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主,是永远成不了女神的2019-03-07 郭佳 大家
导读公主貌似拥有世界,但唯一不拥有的,就是定义自我、选择生活的自主权。
所谓女神: ——天生拥有权力,无需他人赋予; ——天生就被尊重,无需证明自己。 作为一个12岁女孩儿的母亲,把现实中的女性和女神关联起来,其实是舆论包围下,不得已而为之。 我不得不用这样的方式告诉女儿: 你是女神,别人的爱美好,但远不及你爱自己更珍贵; 别人的膜拜能满足虚荣,但一定让膜拜成为别人的事,你不需要别人额外把“女神”标签贴在你身上。 这些年,一到三月,“女生节”、“女王节”、“女神节”的招牌就各处纷飞,人们不愿意再提及它原本的名称——“劳动妇女节”。女人成神,大概率是因为把女人看成行走的钱袋子,她们开心或不开心,都会打开钱包,向商家、品牌撒钱。在商家眼里,恨不得女人天天过女神节。 有意思的是,“女神节”,也进入到女儿的词汇中。几天前,和她夜话,我转录下对话内容: 她:“妈妈,你上学时,是校花吗?” 我:“不是。” 她:“那你是女神吗?” 我心想,校花和女神有啥区别?校花应该是因为美吧,那女神就不仅仅是美吧…… 她等着我回答,我沉吟一会,回答:“是,妈妈是女神。” 她听了也不奇怪,倒是我,有那么一瞬间很害羞,赶紧补了一句:“校花是别人评选的,而女神,不需要别人册封,你自己觉得是,那就是。” 12岁的她对我的补充不以为意,但在养育她的过程中,尤其是这几年,我深深感觉到,每一个不经意的信息都可能进入到她的思想中,成为价值观的一部分,所以我必须当心。 什么是女神?维基百科给的解释语焉不详。 ——女神即女性神明。许多文化都有女神的信仰。最早用来表示女神的埃及象形文字代表的是“权利”。现今社会中,而女神常有极度吸引男性的性感女人、或男人有好感的女性的定义。 女神,一部分含义深深隐藏在文明初期的迷雾中,另一部分则包裹在现代两性关系和浓浓的商业气息中。尽管“女神”的含义如此暧昧不清,但时至今日,我还是想把它引入到对女儿的教育中,为什么?我想让强大的“女神”对抗、乃至驱逐深植人心的“公主”观念。 很长时间里,女儿想要做的,是公主,我和家人也尽力给她“公主”的待遇。但实话说,若能重头来,我会把“公主”这一概念从教养方式中剔除,直接把她当女神来养育。 这其实是一个思考的过程,我愿意把其中的曲折分享给大家。 http://mat1.gtimg.com/joke/shany ... repeat_x3.png") left top repeat-x;">公主,是女孩心智中一个愚蠢的植入?女孩被称为“公主”,再正常不过,但“公主”这个词有“毒”,毒到引起教养方式的偏差,毒到影响女性的自我觉知。 我们一起研究下这个词。 公主,是皇权体系下的称谓,历史上屈指可数的公主变女王,和女人地位提升毫无关系,本质上,都属于黑天鹅事件。在人类文明史里,公主绝对PK不过王子。就拿英国来说,尽管英国女王频出,但无论是否长女,都不会成为王位的第一继承人。 而时移世易,今天,为人父母者却不加思索地把女儿当公主对待,假设一个家庭是一个小小的王国,女儿就是这个王国的公主。如果一个男性用“我的小公主”提及女儿,会被认为是好男人、好父亲。女孩,哪怕是小女孩,也会觉得当公主是件大大的好事。 我举两个例子,第一个,是我自己的女儿。 女儿四岁时,我离婚了。几个月后,她渐渐明白,爸爸不再和他住在一个屋檐下。全家人努力告诉她:父母离婚没有谁是错误的,重要的是,不会影响对她的爱。我和她的父亲也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关系。但那段时间,有时是临睡前,有时是走在某处。她会重复问我一个问题。 ——“妈妈,咱们家爸爸是国王吗?” ——“是,他是咱们家的国王。” ——“爸爸是国王,那我就是公主,对吗?” ——“当然,你当然是公主。” 这个重复的话题,让我意识到,四岁的她,心中已经建立起了一个逻辑体系:家以及家庭关系合在一起,就是一个权力单位,而爸爸是这个权力单位里的王。而如果爸爸不是国王,她的公主地位也就没有了。她是在用爸爸来定义自己的地位。 遗憾地是,我那时候,还没有意识到“公主”有毒。 再讲个故事。 女儿有个同学,姑且叫她关关吧。 关关的爷爷是退休的企业老总,爸爸应该是高管,妈妈专业舞蹈演员,身材好,脸也美,人群中属于自带聚光灯效果的那种。自然的,关关继承了美丽,也是人群中引人注目的角色。 但让她出众的,不只是外表。关关外向、有进攻性、蔑视规则、胆大,——这是性格;在班级里,她总是走路扭来扭去,面孔朝上,抛白眼、撇嘴,——这是做派。更了不起的是,他是班级事件的制造者,几乎天天打架,打男生,也打女生。有她在,班级就天天风生水起,不寂寞。 有两个细节,关关爸爸特意送女儿学跆拳道,就是为了让女儿敢于出手、敢于打人。他还教导关关:记住,你是公主!男孩都很贱,对他们不要客气。 “公主”关关,在班里很霸道,不但武功出众,还懂得计谋,尤其擅长联合一个人、打击另一个人。女儿也被她打击过,但不知不觉又成了朋友,跟着她一起蔑视规则,一起疯。直到关关转学去了国际学校。 我也曾经担忧,转念想,女孩的江湖从来就是鸡毛乱飞,随她去领略,未必不是好事。 但有一天,关关回校探望大家,当晚的饭桌上,女儿照例带回了关关的新故事。关关在新学校遇到一个女孩,想跟她交朋友,对方说要考虑考虑。关关说:“考虑就考虑吧,竟然回复说,我觉得咱俩不合适,还发到朋友圈说,‘希望我没有伤害到你,我就是觉得不合适成为朋友。’哼,这种女人,家里有钱,天天都穿很暴露的衣服,勾引男生,不和她交朋友也罢!” 这段话放到饭桌上,一片寂静。我只好笑笑,“看来,一个公主,遇到另一个公主,她们并不和谐”,饭桌上的其他人都不笑,一个12岁女孩,以如此刻薄势力甚至恶毒的言语,评判另一个12岁女孩。在我们家,这是会引发惊悚的。饭后,大家悄悄提出两个建议,一、务必想方设法让我家小公主,和关关大公主绝交;二、认真清理关关对女儿的不良影响。哪些不良影响呢?以挑战规则为乐、过于注重外表、炫富并以财富来评判他人,等等等等。 站在女儿12岁这个时间节点上,我承认上述倾向女儿身上都有显现,我也并不觉得这些倾向都来自关关。 关关的诸多毛病,可以概括为“公主病”。公主当着当着当成了“病”,能怪的,只有家长。反思自己,我也曾努力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一个公主。 我给她看了那么多公主童话。
《豌豆上的公主》插图 《睡美人》,睡了一百年,就为等王子的到来。 《海的女儿》,小美人鱼是海底世界的公主,但到了人间,不过野草一根,如果没有王子的爱,就变成了泡沫。 《白雪公主》,历尽危险,最终遇到王子,过上了幸福生活…… 最奇葩的是豌豆公主,因为能感受到一百张毯子下面的一粒豌豆,被验明正身,有了一个好归宿。 童话没有意外,公主只能遇见王子。 我还有意给女儿看过两部电影,一部《茜茜公主》、一部《罗马假日》。两位女主角比童话里的公主饱满丰富,他们的举止仍然是超一流的优雅,但也能像市井女孩一样顽皮、甚至偶有粗野的举动(比如《罗马假日》里公主的吉他偷袭),但最终他们谨守正途,结局仍然是嫁给王子。这是公主的命运,也是公主的责任。
