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儿都到哪里去了?2018-10-16 凌岚 大家
导读从工资低于同职位的男性,职场上升途径阻塞,怀孕后职业生涯中断等这些职场的不爽,都是上班女人的紧箍咒,无论你是演戏的,在科技巨头公司作中层管理的,或者在特斯拉做经理,这些行业在对待职业女性的态度上,与好莱坞大同小异。
在好莱坞,性别歧视和年龄歧视是可以相互置换的,苦主都是女性,年过四十的女演员,这几乎就成为不成文的行业规则。 1950年代的玉女大明星丽丽安·吉旭有一个概括:“我刚刚出道时,跟大明星莱昂内尔·巴里摩配戏,他演我的祖父;过几年再出镜时,他演我的父亲,后来又演我的丈夫。要是他活到现在,我相信我只能在银幕上演他的母亲了。这就是好莱坞的年龄法则,男人越来越年轻,女人越来越老。”莱昂内尔·巴里摩是演艺世家出的大明星之一,如今活跃的茱尔·巴里摩是这个家族第N代。丽丽安·吉旭出生于1893年,比出生于1878年的莱昂内尔·巴里摩年轻十五岁。 早期好莱坞电影 老男配玉女的例子在好莱坞数不胜数,甚至有一个不成文的最小年龄标准差公式——男主角的年龄的一半加七,等于女主角的年龄。比如《乌云背后的幸福线》布莱德利·库珀与詹妮弗·劳伦斯的年龄差距十五岁。与1961年出生的老型男克鲁尼配戏的女演员,要更年轻,比如《在云端》里的女演员是1985年出生。在出演《亚历山大大帝》中的皇后时安吉丽娜·朱莉28岁,仅比演王子的科林·法瑞尔大一岁。 就连斯特丽普这样的常青树,在40岁时,都以为自己的事业从此基本结束。2006年斯特丽普主演《穿普拉达的女魔头》的大获成功,她接受采访:“能以50岁以上的女人为女一号的电影很少了,在大部分好莱坞电影里,50岁的老女人不是魔鬼就是疯子。”“40岁以后,我能演到的每一部电影,我都当作这一辈子的最后一部来演。”说这话时梅姨67岁,2016年。梅姨是好莱坞的独角兽——唯一一个的可以跨越年龄,无论什么年纪都可以在电影中担纲女一号的常青树。 《穿普拉达的女魔头》剧照 年龄歧视,老男配少女,这些演艺行规,从默片时代起就被女明星吐槽,但近百年来这种行规从未被撼动,无论是1960年代开始的性解放运动,1970年代开始的女性平权,甚至到近年的多元文化运动,对演艺界的年龄歧视都没有太大松动。 2016年两位经济学家搞了历史数据研究,克莱蒙森大学(Clamsen)的罗伯特·富莱克(Robert Fleck)和安德鲁·汉森(Andrew Hanssen)利用“互联网电影数据库”IMDB公开发布的电影数据,梳理1920年到2011年美国国内出品的电影中的演员资料,证明了年龄歧视和性别差异在演艺界一直存在,这也不是什么新闻。 有趣的是这个研究披露的年龄细分:30岁是一个男女演员的事业分水岭,女演员30岁以前比同龄男演员有更多的上镜机会,30岁以后男演员开始进入事业高峰期,从此后把女演员甩了几条街。20岁的女演员出演80%的电影女主,此后她们年龄每增加一岁,机会便递减一分,年至30时,只有40%的电影主角归熟女。到了40岁的不惑之年,电影市场的角色分配完全扭转,40一枝花的男演员们担纲了80%的主角演出。40岁对于男演员的演艺事业来说,是渐入佳境的中间点,但对于女演员来说,40岁是谢幕的年龄。 “美人自古如名将,不许人间见白头”是矫情的说法,事实是美人们白头以后被导演和制片成批过滤掉了。