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派黄金时代
2006年,内蒙古金火集团、北京秦吉达企业集团等全资收购鸿茅集团,并组建鸿茅实业股份公司。这两家公司的老板正是杜海军和鲍洪升。
杜海军和鸿茅药酒合作可以追溯到1995年,他的金火公司与鸿茅药酒签定全国总经销协议。河北人杜海军发家于内蒙,先后代理建材、保健品,在经营鸿茅药酒期间销售业绩创造了保健品行业的神话,也因此成为内蒙古保健品军团的代表人物之一。
2008年,大股东杜海军将股份转给鲍洪升;现在鲍洪升和段炬红搭档,分别担任董事长、总经理。
段炬红也是狠角色。上世纪90年代哈慈杯风靡全国,按广告的说法,普通的水放入哈慈杯就能变成有益健康的磁化生命水。当时20岁出头的段炬红代表哈尔滨磁化器厂开辟陕西市场,只带了2万块钱和50件货。一年后,回款额达到了400余万元。几年后,段炬红擢升为哈慈集团副总裁;2001年离开已走向下坡路的哈慈。
蒙派是早年中国保健品市场上绝对的主力,杜海军和鲍洪升均承袭于此。
如今已经少有人记得上世纪80年代保健品中佼佼者“杨振华851”,它的代理商孕育了蒙派保健品营销萌芽,包括大佬乌力吉、吴炳新。乌力吉是后来大名鼎鼎的505神功元气带的全国总经销商。吴炳新则在90年代以三株口服液创下行业神话——1992年30万起家,1996年销售收入超过80亿元。蒙派保健品营销代表作还有太阳神、中华鳖精、哈慈五行针……
2007年中国经营报对蒙派策划人张锦力的一篇报道,可以窥见那个时代诡异的辉煌:“从1995年到2000年,蒙派营销每年都可以催生一个或几个亿万富翁,身价千万元以上的富翁则有几十个。蒙派营销过去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由于大城市广告成本高,而蒙派营销的庄家实力弱,进不去,因此二三线城市成为蒙派营销的主战场。对于二三线城市,国际品牌一般不屑一顾,不愿投广告,正好让蒙派营销的产品称王。过去有一种说法:中国的地方报纸、地方电视台,包括省级的卫视,1/3到1/2的广告都来自蒙派;中国的二流影视明星,主要的广告合同来自蒙派产品。可以说,是蒙派产品养活了中国的二流影视演员,也托起了地方媒体饭碗。”
经营模式大同小异,保健品小厂家没有实力在央视打广告,只能利用蒙派营销,他们找到总代,也就是庄家,将产品包给庄家,由庄家做招商,制定销售战略,自己只负责生产。庄家也没有实力在央视打广告,因此到蒙交会上来找各地省代,把产品包给省代,由省代自己打广告、做通路。蒙派营销的产品选择代理商的门槛也比品牌产品低,因此,一些代理商愿意选择蒙派营销的产品。
每年内蒙古会举办医药保健品招商会,多年来当地已经形成完整的药品保健品营销产业链,招商会也是大佬们衣锦还乡、沟通感情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