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鞋企老板们已经各有所思:有人对留在原地抱有希望,有人只愿不要离家太远,有人已经开始在外市寻找新的归宿。
去年下半年,雄安周围县市的工业园区纷纷来到三台招商,张国祥已经考察了好几个地方,最近一次是他今年1月初刚去的衡水市故城县,县政府给出的政策是银行先给他贷款买地,三万块一亩,其他建设园区统一规划,先由银行垫付,企业进驻后再开始还款付利。
让张国祥犹豫的是,每个工业园区都要求产业链规模进驻,这意味着只有双方政府接洽下的统一规划才能靠谱,他一家做不了任何决策,另一方面,那边要先交钱买地,万一不搬,还得背负一块空地。
“现在,三台至少有五家跟鞋有关的行业协会。”一位当地鞋企老板说,去年初,三台还只有一个松散的行业协会,各地来招商后,搬到哪里出现分歧,几个大鞋企牵头,各自自立门户。在搬迁方向上,有石家庄高邑派、衡水故城派和定州派,而高邑和定州,安新县政府均派出了人员出席。“只要县里不明确表态,谁都不会轻举妄动。”该鞋企老板表示。
比起张国祥,刘全胜已经做好了承受巨额损失的准备。“没有证的地还五十万一亩呢。”由于无法像南方那样划拨专业用地,三台鞋厂为扩产,只能占用耕地,他前年在三台买下的20亩地,“即使赔偿也没有多少钱”。在三台,像刘全胜这样买下不同规模土地,准备扩大企业规模的鞋企还有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