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531|回复: 0

[生活感悟] 小事 · 人到中年,没有孩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1-22 01:4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 *

我只愿我在走向老病年纪

依然拥有,来自爱的勇敢和承担

* * *

70、80 后丁克族怎么样了?

 匿名用户

本人 40+ 了,与爱人两人生活。以前会觉得 40+ 没有孩子,心里焦虑又悲观。事实上,现实中并没有那么严重。35 的时候,稍微的考虑过要孩子,但是没有自然怀孕成功,就本着顺其自然的方式过来了。40+ 之后,觉得没有孩子也挺好的。确实时间上自由,经济上也自由一些。一个人工作,另一个人可以安排打理好生活,两个人多多锻炼身体。告诉自己,人生从此要全部依靠自己的,那么会有压力感,在知识学习(专业、投资、身心健康等多方面的学习)、饮食养生(作为女性一方,还增加了保养的投入)、健身锻炼、兴趣爱好等等多个方面互相鼓励、互相学习,在这种携手成长中,反而两个人的感情在逐步稳固。并且,在婚后,两个人本能都不会对自己放松要求,因为未来是要互为支撑的。所以,现在虽然我们都 40+,但是出门在外,会被人认作 30+ 的样子。因此,慢慢爱上了现在的生活。

当然,也许我们确实没有太多进取心和奋斗精神——尤其是没有为了孩子牺牲一切的这种精神。我们觉得,在和平时代,每一代人都是平等的,父母一辈,操劳了一辈子,应该有一个幸福安稳的晚年,我们为自己打拼半生,首先应该保证自己有一份自己喜爱的生活方式。如果我们不能明白幸福的真意,不能负责自己的幸福,那么,养出的孩子也并不能拥有一种健康的幸福观。因此,虽然在一线打拼,没有一线贷款买房(买在老家二线省会),没有要双方父母的积蓄,并且给了双方父母一小比钱改善生活,自己买房和投资都是用的自己赚的钱,所以,孩子方面双方父母压力都不算大。并且现在双方父母没有经济压力,生活安稳悠闲,我们也很开心。

最后,不得不说,养老问题。我觉得,从中年就为养老做准备,在资金、健康、心理等方方面面做准备,是比毫无准备把养老问题压在孩子身上要好很多的。其实,有孩子的人,更要做好自己养老的准备。由于孩子们长大了会有自己的生活和梦想,尤其是有志向的孩子,几乎不可能将壮年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给老年的父母侍奉膝下的。那么,需要的是:

(1)一定要有自己的足够养老的资金,一定要有除了养老保险之外的收入,保障晚年的生活。这个,要求在年轻时就做准备了。那么,最重要的,某些不必要的开销要省下来,学习投资知识,争取不要被骗,尤其是在晚年被各种陷阱骗。有人以为学习投资理财就是为了赚钱,其实,最重要的一点是,好好的学习投资知识,首先是为了不被骗和不亏钱。

(2)一定要饮食健康,作息规律,经常健身。我们生活上是自己做饭做菜,买的食材都是超市里面较好的较新鲜的。养了一只狗,逼我们养成早睡早起、每天保持一定运动量的习惯。其他方面,因为 40+,身体会有各种不适开始感觉到,开始有针对性的学习健身的方法,并保持。

(3)一定要有自己的兴趣和爱好,一定要有!这时为了在未来,可以找到一个相同的兴趣爱好的群体,可以互相交流,保持一定的社会生活。同时,要有一定的朋友可以互相关照的。这样,在真正的迟暮之年,有人的交流和安慰,可以一起凑钱请家政或者护理人员。当然,我们是绝对不希望有卧床不起的疾病的——把每一种疾病看作一种需要克服的困难,在每一种情况下,尽可能地自救和自立。这就是我们所选择和面对的艰难,我们会尽最大努力来保证我们的独立。

(4)结合以上几点,让自己行走在自我完善和奔赴梦想的路上,忽略年龄。对于动物来说,它们是只知生、不知死的。这时一种生命力量自然的流动,会自然而然地走向终结。就像一只狗,在奔跑中向前。只有人会意识到生死,这一点,就要和动物学习,一直有一个前方和梦想,等待我全力以赴。保持这种精神动力和力量,动若赴的,让它流动在身体的所有器官和部位,让身体作为一个整体同精神一样地投入什么并消耗其中,那么,相信我们能够有一个自然而然但又迅速的死亡——全力赴生,自然而死。

