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632|回复: 1

戈恩事变 你不知道的残酷秘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11-29 06:3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源济 于 2018-11-29 06:41 PM 编辑

2018年11月30日 07:18 新浪财经-自媒体综合

  来源:秦朔朋友圈

  原创: chenyan5931 

  2018年11月19日傍晚,天气预报并未说有雨,但东京车站外面的雨已经接近中雨,从外面走到有乐町附近的居酒屋,没伞的话显然会打湿全身的衣服。好在从地下也能走过去,便和企业的人匆匆从地下穿行整个东京车站,到了有乐町。

  和朋友落座后,看到还有几人未到,于是打开手机看Facebook,意外发现所有日本朋友都在关心日产董事长卡洛斯·戈恩的消息。

  “特搜部逮捕戈恩”的标题,从Facebook转发的各种消息上格外显眼。

  不至于吧!日产的营业情况这些年相当好,为此在日本一直有些跟不上队的三菱汽车也加入到了“日产-雷诺阵营”中,世界最大的汽车销量是这个联盟实现的。最大的大老板被逮捕,这可不是一件普通的事。

  《朝日新闻》的独家报道

  仔细阅读了19日以后的日本国内报道,在日本发行量位居第二的《朝日新闻》几乎每天都有最独家的内容发布,独树一帜。

  首先,整个逮捕过程是在朝日记者眼睛能够看到的地方进行的。

  日本的报纸大都在每天4点半前后出一期早报,然后在下午4点前后再出一期晚报。20日的朝日早报,有详细的逮捕过程的记录。从行文看,比任何反贪腐片都让人感到震撼。

  朝日记者看着日本监察厅特别搜查部(以下简称“特搜部”)的官员,开着两部轿车接近了从国外飞来的飞机。在飞机打开舱门的时候,先是特搜部的检察官进入飞机,接着将戈恩及雷诺公司派驻在日产的另一名具有对外签字权的董事格里格·凯里同时带走。

  当然,日产方面做了充足的准备。19日晚,日产总经理西川广人出现在记者面前。和戈恩侃侃而谈的风格不同,宣布戈恩被捕的消息时,西川口齿还算伶俐,但说到公司对戈恩的处罚时,他的语速开始忽快忽慢,等到了回答记者提问的阶段,看得出来西川早已是满头大汗了。

30.jpg

  还是朝日新闻的记者手快。很快就在报纸上列举了戈恩的数种罪恶:

  • 高达50亿日元的收入未记载在向证券交易所提交的相关文件中;

  • 用公司的资金在日本及其他国家购买了个人用的高级住宅;

  • 为戈恩的姐姐提供了资金上的便利;

  • 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时,日产替戈恩个人填补了17亿日元坏账,等等。

  世界最大的汽车销售集团——“雷诺-日产-三菱”汽车联盟顷刻分崩离析。

  “不会影响日产与雷诺的关系。”西川总经理对记者说。但日产已经决定解除戈恩的董事长职位,同一天,三菱汽车也宣布会在以后的临时董事会上解除戈恩的董事长职务。

  日本监察厅并未公布戈恩的罪名,但日产、三菱汽车及日本舆论已经做了“有罪推定”,没有人能看到戈恩的律师的发言,更不用说雷诺公司的声明了。尤其是三菱汽车坚决否认戈恩从自己这里中饱私囊,但也决定剥夺其董事长的职务。无任何过错却要解除职务,对此日本媒体几乎没有质疑的声音。

  “戈恩已经同意进行司法交易。”朝日很快就又爆出了独家新闻。谁都知道,同意司法交易的前提是——承认自己有罪。日本媒体、日产公司已经宣布戈恩有罪,但其实监察厅、日本法院此时还什么都没有说。

  20日下午,笔者在回北京前,去拜会了一位经济杂志的编辑,表示了对朝日新闻独家报道的无比钦佩。

  “特搜部的一只走狗而已。”对方愤愤地说。在他看来,特搜部要判某人有罪,必须有媒体的支持,这次全面与监察当局合作的是朝日新闻。让各种媒体断定戈恩有罪,需要使用朝日在日本的影响。朝日的报道瞬间能让整个媒体充满了对戈恩的仇恨。

31.jpg

  以笔者对日本企业的知悉,财务部便是1日元的支出都需要有凭证,而戈恩将几十亿日元私自装入自己的口袋,似乎比从日产拿1日元都方便,这在现代化的企业能做到吗?日本企业的财务制度如此漏洞百出吗?

