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535|回复: 0

[文化教育] 可怕的不是童书作家富豪榜,是中国家长没有选书能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4-24 05:5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可怕的不是童书作家富豪榜,是中国家长没有选书能力

2019-04-20  陈方  大家
知名评论员,媒体人。


导读

我认识一位家长,他给孩子买书时都会到书店先去翻翻,然后再结合网上评价对比着买,他从不迷信任何书单,从不迷信任何人的推荐。





上周末,一场围观格外热烈,而且“励志”。

第13届作家榜出炉,首次单独推出“童书作家榜”,排名最前的杨红樱一年版税高达5600万。在我所在的家长群,隔着手机屏幕我都能脑补,那些参与讨论的家长们定然眼冒绿光。有人在群里开玩笑:“谁说让孩子学习写作只是为了应付考试?万一将来成为童书作家,一年挣一套别墅没问题!”

“童书作家榜”上,排名靠前的几位作家的版税,远远高于其他作家。“得少儿者得天下!”原来,图书出版行业也不例外。

10.jpg

据说作家榜能反映全民阅读潮流走向,通过榜单可以清晰看到中国人的精神生活景观,“童书作家榜”自然也要应该反映儿童阅读的走向。只不过,查看近几年的作家榜时,你会发现,上榜的童书作家,也就是儿童“喜欢”的童书作家,永远都是杨红樱、沈石溪、曹文轩、郑渊洁等人。谁说“铁打的作家榜,流水的畅销书”啊?这并不适用于童书领域。

是不是童书领域竞争不够充分,家长和孩子没有太多选择?各项数据表明,童书市场厮杀惨烈。根据开卷公司的数据,图书出版行业童书板块已经连续四年实现两位数增长,2015年到2018年的增幅分别是19.7%、28.84%、21.18%、13.74%,目前在整个图书零售市场中占据25.19%的份额

据《北京晚报》2018年6月的报道,全国580多家出版社中,有550多家也都涉足少儿类图书的出版。我国每年出版4万多种童书,品种居世界第一;这个数字已经接近俄罗斯全年所有品种图书出版的总量。

哪怕有泡沫,哪怕有质量不佳的童书充斥其中,一年出版4万多种童书,总该有那么几位新鲜面孔的童书作家出现吧?很遗憾,没有!作家榜上永远是那么几位耳熟能详的童书作家稳坐江山,家长和孩子总是围绕有数的几位童书作家打转转。

每年出版4万多种童书,新人新书为何激不起一点儿浪花呢?在图书出版行业,有图书策划人提出过一本书的“生命周期”理论。出版人卢俊认为,一本书上市的生命周期,可以理解为一本书的影响力从上升到高点到衰落形成的曲线图。过去,这个曲线图的时间跨度可能是三四个月,也就是说一本书从出版到预热到上市销售,大概有三四个月的时间。现在,据说一本新书的生命周期只有四周。也就是说,数万种童书如果四周内闹不出一点动静,一眨眼就销声匿迹了。出版数据看似繁荣,只可惜孩子的童书选择项依然有限依然贫乏。

为了延长一本书的“生命周期”,童书作家也好,出版社(商)也罢,一定要想方设法营销推广。所有的营销手段中,“作家进校园”恐怕是最有效也最被诟病的。

11.jpg

和一位从事少儿出版的朋友聊此话题,他坦言这样的活动虽然都冠以“建设书香校园”的公益名义,但作家不夹带“私货”是不可能的。比如在和学生的交流讲座时,作家谈到自己在创作时如何巧妙地设置悬念、如何塑造人物形象时,都会拿自己的作品举例子,这就是广告植入啊。客观说,在不影响正常教学的前提下,带点“私货”讲座不是万恶不赦,孩子们都有偶像崇拜的心理,优秀的童书作家确实可以引领孩子们打开阅读的大门,给孩子们带来更多正向启示。

操守好的学校,在举办这种活动时是绝不会现场兜售图书的,作家通过自己的软性宣传其实已经为作品带来了隐性“流量”。很多从事少儿出版的人也知道,如今能“打进”校园很不容易,如果现场兜售图书触碰了底线给学校带来麻烦,这样的活动以后很难再持续下去。

不过,新闻呈现的是另一侧面。操守无德行的学校和出版社(商)就难说了,为了推广,他们置各种规定于不顾,现场兜售。搜索“作家进校园”的新闻,你会发现很多新闻配图都是“作家现场签名售书”的图片。

这几天郑渊洁炮轰某位童书作家进校园售书,北青报记者注意到,在4月12日到4月20日这9天里,这位童书作家曾先后前往江西萍乡、广东东莞、广州、河南郑州4地5所学校演讲。2018年12月28日该作家曾在福建厦门市一小学演讲,校方发布的文章中也提到,该作家带来了其新作,并有家长现场为孩子挑选书籍。讲座后,该作家还为该校学生举办了现场读者签售会,历时一个多小时。此外,4月20日,北青报记者致电郑渊洁指出的一所位于浙江温州的小学,一位该小学工作人员称,该作家3月份曾到该校演讲,并在学校内销售书籍。

12.jpg

由此可见,“作家进校园”还真不是一项纯粹的公益,它已经成为出版社(商)售书的一种模式。回到作家榜的榜单中,童书作家的版税高处其他作家几个梯队,“作家进校园”这样的营销活动到底贡献了多大力量,还真有必要深究一下。

每年出版4万多种童书,能挤进校园的毕竟少之又少。那些挤不进校园的童书,能有多少机会被孩子知晓?

