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588|回复: 0

[文化教育] 中学语文的微言大义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10-12 07:1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源济 于 2018-10-15 10:14 PM 编辑

中学语文的微言大义

2018-10-12  曹东勃  大家


导读

若论上课技法,中学比大学要讲究多了。




国庆长假前,我到Y县的一所高中调研,听了一节数学课、一节语文课。这是我到Y县政府挂职3个月来,第一次到高中听课(之前的故事详见《留住老师,帮帮孩子》)。

一些朋友很好奇于我为什么总是喜欢去学校听课,这里需要略作解释。

一是由于协管教育,那么学校就是最基本的单元。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全县14个乡镇的中小学加起来大大小小有百十来所,就是有选择性、代表性地走一走,都需要一段时间。对于贫困县的教育工作而言,重点就是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问题,也就是小学和初中由于入学人口、地方区位和师资水平的差异而形成的分化如何再平衡的问题。对于县级教育来说,高中就是顶点了。而在贫困县,中小学教育基础薄弱会继续传导到高中阶段,使得高中一方面在现有高考招生制度下难以取得突出成绩,另一方面在新高考改革的冲击下更加准备不足而无所适从。所以对学校的调研,也必须从上游到下游,作“全流域”的观察。

二是由于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要途径,也是一窥一所学校师资水平和管理水平的重要窗口。中小学生的自学能力弱于大学生,其知识获取的主渠道是教师的课堂讲授,课堂教学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后续的学习动力和兴趣。

一位同事评价说,若论上课技法,中学比大学要讲究多了。此言不虚,的确从中学到了不少值得大学教师学习借鉴之处。

数学课的李老师,当年是本县高考数学考分最高的,从外省师范大学毕业回来,现在已有四年教龄。这堂课讲的是概率和统计部分的众数、中位数、平均数、方差、标准差。这个部分的内容其实是不文不理,亦文亦理,既要照顾到基本范畴的解释,又要频繁使用具体事例来做“阅读理解”,要讲得精彩透彻,并不容易。教室的黑板分作三块,中间是电子白板用于呈现ppt课件,左右两边各有一块黑板可供板书。对数学课来说,左边的整块黑板起到一个“固定单元格”的作用,将本堂课涉及到的范畴和基本公式的推导罗列其上。于是能够用于机动推演的板块就只剩下右边一块黑板了。这就要求教师对于教学节奏的拿捏要非常到位,代表性的题目是需要用板书来逐渐演示推导过程而不是轻点鼠标直接将结果投放到屏幕上的,但是板书空间又十分有限,所以要在教学设计时就合理安排。

李老师的课堂李老师的课堂

如果说数学课注重概念的澄明、逻辑的清晰,语文课讲究的则是循循善诱、步步为营。授课教师付老师讲的是契诃夫的名篇《装在套子里的人》。她的整个教学过程是用环环相扣的问题串联起来的。第一步,引导大家观察主人公别里科夫的形象,所谓事出反常必有妖,学生从不同侧面给出了答案。第二步,让学生回忆,曾经学过契诃夫的另一部作品《变色龙》,由此分析作者短篇小说辛辣讽刺的文风特点。第三步,在一番阅读之后,问学生别里科夫的“套子”指的是什么?第四步,一番讨论之后,分析了有形之套和无形之套。第五步,转入时代背景、政治结构的讨论。第六步,讨论别里科夫的结局和他的死因。第七步,总结别里科夫的形象。第八步,回过头来,让学生讨论别里科夫与华连卡的恋爱可能带来什么?第九步,让学生思考日常生活中的“套子”。

我在课后的交流中对付老师的这种问题导向的教学过程表示了赞赏。同时也提了四点建议:

一是放慢节奏,放手让学生更充分地表达自己个性化的想法。我听过初中的课,非常常见的一个场面是,教师设问一句,全体学生“大合唱”一般异口同声地回答同一个答案。高中的孩子,应该少一点“大合唱”,多一点“个人独唱”和“多声部”,他们实际上很有主见,看问题有自己的独到眼光,应该鼓励他们大胆表达观点。

