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491|回复: 0

[男女之间] 和恋人吵架谈这个,你基本上就是前任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12-30 05:1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和恋人吵架谈这个,你基本上就是前任了…… 

2017-12-28 单身的知乎君 知乎日报


题图:He's Just Not That Into You


该刷好感度的时候,不要谈未来


知友:覃宇辉(心理学话题优秀回答者)


该修复关系的时候谈未来,现任很容易变成前任。


在咨询时,小兔双眼红红的:「老师,我刚跟男朋友分手了。」


我问她发生了什么事。


小兔说:「女生嘛,总忍不住耍点小性子。他越来越受不了,就跟我提分手。」


她哭得越来越厉害:「我跟他道过歉了,也保证不会再这样。什么方法都试过了,他都不肯再给我一次机会。为什么他会那么狠心?!」


看着一直擦眼泪的小兔,我静静地陪伴她发泄情绪。等小兔感觉好受些,她抬起头问:「我要不要打电话,再去挽回他?我真的知道错了,不会跟他「作」了。……」


我告诉她:「小兔,你做的这一切都没问题。只是我在想,如果能换一个时机,会不会收到更好的效果呢?」


「什么时机?」


「走过分手的边缘,把差不多清空的好感度刷回去的时候。」我说。


-


在亲密关系濒临破裂的时候,我们的第一反应是抓住对方。而挽留的方式,似乎总是把当下的冲突解决掉,让恋人相信:以后不会再发生类似的事情了。站在我们的角度上思考,自我检讨,做出很多的承诺和保证,对象就能解除误会跟我们重归于好。


但事实真的如此吗?分手后,一些男生朋友跟我倒苦水说:「我真被她「作」到怕了。提分手后还来纠缠,最后一点情分都被消磨干净。」


当矛盾破坏了两人的亲密感,剥掉了爱的滤镜,女生为感情做的种种努力,反而被解读成「可怕」,「烦人」,甚至是「骚扰」。我们自以为的解决方法,有可能是亲密关系的绞刑架,断送掉原先复合的一丝希望。


争吵后提出分手,恋人有很大概率处于赌气,情绪化的状态里。他们可能很偏执地认为:「我再也不要跟她过下去」,想到的都是我们的缺点:比如喜欢无理取闹,以自我为中心,吵架时总要他来和好……被愤怒的情绪所控制,要另一半很理性地看到「她真的改变了,不会再像从前一样耍小性子」,就像要求失控的火车回到正常的轨道,是一件很难完成的任务。


正在气头上的恋人,就像一个赌气的小孩。对孩子讲道理,让他理智地去看待问题,可能反而会引发抵触情绪。如果先顺着他的意思,把宝宝的小情绪哄开心了,再去交流才会收到效果。


与其跟恋人的负面情绪较劲,期待他放眼未来,不要计较自己从前的种种任性。还不如顺着这股力量,让他把对我们的埋怨发泄出来,慢慢回复理性的状态。


可以对男朋友说:「我从前真的特别作,和这样的我在一起,你一定很辛苦很累吧。我希望能替你分担一些。」


当对象感觉到,我们没有只想着复合,而是尝试去体谅他的委屈和生气,负面情绪也会缓解很多。情绪不再占用恋人的大脑 CPU,他也有更多的耐心和理智来处理亲密关系中的矛盾。


解决矛盾,请求对方再给自己一次机会,本质上都是一种消费,让恋人情感账户上存储的货币减少。如果账上的余额严重不足,再如何请求「我们和好吧」,可能也无法解锁这个操作。


买东西的时候,我们都知道要支付给卖家等价的货币。可在亲密关系中,我们却容易感觉自己有特权:能够直接向恋人提要求,不用考虑在亲密关系中付出多少;或者只做了一点点,就能和男朋友重归于好像热恋期时那么甜蜜。


怎么试对方都不愿复合,我们可以做一个反思:「我们情感账户上的余额,足够吗?」


如果两个人的好感度跌破及格线,他甚至不想再跟我们说话,那再去讨论未来如何相处,或许都是无用功。只有先给亲密关系「充值」,把好感度从「冷淡」刷回「亲密」,他才会更愿意答应我们的请求。


那该如何往情感账户里存钱呢?我们可以借鉴 Brownie points。女童子军完成任务后,会得到积分上的奖励。引申到和恋人的相处中,就是知道他期待什么,通过满足他的需要来挣积分。


比如男朋友喜欢看星球大战和玩农药,那可以在电影上映时请他去看,或者送他一套酷炫的皮肤,一点点地把好感度刷回来。两个人的关系修复到从前的状态,再提复合的事也会容易很多。


-


又一次咨询。


小兔说:「老师,我没再求他复合,这一周都在修复关系。」


我问她有什么进展。


小兔笑了笑:「还可以吧。他愿意回我微信了,偶尔也聊一聊生活上的事。」


转变了思维模式,她的亲密关系开始往积极的方向发展。


情侣为什么会吵架?


