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经全职六年,两个孩子。
开始觉得好爽,每天啥也不用干,阿姨做了大部分事情。工作压力也没有了,只用管好自己和孩子。
也经常带孩子旅游,但日子长了,就会空虚、把人生寄托在孩子和老公身上。
与外界完全隔离,简单的把世界归类为:家里四个人,其他人。
老公一个小小的举动,就要思考什么用意。别人一句简单的话,要脑子转好多弯最好怎么回应。
最难受的是,孩子长大是极其缓慢的,把所有成功都寄予孩子上,稍稍有点不满意的地方会很崩溃。
孩子长大可塑性很强,有点小错误无伤大雅,但是自己内心很紧张,和老公讲话也开始小心翼翼。
依靠貌美的外表、或者孩子的联系,并不能维系与老公的关系,即便自己使劲看各种新闻、看各种潮流,依然与老公是有差距的。
自己在一个温室里,而老公每日在外弱肉强食,即便老公觉得没什么,渐渐自己也会觉得关系有点失衡。
直到第五年至第六年,开始身体出现小毛病。家里人开始分析,我这是被闷坏了。心理郁闷导致的肝胃不和。
自己内心里知道,最开始只是经济地位的差距,到后来我的单方面心理失衡。
在第七年,就开始工作。然后体重开始增加,气场增强,人的活力也来了。
孩子白天上学,晚上陪伴孩子的时间并不会变少,所以完全取决于你做什么工作,既能让自己有成就感,又不会耽误培养孩子。
老公比我大五岁,狗兔是很合的属相,结婚十年了一直都很合得来。
他欣赏我的认真,我欣赏他的不拘一格,什么都有商有量,会互相体谅对方,什么事都不会让对方为难,我们一看对方就会不自觉得的笑。
两个孩子他都在产房陪产,看着我辛苦生出来又带大,他是非常支持我的选择。所以我全职或工作,对我们的关系影响不大。
不愿意全职,和自身性格有关系,和形势也有关系。
我们家的事情,加上公公婆婆、几个后婆婆和我爸妈,可以拍成至少 50 集的连续剧……
现在已经回归工作三年多了,也许很多人不建议全职。
但是恰恰相反,虽然有一段时间状态不佳,但我觉得全职这六年是我人生中非常关键的六年,相当于 6 年 gap years,让我更加清晰自己喜欢什么,想要什么,目标是什么。
全职的原因:刚结婚时我在广州,老公在深圳,开始不愿意辞职。
但孕吐反应很严重,长期两地跑两个人都不方便,只有我辞职才能解决这个问题。
商量的结果是老公解决所有经济问题,我安心养胎带孩子,以后我想工作随时都可以去工作,所以便辞职来到深圳。
后来老公收入渐涨,我们买了房,换了车,又买了房,不需要我操心钱他确实做到了,收入已不止百万,我没有必要再出去工作赚钱,一般的工作已看不上了。
全职最直接的好处就是,当我 33 时我看起来还和 27 一样,连体脂秤都给骗到低了几年。
我比较自恋的认为是自己的「7 分美貌」吸引了老公,但他从来没有承认过。
在这六年间的主旋律就是孩子,我很重视和孩子培养亲密关系。
在生了孩子之后开始请月嫂,即便有保姆和月嫂,带孩子、喂奶、洗澡、睡觉我都是自己亲力亲为。
后来上早教班陪着、上幼儿园也都自己接送,两个孩子就是两轮,其实这些已经占据了很多时间和精力。
欣慰的是,这些陪伴都不是白费的,孩子们身体健康、好性格、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依靠外人是靠不住的。
在这六年间时间里,看了很多书,电影电视剧,上培训班,还考了几个简单的证。
打游戏,炒股,瑜伽,私教健身,美容,购物,烹饪,烘焙,养生,学琴,研究世界地图,景点攻略。
家里书柜一大半是我的,每到一个机场就是买书,偶尔帮老公翻译些文件,还研究了下宗教、玄学,找了些名人手稿看。
从有记忆开始就一直在学习,工作了也是听领导安排。被安排的多,很多问题心中有疑问但并没有仔细思考。
在这六年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我对世界的认识超过了前二十五年总和,对人生的思考也是远高于如果延续之前朝九晚五工作可能得到的结果。
很理解为什么大部分哲学家都是家庭富裕、无所事事的人。
老公思考的内容和深度没我多,偶尔会发出感叹,「老婆真了不起」,不知道是真的,还是逗我玩?