《茜茜公主》剧照 什么是公主?拥有王权的父亲、贵族式教育、责任与义务。她貌似拥有世界,但唯一不拥有的,就是定义自我、选择生活的自主权。 听着童话长大的女孩们,难免做着相同的公主梦,幻想遇到白马王子。这些女孩终究长大,成为妈妈,继续给自己的女儿讲述公主的故事。专制的王权成为过去,人人生而平等,女性主义、女权主义奋斗多年,但公主的迷梦不仅没有消失,反而从王室蔓延至市井。 女孩,小的时候被爸爸宠、大了被男朋友宠、再大一点被老公宠;一辈子是小女孩,一辈子靠别人的珍视来宝贝自己,一辈子活在小公主的二次元世界里。无论是软妹子,还是女汉子,都难免有着这样的想象。甚至女孩的父母也会不自觉地如此筹划女儿的幸福。 再说到我自己:教育上,我用精心挑选的优质资源喂养女儿,用现代版的琴棋书画武装她;精神上,我时刻规范自己,尊重她,平等地对待她;物质上,我力所能及给她最好的,还要刻意制造“延迟满足”的机会,以锻炼她的心智和个性。 但我内心常常陷入焦虑和恐慌。这种阴影,从远的讲,是人类群体深处,对未来不确定的恐惧,就近来讲,就是担心不能跻身某个阶层当中,不能被那百分之几人群认可的社交恐慌。 说到底,我时刻在评估我家小公主作为人力资源的价值,把她放在权力的结构和秩序中,说到底,我为社会输出的,是修正了的中产+书香版“公主”。 我惊讶的是,像我这样自诩一直读书、一直思考人生、一直追问教育真谛、一直独立、一直工作的女性,竟然等到今天,才从公主的迷梦中醒来。是我愚钝,还是公主这副迷药太强大? 当我看破了“公主”,我才明白,公主是永远成为不了女神的,因为她永远在权力的秩序里面,逃脱不出来。 理解了这一点,一气之下,我决定从现在开始,把女儿当女神来养。
《罗马假日》剧照 http://mat1.gtimg.com/joke/shany ... repeat_x3.png") left top repeat-x;">女神一定比公主更幸福?所谓女神: ——天生拥有权力,无需他人赋予; ——天生就被尊重,无需证明自己。 女神和公主的区别在于,女神不需要公主这个头衔定义自己的价值。 作为一个12岁女孩儿的母亲,把女性和女神关联起来,也算是舆论包围下,不得已而为之。我不得不用这样的方式告诉女儿: 你是女神,别人的爱重要,但远不及你爱自己更珍贵; 这些年来,我目力所及的育儿内容,打出标题、阐明理念之后,总要给出一个技术操作指南,一二三,如何做。既然要把女儿当女神来养育,那如何操作呢? 可我并不能给出这样的一二三,我只能说养育女神的过程,取决于如何清除“公主”这个概念植入。这并不容易。《黑客帝国》电影中,墨菲找到尼奥,第一件事就是拿着一种特殊装置,对准肚脐部位,抓出一个电子大蜈蚣(我一直这么称呼),算是解除了母体对尼奥的监控。可惜,现实中,没有这样的手段能够把我们大脑中的“公主”虫抓出来,更没有办法一下子把公主病、公主梦连根拔除。病去如抽丝,它是一个缓慢的过程。 女孩的爸爸,不再把女儿当做“我的小公主”,这取决于一个爸爸作为男性,如何看待女性,包括自己的妻子。我认识一位父亲,有知识有文化,对待女儿,尊重平等已经做得堪称典范。他有意无意讲到过一个细节,女儿愿意听他的建议,但对自己的妈妈却非常不耐烦。他讲这个细节时,不觉得女儿有问题,而是认为是太太啰嗦、分不清轻重,导致女儿的反感。我从他的话中听出了他对太太的不以为然,而且我认为正是他这种对太太的不尊重,导致了女儿对妈妈的轻视。现代的、有文化的父亲和自己的女儿联手,轻视自己的主妇,这种现象非常普遍。父亲不知道,尽管他做到了尊重自己的女儿,但在未来,女儿未必能摆脱成年女性的刻板形象。 女孩的妈妈,要清除公主病,更难。因为首先要给自己看病,如果妈妈觉得成为公主是女儿最好的归宿,而且自己也依然做着公主梦,改变对女儿的教养方式,就很难。 也许有人会问,不当公主当女神,真的有那么好吗?我想说,女神没什么了不起,她只是拥有完整的人格,她能听清自己内心的声音,能够自主、因此,有机会拥有自由。 基于这样的理解,我同样希望,男孩能长成男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