二是打破壁垒,打通不同课程特别是文史哲课程之间的界限。比如对别里科夫这一人物形象所处时代背景的分析,就可以顺势引申到十九世纪后半叶俄国的几次改革引发的不同社会思潮之间的碰撞,也可以延展到同一时期晚清洋务运动乃至稍后的新文化运动期间各种社会思潮的新旧之辩,这样学生就会更能够理解这个“套子”不只存在于十九世纪,也不只存在于俄国。

三是深度追问,引导学生思考新旧转换的多重维度。孩子们的发言都很深刻,老师提了问题,让他们找身边的别里科夫和生活中的“套子”,他们有回答“生了病不吃药,烧香叫魂”的,有回答“不肯搬新家死守老宅”的。老师继续追问,这种守旧只是生活方式的旧吗?说实话,我听到这里时有一种担心,我担心老师会机械地把这篇讽刺小说解读为简单反对“旧”、彻底砸烂旧世界。那其实并不准确,还需要进一步细分,比如所谓的乡愁、比如这些孩子们生活中耳熟能详的一些乡村公序良俗,都不能简单归于一个“旧”。事实上契诃夫笔下对于别里科夫这个人物既有嘲讽的一面,也有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同情一面,描述出他对自由的向往,只是最终没有勇气踏出这一步。让我欣慰地是,付老师在后面很快出现了对于“旧”和“套子”的三种分类讨论:什么样的旧可以守,什么样的旧必须破。文化和礼俗上的“旧”有其温情在,并不必要赶尽诛绝;法律和制度上的“旧”钳制人的思想、禁锢人的身心,就必须革新。这就十分中正了。事实证明,人同此心、心同此理,老师也好孩子也好,都是明白人;边疆也好内陆也好,天下的道理,就是这样通行。

四是纵横比较,留给学生回味经典的无穷空间。比如,面对变革年代的焦灼情绪和不同社会思潮的碰撞甚至对抗,在叹服于契诃夫的辛辣笔触之余,学生们也能在同样的高中语文课本中读到鲁迅的《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同样面对时代巨轮的滚滚向前,鲁迅抨击的是中国人的“自欺力”,讴歌的是从古以来“埋头苦干、拼命硬干、为民请命、舍身求法”的民族脊梁,哀鸣的是他们“被摧残,被抹杀,消灭于黑暗中”。这提供的是另一个视角,有人躲进套子里,有人不畏艰险去推动变革。

 鲁迅鲁迅

我们时常会低估中小学语文教科书的威力。我前年在本校做了一个大学生读书状况的调查,结果发现,鲁迅先生尽管在这些年来的中学课本中“进进出出”,但他仍然是形塑当代青年精神与思想体系最具影响力的大师

记得前些年我们带队到皖南一带支教时,在辅导一户人家的小孩子阅读初中二年级的语文时,与朱自清先生的《背影》再次重逢。这些经典名篇,有时恰恰是年岁渐长后才能有所领悟,且能常读常新。朱自清的很多表述,比如反复翻过月台、嘱咐儿子离家在外要注意的一些人情世故、儿子暗笑父亲的迂之类云云,一个从未离开父母身边生活一年半载的孩子,是断难产生共鸣的。这种如山般厚重的父爱,大约只有上大学后才能有所体会。

背影背影

其实,中学语文教材的选编有一定的超越性,未必是件坏事,如同我们自幼把那些高度精炼的唐诗背得烂熟于心却不解其中意一样。所以,中学语文教学必须给学生足够的留白和想象的空间,让学生在逐渐充实和丰满的社会生活场景中去不断被激发和回味。这种经历了较长时间跨度精神反刍所产生的价值,又岂是区区高考分数抑或“概括本文中心思想”之类的粗陋题目所能衡量的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12-21 09:42 PM , Processed in 0.028265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