但好莱坞不肯承认歧视,它认为这是行业的市场性质决定,所谓市场性质,就是把歧视的锅甩给观众,是你们不想看到三十岁以下的资深美女,以中年妇女为主角的电影不挣钱,都怪市场!这种甩锅于市场,也是好莱坞最常见的自我辩护——观众喜欢看到男演员脸上岁月留下的痕迹,但不喜欢看到女人的苦瓜脸。两位经济学家也同意这种甩锅理由,认为电影是面对世界的镜子,世界不待见中老年女性,电影作为投其所好的娱乐手段当然听令于此。“如果斯特里普真的相信中老年女性为主角的电影有票房市场,她完全有实力有人脉可以做到去投资拍摄这类电影呀。” 《三个广告牌》剧照 2011年越南裔女演员Junie Hoang告亚马逊,要求赔偿100万美金,因为亚马逊旗下的子公司“互联网电影数据库”在网上公布了她的真实年龄,那年她正好40岁,公开年龄将让她失去好多演出机会,她的外貌远比她的年龄年轻。对于大多数凡人女演员来说,年龄绝对是一个诅咒,“诚实,少吃,隐瞒年龄”是喜剧女王露西·波尔的至理名言。Junie Hoang败诉。 年龄差别不算,最悲摧的是台词量。即便有机会出镜,上了银幕也是个哑角,是默默无言的母亲,或者羞涩的“欲望的能指”。女性角色在美国电影中的台词量平均不到全剧的三分之一,连迪斯尼的动画片,说话多让观众印象深刻的也是男性角色。平均男性的台词占全剧台词量60%强,《玩具总动员》《丛林故事》等动画大片男性台词超过95%。研究者过滤三十部迪斯尼(含皮克斯塔公司)公主片的台词,发现这三十部戏中二十二部男性台词远远多于女性。就连女性为主角的戏《花木兰》,保护花木兰的配角“木须龙”的台词量也超过女主的一半多。 台词量代表剧中角色的活跃度,为了证明好莱坞的性别歧视,2016年台词统计成为一项时髦的运动。迄今为止最全面的台词统计,来自于数据公司Polygraph,它给2000部好莱坞电影做了对话调查。这个统计披露,《饥饿游戏》《冰雪天地》《风月俏佳人》这种完全以女性为主角,以女性成长为故事线索的电影,其中的男性台词都远多于女人;即便对话是女性话题,说话者也是男性,可见“话语权”啊最终落在谁手里!前面提到的对迪斯尼公主片的统计就是出于这家,他们发现在女性为主导的故事里,推动剧情发展的,行动者的角色,基本都是男性。《花木兰》里一个女主花木兰配上许多搞事情的男性角色,这是为什么最后在台词上和曝光程度上还是男性占优先。这些对电影性别研究的大数据,重复地证明了大部分人心知肚明的歧视法则。 《花木兰》剧照 “贵圈真乱”,那些仙女一样的电影明星为了拍片受的罪,过去都被作为行业风险默认,离普通人生活真是很远。从2016年开始的多元和女性平权运动,将舆论的强光照进好莱坞,也照进许多行业,女性职业上面临的生存困境,不独在好莱坞,在硅谷科技业,在私募基金和风险投资业也比比皆是。从工资低于同职位的男性,职场上升途径阻塞,怀孕后职业生涯中断等这些职场的不爽,都是上班女人的紧箍咒,无论你是演戏的,在科技巨头公司作中层管理的,或者在特斯拉做经理,这些行业在对待职业女性的态度上,与好莱坞大同小异。 这一点,从哈维·温斯顿性骚扰丑闻连带出一连串名人被举报可以看出,性骚扰没有行业界限,性骚扰其实跟同工不同酬、年龄歧视其实都是一样的,都是权力朝一方倾斜,被一方掌控和滥用的结果——让你沉默的权力,让你退休的权力,让比你年轻的一代取而代之的权力,发展到极端,就是性侵犯。 这是同一根长长的绳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