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的家庭地位为何越来越高?2019-07-05 张明扬 大家 媒体人,著有《此史有关风与月》《天命与剑》,最新作品为《史不语》。
导读孩子,或者说孩子教育正成为中国大城市家庭压倒一切的中心事务。而在孩子教育这个问题上,中国妈妈往往都是家庭中无可取代的话事人和顶层设计者。
这些年,我的一个很深刻感受是,身边的朋友几乎没有不怕老婆的。或者说,没有人会去挑战老婆在家中的核心地位,连想都没有人去想。 像我这样从外地来上海的感受尤其明显:无论你来自五湖四海,无论你的家乡是否尊重女性,无论你娶的是不是上海本地人,甚至无论你是否融入上海文化,你只要在上海成立了家庭,你就会像这个城市的其他人一样格外尊重老婆…… 更重要的是,如果仅仅是上海也就罢了,在北上广深,在中国的一二线城市,女性在家庭中的地位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提升。你能说上海有女权传统,但不能说北京也有女权传统,对吧? 你当然可以提出很多女权主义式的解释,诸如文明程度高自然带来女性地位的提升,女性在大城市的高收入让自身更为独立…… 但我真的不想纠缠女权主义的政治正确,就事论事的话,你会发现,“本轮”中国女性的地位提升,有两个较为特别的限定条件:第一,女性是妈妈,也就是这个家庭中得有孩子;第二,更多发生在大城市中。 简单说就是:大城市中的妈妈。 为什么? 答案也很简单:孩子,或者说孩子教育正成为中国大城市家庭压倒一切的中心事务。而在孩子教育这个问题上,中国妈妈往往都是家庭中无可取代的话事人和顶层设计者。 这并不是故作惊人之语。如果有孩子的你生活在一线城市,你可以非常真切的感受到,随着教育竞争的日趋白热化,一个家庭的财力、物力、时间,几乎所有的家庭的资源都高度集中到孩子教育上。甚至可以说,一个现代大城市家庭的所有重大决策,都是基于孩子教育之上的。 在我身边的几乎任何家庭中,妈妈都是孩子教育的总设计师,这就决定了妈妈在家庭事务中的决策者地位。而爸爸的角色呢?可以说,在一二线城市,爸爸已经越来越不是我们传统印象中那个“四体不勤,两手一摊,终日不着家”的不靠谱角色,而是也正在被深度整合到家庭教育竞争之中,成为了一个合格的“辅助者”。 因此,我们在生活中可以看到,孩子上什么学,上公立还是私立,是否买学区房,报什么培训班……诸如此类家庭事务中最重要的决策,都是妈妈在操盘,当然,是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操盘,当妈妈有了成熟的作战方略之后,就该是爸爸出场的时候到了:如果有关系,去通关系;没关系,就去各种排队拿报名表;担任好孩子上学乃至周末培训班的司机任务;如果要买学区房,请爸爸多去操心点钱的事。 我们不能说爸爸在这个育儿的角色中不辛苦,不重要,但不得不说,爸爸的角色是“辅助性”的,是“执行层面”的,是“苦力”型的,真正动脑子做研究乃至最后下狠心拍板的基本都是妈妈。 在过去,一个家庭最重要的事情,可以说是“养家糊口”,孩子教育只是其中一个支线任务。因此,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之下,相对能挣更多钱的男性往往在家庭中有了更多的话语权,爸爸也往往有了放之四海皆准的名言:“我在外面这么辛苦是为了什么?还不是为了这个家!” 而在今天的北上广,如果哪个爸爸还拿出这句话在老婆面前现眼,得到的回应基本是这样的:“挣钱谁不会,你看看在孩子教育中你做了什么贡献,你看看XX家的爸爸会辅导数学,你会什么!”甚至是这样的:“这天下会挣钱的男人太多了,满地都是,我的孩子需要的是一个合格的爸爸!” 我看过一个的“案例”是,一个朋友的老公收入一直不错,但因为性格温和家庭地位也就平平,自从孩子上了小学之后,作为名牌大学数学系的他在家中一下子行情上涨,什么数学题,什么奥数题在他看来都是小事一桩,让妻子发现了老公身上光芒万丈的一面,由此家庭地位陡升。 