院。
因为我人小,被排挤在人群外,又怕靠近被大人嫌碍事,只能远远看着。
我爸在被抬出家门前艰难地朝我伸手,他的嘴无力地张张合合,只说了一句话:「如果我不在了,你要好好爱妈妈。」
那时我弟才出生没几年,奶奶也正是需要被照顾的年纪,可我爸在只能憋足气说一句话的情况下,只记得说,要爱妈妈。
那次的难关,后来度过了。
前三四年的一个清晨,也是类似的情况,爸爸某老年病发作吐血昏迷,我赶到娘家时,120 急救车也刚到。
弟在省外念大学,妈妈则一个人无措地蹲在爸爸身边。
医生做了一些处理后,爸爸意识恢复了一点,我先生和医院的护工一起抬着我爸爸上救护车。医生告诉我们情况不太乐观,我在那时候强迫自己镇定,开始收拾爸爸的医保卡、病例本和住院要带杂物。
刚要拿罐子装爸爸吐出的血液带去化验时,爸爸艰难地叫住我,无力地说:「你们要好好爱妈妈。」
再无别的话。
好在那次的难关,后来也过去了。
还有一次是妈妈犯病,送到医院时也是没了意识,病危通知书下了好几张,爸爸依然在病床旁静静地给妈妈搓手搓脚,在她耳边一直说着什么。
当然,我至今也不知道他说了什么。
我只记得,过了很久,有眼泪从我妈妈的眼角滑落,后来她就逐渐清醒了。
也许有人会觉得爸爸爱妈妈,是多么天经地义的事,根本不值得一提。
但是啊,我爸爸在很小的时候就被生母送人,养父对他非打即骂,逼他辍学去赚钱,最残酷的是他知道生母在哪儿,也知道自己亲哥亲姐们都受着良好的教育,却也改变不了什么。
他童年遭受的磨难太多了,从未有人教他该如何好好地去爱一个人,他却能把仅留的爱意,全部都给了我的妈妈和我们。
80 年代初期,大街上照相馆都见不到一两家,爸爸执意带着妈妈去上海拍婚纱照度蜜月。后来妈妈每提及这件事,都是一脸的灿烂,因为她的朋友圈里,没一个姐妹是当年有拍婚纱照有度蜜月的,如今那些阿姨还是羡慕地不要不要的。
90 年代初期,城市里依然没太多的娱乐节目,爸爸每周都会带着妈妈和我去看电影、吃西餐。
西餐在当时必然很贵,妈妈舍不得。但每次妈妈都会脱下工服换上旗袍精心打扮,爸爸就知道妈妈心里一定是开心的,那么花再多的钱也乐意。
妈妈快乐,爸爸就快乐,他们快乐,我就更快乐。至今还觉得那时吃到的装在高脚杯里的冰激凌,太特么好吃了。
妈妈怕热,为了让她夏天舒适点,爸爸花了几千元买了空调。那个年代的几千元,按妈妈的话说,再稍微凑一凑都能买套房了,可是那有什么重要呢,妈妈舒适才最重要。后来我家的空调一度成为街坊邻居围观的对象。
90 年代中期,在我弟出生后,我妈妈胖了几十斤,她想减肥,我爸爸就啃了几十本营养学的书,每天称着食物计算着热卡准备妈妈的三餐,还雷打不动地每天陪妈妈爬山锻炼。后来不到半年,妈妈就恢复到了原来的身材。
90 年代末期,家里遇到拆迁,由于某些不太明朗的原因,被告知不能回迁原地。妈妈觉得家在那儿,以后还是想住回那儿。爸爸就跟那些人打起了官司,请的律师不给力,自己啃法律文书自己上,集合的街坊邻居说要一起告,结果也纷纷退散,爸爸还是咬牙坚持着。因为被人威胁过,爸爸还将妈妈和我们送到外公外婆家躲着。最终终于胜诉,保住了我们的家。
后来我和弟都长大了,我爸就经常带着我妈去郊游、出海钓鱼,以及去别的城市走一走。妈妈喜欢北京,爸爸就陪着妈妈在北京住了两个月,慢慢走,慢慢玩。妈妈经常乐得跟个孩子似的。
我有段时间对我爸又爱又恨,因为我明白我爸爱我,但他真的太不懂教育了,鼓励肯定的话从来不对我说一句,永远嫌我做得不够好不够多。从小到大我的奖状也不少,他从来只是看看,然后说谁谁谁比我优秀多了,越是这样我就越想得到我爸的认可,也是到了这几年,我才逐渐走出这个怪圈。
年少的时候,我就常常想,我将来绝对不会嫁给像我爸这样的男子,脾气急,严厉又固执,没一点乐趣。
后来长大成人,结婚生子,我觉得我向来秉持的择偶观似乎挺对的,我家陈先生就是一个温柔没脾气,幽默睿智又踏实的男子,跟我爸爸完全不一样。
直到某天我洗完头发进房间,陈先生自然地拿起电吹风帮我吹头发,如此前的无数次那样,我突然意识到,陈先生爱我的方式里,处处藏着我爸爸爱我妈妈的影子。
因为见识过爱最美好的样子,才会坚守一定要等到爱情才能结婚的信念,才会认定那个同样有着爸爸爱妈妈家庭的 Mr Right。
不管以后我是否打算把这些说给我的孩子听,他都终将会懂。因为我为他取的名字里,除了自觉自省的意思,还藏着爸爸爱妈妈的寓意。愿他来日,也能将其传承下去。
父亲节了,借此祝全天下的爸爸们节日快乐,特别是我爸和我家的陈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