  朝日新闻没有做更多的解释,日本民众只知道痛恨中饱私囊的人,至于企业财务制度出了什么问题,似乎并无人关心。

  戈恩私吞日产50亿日元? 

  从朝日新闻的报道看,戈恩罪该万死。

  所有消息来自日产。日产方面透露说,数月之前他们已经开始调查戈恩中饱私囊的种种行径。19日,西川总经理说:戈恩的主要违法行为有三点,第一是将自己做董事的报酬在需要公示的报告上少写了很多;第二是挪用投资资金;第三是为了个人目的使用了公司的经费。戈恩的种种罪过均与负责财务业务的格里有关。

  西川这么一说,就把自己作为日产总经理的责任推得干干净净。戈恩从日产支出的用于个人报酬的金额为50亿日元。日本公司对外投资即便是100万日元,董事会都会讨论一年半载的,对于董事长的工资问题,真的就是董事长加负责财务的董事一句话就能决定吗?或者是在日产可以这么做,在其他日本企业,完全不能想象。即便是私人小企业,董事长、总经理在外面的交际支出都会有会计事务所最后在审账时指出问题,几十亿日元的支出,不仅日产董事会未做任何决定,日产的财务部门也看到签字就支出,这样的事除了朝日新闻的记者会相信是真的以外,稍有一点常识的人,便会追问企业董事会的责任。


  确实,日本是个收入比较平均的国家,公司总裁与普通员工的工资差额也就十倍,绝对不会像美国那样有出现数百倍的差。按日本财经杂志公布的金额,日产的员工平均收入在700万日元上下,戈恩一人一年的公开收入为10亿日元,加上其未公开、成为这次特搜部逮捕戈恩原因的另外10亿日元,加起来是20亿日元了,比普通员工高出的倍数,笔者已经算不过来。

  日本媒体特别强调戈恩年收入10亿日元,另外有10亿日元的未公开的收入,两者加起来20亿日元的年薪,是不是比其他汽车企业要高出很多?对此日媒集体失语。

  从各国汽车企业发布的总裁收入看,2017年美国通用汽车总裁麦阿里·巴拉的收入换算成日元为24.7亿日元,福特总裁吉姆·哈凯特为18.8亿日元。欧洲汽车企业的总裁收入会低一些,大众汽车前董事长马蒂阿斯·弥勒为12.9亿日元,戴姆勒总裁蒂塔·切齐为11亿日元。丰田公司付给外籍副总裁迪迪埃·鲁洛瓦10.2亿日元,日产付给戈恩的名义工资为7.3亿日元,算上未公布的11.7亿日元,也就是19亿日元。“雷诺-日产-三菱联盟”的产品为1060万辆,比美国、欧洲、日本其他企业的产量要高出很多,7.3亿日元对一个外籍企业家来说,是相当少了,即便是19亿日元,和通用公司的经营效果比起来,戈恩的贡献更大,收入相对比较节制。

32.jpg

  当然,2018年丰田汽车公司总裁丰田章男的收入只有3.8亿日元。日本媒体拿这个说话,强调戈恩多吃多占,日本读者读起来感觉好像确实是那么一回事。

  如果能把戈恩私吞50亿日元做实,绝对能让其死无葬身之地。这里不去谈日产内部的财务制度是否有破绽,西川总经理的连带责任,日产所有董事的经营责任,只是想分析一下为何戈恩如此遭到日本企业及舆论的愤恨。

  一将功成万骨枯

  目前世界汽车企业中能将产量做到1000万以上的有四家:通用、大众、丰田、日产。现在通用已经严重落后,不在“千万台俱乐部”中了,余下的三家,日产为最大。日产是因为纠合了一个企业联盟,以“雷诺-日产-三菱”三合一的方式,挤进俱乐部的,这让另外两家企业感受到的压力特别大。

  汽车往往在一个大品牌下拥有众多的小品牌,通过推出不同品牌满足社会各阶层及各地区的不同需求。丰田、大众尽管能做大,但显然像日产联盟这个形式的汽车生产更具有强大的竞争能力。日产在戈恩麾下能迅速扭亏为盈,一方面是有戈恩的经营能力,另外不可小觑的便是让雷诺与日产各自的优点发挥了出来,能适应市场的需求。三菱的进入,更有了电动车等方面的新技术,以日本为中心的新的汽车生产、经营模式就要给世界汽车企业一个重大的冲击。