对,谁能够在教育竞争中做出大的贡献,谁有享有家庭地位的提升!当然,这个游戏规则,也是由妈妈制定的。 在北上广妈妈的概念中,在老公的社会角色中,“育儿伙伴”的权重越来越大,挣钱只是“伙伴”中一个理所当然的功能,更多的是,爸爸得贡献时间和陪伴,能够在教育竞争中成为自己的左膀右臂,能够在妈妈有了作战方案之后,呼之即来招之能战,做好家庭教育竞争中那颗优秀的“螺丝钉”。 举个例子。在北上广深以及中国的二线城市,在家庭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越来越多的妈妈选择全职。在以往的概念中(特别是女权),全职指向的是女性地位的降低,是丧失经济独立权的起始,但现实是,正是由于孩子教育的“中心化”,女性回家反而意味着可以更加全身心的担任好“总指挥”的角色,更加夯实自己的决策者地位。在这样的家庭结构中,爸爸的“挣钱”功能实际上也就是“劳力者治于人”罢了。在我的生活观察中,从来没有见过一例因为妈妈回家,就降低家庭地位的案例。总指挥全身心的投入到战斗中,这对一个家庭而言,对一个作为辅助者的爸爸而言,是多么一个值得钦佩的事情啊,多数的结果是,全职妈妈的家庭地位更加“核心”。 在过往的家庭文化中,“男主外,女主内”或许是一个普遍现实,但这句话本身就包含着“外高内低”的歧视。而在今天这个教育竞争的环境中,“内”不再意味着琐碎的家务,“内”代表的是孩子教育,代表的是家庭事务中压倒一切的中心任务。在这样的新语境中,“男主外,女主内”也发生了权利的逆转。更重要的是,既然“内”更为重要,男性上班“主外”之后,为了巩固自己的家庭地位,也必须更多的参与“内”的工作,在老婆的总体安排下,更多的参与到家庭教育事务中来(如果将育儿作为广义的教育的话)。 相应的“鄙视链”也反映到很多大城市学校的招生中来。很多学校在招生中,都明确鼓励父亲参与到育儿中来,否则,除非你是社会贤达亿万富翁,你挣的那些钱都无补于你在家庭教育中的缺位,在起跑线上就成为教育竞争的中的失败者。 说了这么多,我还得探讨一个或许本身就不存在的问题:为什么妈妈是一个家庭教育事务的核心,而不是爸爸? 第一,这是一个现实,这是一个大多数大家庭都在发生的事情;第二,这是妈妈通过自己投入的时间、精力和耐心争来的“核心地位”,有多少妈妈几乎把自己所有的闲暇时间用来研究各种教育公号、参与各种妈妈群讨论,以及进行各种妈妈社交交流信息;第三,爸爸在教育事务上相对没有妈妈那么“鸡血”,相对随性,而社会现实是你必须鸡血,价值观的“落伍”决定了即使爸爸有这个意愿,也无法和妈妈争夺主导权。 妈妈的领导地位也是一个“共同行为”。江湖上有那么多闻风丧胆的“妈妈群”,你看过“爸爸群”么,或者说,妈妈群的核心就是在讨论孩子,而即使有爸爸群,可能也在关心哪里健身,哪里喝酒。“妈妈群”的存在,在客观上会“制造出”更多对教育无比上心的妈妈,然后这些妈妈凭借着自己滔天的热情,以及手眼通天的信息优势回家碾压爸爸,对妈妈心悦诚服的爸爸顺势全面交出一切主导权,甘愿成为辅助者。 在中国的三线城市以下,或者说在农村,对孩子教育的重视程度可以说无法与一二线城市相比,这无关道德上的高下,但这的确是个现实。但因此,我们也可以看到,在不以孩子教育为中心的家庭中,妈妈的家庭地位就很难像一二线城市那样“普遍的高”,妈妈的家庭角色会被矮化为“做家务的”。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很多爸爸自然更加肆无忌惮的“主外”,每天在外面进行各种酒局和(无效)社交,醉醺醺的回到家后,动辄就是理直气壮的“我还不是为了这家”。 我一点也不想为教育竞争说话,这自然是变态的,我更想说的是,在中国式的教育竞争下,正在形成一个新的家庭结构,而能否适应这个家庭结构,则是放在每个爸爸(或有志于)面前的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