知友:曾旻(心理学话题优秀回答者)


很早很早以前,我的青春期的时候,在《萌芽》杂志上读过一篇小说叫做《英年早逝的 D.J.》,这篇小说传递出来一个主旨当时我不明觉厉。


它叙述了一个名叫 D.J. 的小众编剧创作一部电影,电影是无厘头的、小成本的,类似于《活埋》《十二怒汉》这种一个房间一个场景拍到尾。


在一个空房间里,住着两个人,可是他们俩被房间中央的一个透明玻璃阻隔,这块玻璃完全隔音,他俩无法以任何语言进行交流。房间的场景在发生变化,一会儿有桌子椅子,一会儿有床,两个人手舞足蹈、互相比划,可终究是徒劳。


最后一个场景是两人手里各自出现了一部小说,当他们看完了自己的小说之后,他们对着玻璃互相给对方看自己手里的。可是当自己手里的小说只剩最后一页时,两人无论如何都不肯将自己最后的一点给予对方。


其中一个人将自己的最后一页撕了下来吞了进去,另一个人绝望地看着,两个人对着玻璃对面的对方怒吼,奋力拍打玻璃,终于两人都累了,背靠背坐到了中间。


绝望的两人做出让人匪夷所思的决定。吞下了最后一页的那位拿刀划开了自己的手腕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在玻璃上写下了最后一页的结局:「最后,他们幸福地生活在了一起。」而另一位背对着对面也放弃了争执,将自己的最后一页贴在了玻璃上。


D.J. 的英年早逝是死于路口一个乞讨的穷人的抢劫。


D.J. 常常会换来领钱给路边的乞丐,但是他非常不能忍受别人强迫他去做什么。


当那天傍晚他怀揣一兜的领钱路过这个路口时,饥饿了好几天无法忍受的一名乞丐终于决定铤而走险,他盯上了衣着考究的 D.J.,当他无论如何威胁 D.J. 都无法让他交出口袋里的钱时,他亮出了刀子。最终拿走了原本会给予他的零钱和原本不属于他的 D.J. 的生命。


这部小说反映了人和人之间相处本质的困局,我们是渴望和他人产生联结的,但同时我们又在某些地方是自私的,我们自我的某些部分是不愿意也不能够与他人分享的。这是我认为为什么情侣会吵架的原因,也是任何亲密关系会吵架的原因。


一、我们渴望和他人产生联结


这在存在主义的哲学思想和心理治疗中非常典型。亚隆认为,人类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在于人类面临的终极关怀所导致的焦虑。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是关于我们在这个宇宙中存在的孤独。我们无可避免地在这个世间独来独往,总是要面对希望与他人接触和得知自己终究孤独的落差。


亚隆曾经给丧偶的人做心理治疗,他发现这些人中很多人绝望地过着没有人关注的生活,没人知道他们什么时候回家、睡觉、醒来。许多人一直维持着那些并不令人满意的关系,是因为他们渴望一个生活的见证者,一个能够减轻他们存在孤独的人。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会有爱,会在成年之后和他人建立亲密关系,成为情侣,最后建立家庭。


埃里克森提出的人格的社会心理发展理论中也指出,当人发展到成年初期的时候,个体面临的主要任务是建立亲密感以避免孤独感。他认为如果一个人不能与他人分享快乐与痛苦,不能与他人进行思想情感的交流;不相互关心与帮助,就会陷入孤独寂寞的苦恼情境之中。


二、我们对情侣(亲密关系)的观念与自我无法根本分享之间的矛盾。


「爱一个人怎么还会跟他吵架呢?」这是你的疑问。你提出这个疑问,说明这背后你有一个假设是,爱一个人本应该是不会和他吵架的。


进一步推理,这隐含着认为爱一个人就是认同 Ta 的全部,他所有的展现出来和没有展现出来的自我的观念。因为只有认同,才不会有分歧,没有分歧才不会争吵。


每一个人的自我概念都不一样。这决定了在同样一个场景下,我们感知到的,想到的和做出的决定都会不一样。


罗杰斯把在一个特定情境下个体所感知到的全部内容叫做现象场,每个人都有自己独一无二的现象场。那是这个客观世界在你自己的主观世界里产生的现象。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我六年前最初到北京的时候,北京的同学带我去吃呷哺,作为学生的我们呷哺即实惠又还算不错的火锅,同学们告诉我呷哺的麻酱是很不错的。


我第一次就入乡随俗尝试了北方人吃火锅喜欢吃的麻酱。那是我一个在湖南生活了 18 年,吃着麻辣火锅长大的我,吃过的这辈子最难吃的一顿火锅,因为麻酱。


客观现实是同一包麻酱,可是我们每个人有不同的主观的现象场。在他们感觉是好吃的部分,在我感受中是难吃无比。


这仅仅是在口味上的一个体现。尚可通过语言去沟通和表达。而自我认同和自我概念在很多与自我、自尊相关的部分是难以用语言清楚表达和调和的。


有一次,我一个朋友在微信中用「你家的陈小姐」来称谓我女票。这句话引起了她十分的反感,我问她这哪里不对了。她用一个比喻来告诉我说,「小姐」这个词在她听起来就像用「屌丝」来形容你们男的一样。


我至今仍百思不得其解,这样的类比如何成立。


可是在她的现象场中,这个词就是伤及了她的自尊和自我概念,她是不能忍受别人这样称谓她的。


罗杰斯告诉我们,面对每一位来寻求心理咨询的来访者,我们要尊重和倾听他们的主观世界,按照他们的现象场来去反映,而不是带着我们的主观框架和理论视角去判断。这是作为一个专业立场,每一位心理咨询师需要去练习和尽力去做的事情。


可是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回到第一点我们是需要和他人寻求联结和融合的,那么我们必然在认同他人的同时,也希望输出我们自己的部分。因而我们必然出现分歧和不同。


当我们抱着「爱一个人怎么还会跟他吵架呢?」这样绝对化的观念来看待亲密关系,认为爱一个人就需要认同他的全部,就是不会有分歧和不同时。你不可能和他有一个人与人的联结。


人与人的联结都会像是《英年早逝的 D.J.》中那样,不断去融合与联结,但同时需要接纳我们无法根本统一的残酷结局。


当我们像这个故事中的主人公那样,带着「要么绝对融合、要么死」的态度去进入亲密关系——「要么绝对认同绝不吵架,要么分开」,你会很痛苦。


争吵是一个求同存异的过程。也是人与人不断联结和融合的谈判与沟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1-11 01:54 AM , Processed in 0.031452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