“作家进校园”可以助推童书销量,但从孩子选书的模式上看,它不是主要的。比如,孩子也会自己选择图书。

有一段时间,二年级的儿子特别喜欢《米小圈》、《特种兵学校》。他说这些书都是在小饭桌时听三四年级的哥哥姐姐们介绍的,于是家里有了一套又一套的《米小圈儿》《特种兵学校》,这些书孩子确实爱不释手,有的时候两天就能看一本。

出于好奇,我翻过几本《特种兵学校》。说实话,哪怕极力把自己伪装成孩子强迫自己从孩子的角度去看待这些畅销书,还是感觉这些书语言过于粗糙、文学性不够。好在,这套书激发了他对军事的兴趣,触发他去翻了很多军事方面的书。

你看,孩子自主选择的这些童书的作者也都在榜单上赫赫有名,这说明人家入驻榜单也并非浪得虚名,到底是受孩子欢迎的。只是身为家长,你会莫名担心,这些书无论如何畅销都无法达到经典程度,就这么一年一年流行下去,对孩子的成长到底好不好?

儿童文学要迎合孩子的心理,榜单上的大部门畅销童书确实迎合了孩子,要不然孩子也不会主动选择。可是,如果一味迎合而缺乏引导,真是一种负责的态度吗?

我知道,童书作家的“稳定”与童书市场的延续性需要理性看待,因为它对应的儿童心理具有稳定性,这决定了榜单上这些所谓的“经典”童书可以流行更长时间。也就是说,十年前的童话故事,放到今天来讲,对同样年龄阶段的孩子可能同样具有吸引力,这是人性所决定的。国外的经典童书也往往流行多年,生命力长,道理是一致的。所以,无论家长如何不喜欢《米小圈》《马小跳》《特种兵学校》,只要她契合孩子的心理,一定会继续流行下去。

只是中国的童书市场有些复杂。比如童书榜单中,即便是前几名,评价也各有褒贬,尤其当他们涉及到“将学校作为终端”营销模式时,更容易创造出“名家通吃”的现象:学校看重名家,出版社也愿意追逐名家,孩子小没有太强的信息辨别能力,接触到的所谓名家信息多,也就更容易选择这些童书作家的书。所以,这些年作家榜上童书作家基本没“更新换代”,新面孔要出头并不容易。

13.jpg

童书作家榜上难现新面孔,没有“新陈代谢”的童书市场,算不算不健康呢?如果继续深挖原因,家长也难避其责。

和周围的家长聊天,聊及通过什么渠道为孩子选书时,很多家长表示“听别人介绍”是最重要的渠道。“别人”包括老师,包括其他家长,包括各种机构推荐的书单,当然也包括售书电商APP的广告。总体来说,太多家长缺乏“自己发现童书”的能力,随大流的色彩很重。

如何为孩子选择童书?原则上我们有很多理论指导:好的童书,既能滋养童心,又能愉悦童年;好的童书,一定要有助于培养孩子的语感、美感,有助于孩子增长见识,开阔视野;好的童书一定要有助于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丰富孩子的精神底色。

实际操作中,又往往信心不足。比如,我们免不了依靠“作者”的所谓公信,潜意识里,我们会认为好的作者本身就是优质书单,一旦锁定了某位作者,也就锁定了一批优秀的图书,甚至美名其曰这样可以提高孩子阅读的系统性。其他问题不说,如果过于依靠“作者”,我们熟悉的作者也就那么几位,无疑又反向助推了童书作家榜单的“稳固”。

14.jpg
曹文轩的《草房子》是很多人心中的童书经典

这么看,我倒有些欣赏前段时间吐槽《海的女儿》的那位妈妈,虽然当时她也被网友吐槽有“戏精”之嫌,但至少她对童书有自己独到的认识,如果能把握好这种“独立认知”的态度,不把自己的“独家见解”强加于孩子,她的这种选书态度倒更利于孩子的教育和成长。至少,她呈现了自己“发现童书”的能力,尽管是以否定的方式。

个别有精力的家长在给孩子选书时能做到尽量独立,我认识一位家长,他给孩子买书时都会到书店先去翻翻,然后再结合网上评价对比着买,他从不迷信任何书单,从不迷信任何人的推荐。但是,他选出的就一定对吗?也是问题。

教育改革持续推进,现在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都在鼓励孩子多进行课外阅读,提升阅读理解力,掌握更多常识。市场对童书的需求只会越来越大,身为家长,我们替孩子选择童书的能力到底能不能有所提升?

我知道,很多家长是不爱读书、没时间读书的,但在孩子的读书问题上,他们一定是不吝财力的。经济上的供给绝对充分,但却吝啬于提升自己“发现童书”的能力。太多时候,为孩子选书,我们只是一个“二传手”。

如果说,“作家进校园”这样的“伪公益”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削弱了家长孩子选择童书的能力,当我们家长又不主动提升自己“发现童书”的能力时,到底又能给孩子提供多少课外阅读的营养呢?

真正获取营养的,也许是盘踞榜单拿着几千万版税的童书作家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12-21 09:49 PM , Processed in 0.034484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