此外,两对朋友,40+,已婚未育。一对主动丁克,一对被动。两个同学,女同学,均经济独立,未婚。一个已经移民。所以,丁克,并非那么少见的。

---

看到评论中有人说,等你到了 50,60,7080 再看,看你后不后悔。

我只能说:

作为一个普通人,我当然期待人生是完美的:年轻时有相知相爱并走入婚姻的恋人,然后工作起点高挣钱多压力小,适龄生育孩子健康,一线有房有车,父母没有赡养压力而且还有大笔遗产留下来。然后孩子幼儿阶段有父母陪伴爱护,青春期有指引,受到良好熏陶,一路小学中学大学硕士学霸,长成正直温柔有担当的年轻人,然后 985/211 毕业有一份高薪工作。等我们老了有儿孙孝顺。大概,这就是所有普通人的最高梦想了吧。

只是,这不仅需要个人努力,还需要上一辈父母给的平台,在现今的社会,实在还需要幸运和运气。——最重要的,也许就是幸运和运气。当然,我祝福养育孩子的父母们,孩子们都长成正直温柔有才华有担当的青年,因为,这是我们社会和国家的未来与希望。

可是,每一个人的人生际遇不同,有人出生就在终点,有人的人生长跑已经配好了跑车,而我们,作为普通人,只是用自己的智力和体力,脚踏实地来行走人生的,每一步,都是拼尽自身努力的结果。除了极少数的精英阶层,对于大多数普通人来说,人生本就是苦难的,我们在生计的束缚与对未来的恐惧中生老病死。所以,在这样的人生中,我们希望拥有一点自由拥有一份宽松,而且,我所经历的磨难和艰难,不希望我的孩子还要再次经历——只为了他来给我养老。

50 岁怎样?生病去医院看,不为钱的原因拖延,好好看病,好好活着。60 岁怎样?仔细生活,爱惜身体,与爱人互相扶持。70、80 岁?也许老迈病苦孤独,但这不是孩子可以替代和安慰的,除了心境更为平和豁达,看开生死病苦——但愿我到那一天,依然保有孩子一般的心境,可以读一读或者听一听诗歌,可以沉浸在天光云霞和树木花朵之中。那些喊着到了 607080 岁看你怎样的人们,自是不知世间苦难,不可预知。仿佛宿命,只能将之作为修心之路,从容以待。某些在对老病的恐惧中制造生命的人,潜意识的恐惧化成对孩子的溺爱和依赖,慢慢地,把这孩子也变成一个懦弱自私缺乏担当的成年人,最后的期待却往往落空,仿佛讽刺一般,那个他一心指望的孩子变成了敲骨吸髓的孽子。相信随着年岁渐长,能够慢慢感到,生活和生命历程比我们想象的更为宽广和难测:

杨绛先生,在垂暮之年,女儿和爱人一起重病,她痛的心都撕裂了。一边照顾爱人,一边照顾女儿。在女儿和爱人相继去世之后,搬了家(定然无法承受物是人非的痛楚),整理钱钟书先生的旧作,每天练习书法,写书,活到 105 岁,即便一个人,仍然坚强优雅充实地度过了晚年。这就是坚实的宽广的内在人格力量,支撑一个人走过人世悲欢。著名的翻译家杨宪益先生,中年儿子自杀,与妻子走过苦难,相伴到老,后来,妻子也先于他而去,然后,一个人独居,书籍送人,与爱妻照片相伴,沉静而独立地度过最后的人生。还有一位女企业家(忘记名字),中年因商业失败入狱,她在狱中女儿自杀,她在暮年(60 以上)出狱后,看着女儿的遗书和遗物,决定为了女儿的梦想活下去,重新创业,在 70、80 高龄忙碌于自己的公司。

就是这样,人生无常,安可预设。曾经我们也想过要个孩子,后来,诸般情况不算适合,便决定选择不要孩子两人陪伴,这是我们在世俗经历之后的选择。即便没有完美圆满,人生也该有欢悦和安裕,所以,我们当然不会为此对任何人感到抱愧。同样的,无论有没有孩子,爱才是人生唯一的值得的体验。有孩子,为了爱他所以放飞他,绝不会想到要去束缚他。没有孩子,两人相爱相伴的一生,一起为了生活努力并保有个人成长,也是知足的。爱人在 40 岁左右,怕我没有安全感,执意将财产放我名下,我知他想让我放心,心下着实感激,只希望自己能够活的比他更久一点,能够照顾他一世。

我只愿我在走向老病年纪,依然拥有,来自爱的勇敢和承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1-11 01:47 AM , Processed in 0.038612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