  从日产内部看,日产并不缺生产技术,但各种关联企业,大树底下好乘凉,而且只乘凉不浇水,机构臃肿,成本高昂。让日产的技术优势几乎不能发挥出来。此时外来的和尚会念经,戈恩空降日产后,稍作成本调整,日产也就有了活力,连续7年的亏损很快就转为盈利,戈恩神话开始在日本传颂起来。

33.jpg

  但这是和戈恩大刀阔斧调整采购方式,削减企业沉员分不开的,2.1万余人在戈恩改革的旗号下,不得不离开日产。更多的关联企业受到严重影响。日本媒体对戈恩曾经给过很高的评价,故意忽略在改革中失去工作的人员、失去向日产提供零部件机会的企业,对他们在改革后的窘境并未进行报道。戈恩还在继续其改革,不论日产还是日产相关企业,早已鹤唳风声,战战兢兢。何时失去工作机会都不足为奇。

  让三菱汽车进入到联盟来,也让三菱人同样感受到了危机。整合三菱与日产的生产能力,将三菱的总部从东京搬到有生产工厂的京都,戈恩是有这方面的想法的,关西地方的工厂渐渐整合到三菱汽车那里,日产的生产能力将再度削减。更大规模的改革,如果不出面阻止的话,日产及三菱的部分员工将继续受挫。

  朝日新闻以外的媒体,在采访日产及日产相关人员时,更多的不是谈50亿日元进入戈恩腰包一事,而是谈在戈恩高压改革环境中的恶劣心情及对未来的不安,不打倒戈恩,改革终将会改到自己头上,太多的人希望搞掉戈恩了。

  戈恩倒台与日产再度艰难

  对于戈恩的倒台,中国国内“政变说”占了上风。确实日产企业内部不堪改革重负,最后揭竿而起。

  但是,如果不是戈恩个人问题缠身的话,日产的几个“小白脸”也会是“秀才造反三年不成”。

  从日本媒体传出的小道消息看,戈恩在处理离婚一事上,让其前妻相当的不满,她联合各种势力,一定要告倒戈恩。

  等戈恩被私人问题紧紧缠绕住以后,时势造英雄,戈恩最器重的西川总经理首先举起义旗,率领日产的“小白脸们”造反用了几个月的时间收集戈恩的罪状,向特搜部告发了戈恩。

  西川等人也许未想到戈恩的倒下意味着日产将再度严重受伤,股价大跌,日产董事等人的连带责任也会相继爆发。以戈恩在国际社会混事的能力,他虽然不能把事做得天衣无缝,但至少在法律等层面能说得过去,况且雷诺也是家法国政府的企业,打到戈恩容易,法国方面掌控的43%的日产股份,这个不是容易动的。

34.jpg

  眼下,戈恩在东京小菅的拘置所(监狱)的只有几平米的单人房内,不知对过去的19年做何感想。也许他记得1999年到2004年的5年时间,雷诺的经营模式与日产的技术得以结合,让日产迅速获得效益,那是多么荣光的事。等2005年到2013年这8年,雷诺与日产的各自优势尽可能地发挥了出来,出现了双赢的效果。谁都不看好中国市场的时候,是戈恩只身一人到东风工厂见那里的领导,在2002年拍板决定与东风的合作,让日产的产量、效益都迅速得到提升。只可惜2014年以后,雷诺与日产的分歧开始显露了出来,但戈恩怎么也没有想到,最后自己会住进这么狭小的监狱中。

  日产本该在2019年以后,通过加大电动车的开发拓展中国市场,大幅超过丰田、大众的,但戈恩倒下后,日产的经营也会更加不稳定。19年前,戈恩来日产前的赤字等等噩梦也会再度回到这家企业那里。

  朝日新闻该如何继续报道日产、戈恩呢?能否连续从特搜部拿到单方面传达过来的消息呢?这样的采访,相关的报道是否还符合日本特别强调的新闻精神呢?这次关于戈恩事变的报道,与过去朝日新闻的一贯作风有着很大的区别。也许朝日的记者会在今后认真总结,至少做特搜部的“走狗”,该不是朝日新闻记者的本意。

  戈恩及日产的故事还在持续中。

发表于 2018-11-29 11:2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太膨胀了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2-8 07:51 AM , Processed in 0.142724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