清楚的是,老公每天考虑很现实的问题,而我想的是一些不着边际、看起来有深度,但对现实没有任何助益的问题。
他面对的事怎么利益最大化、接地气,我就是买买买像在云端飘着。
他在自己的专业里风生水起,而我什么都浅尝辄止,只凭兴趣但不专业(瑜伽已经做到导师级别但是志不在此)。
他身边很多专业人士簇拥,有稳定的社交圈,还会不停地有新朋友,而我身边主要是文化程度低的保姆、没有共同语言,身边没什么朋友。差别实在太大了。
与保姆接触这件事,前后共有 20 来个保姆,最多的时候同时有 3 个保姆在家,有做一星期就走的,也有做一年多的。
很难和她们交朋友,年纪都是中年以后,都有自己的一套生存哲学,做家务也都各有所长,从她们身上也可以学到些东西。
文化程度低,有气质高洁的人存在,也有小市民气息特别重的。
能真正从性格和生活上合得来的,是少数。
所以我还是比较喜欢自己待着,不喜欢让保姆打扰属于自己的专有空间。
现在工作之后越发觉得自己还不算很富裕,只和上一辈比、和刚结婚时比好多了,而全职在家时是完全体会不出来的。
当时只觉得想买的东西可以买,不缺钱,没有能力进行横向比较。
网上列的百万千万亿万身家数据很多,但如果自己不接触是不会有立体的感受。
接触之后对这些群体数据才有真实感受,才感受到上下的差距。
上面所提到的敏感和空虚是确实存在的,很多人不到那个程度理解不了。
不用考虑收入,这个时候觉得自我价值没有得到实现,特别是在孩子都慢慢长大需要妈妈没那么多了,就会越发严重。
我感兴趣的、能做的事情都做了,还是会觉得不得劲。
我和母亲讨论了这个话题,她能安心待在家里不上班为什么我不行。她说是因为年龄的原因。
关于生病,除了没工作而郁闷外,还因为连续生育两个孩子之后,常年熬夜睡不了整觉,吃饭不注意,经常胸口痛。
先看的西医,照心脏彩超照几次也没看出啥问题,后来才知道是胃,一停药就胃难受。
然后改看中医,作息调整,找个培训班好好学营养师(在当时的培训班考了第一,在深圳地区算很高的分数),自己调整饮食,然后慢慢就调理好了。
六年下来学了一大堆东西,对职场有用的却几乎没有。
但只有我自己知道,这些看不见的成长才是重要的。
刚开始返回工作岗位,并没有因为六年的空白而有什么不方便的地方,毕竟这六年里我并不是完全停滞不前,放低姿态、先降低期望去学习岗位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我觉得难度不大。
当时很有激情,经常主动去做事情,这种亢奋的工作状态足足持续了半年,慢慢平静。
现在已经很稳定,偶尔会冒出为什么要给自己压力的想法,但总体对现在状态很满意。
不求做事业狂人,只要求能兼顾孩子、也不辱没自己不低的收入。
有孩子但钱不够,或者钱够了但没孩子的情况,任何一个因素缺失都会导致结果千差万别,很多人低估了钱或孩子对生活的影响之大。
人没到那个角色很难理解那人的真实处境,也无法理解这么选择的真实原因。
作为一个女人来说,首要是有稳定的家庭,给丈夫和孩子一个温暖的港湾,剥离这个家庭自己也要能独立生存于世。
温暖,说起来很简单的一个词,对于很多人来说是非常难的。
是否全职,需要你自己去寻找答案。
全职一年、六年、十年、一直全职,得到的一定不同。
我们不都在过着自己的人生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