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巴九灵(微信公众号:吴晓波频道)
前几天,小巴的朋友飞飞神秘兮兮地向小巴分享了一个电商APP,他高兴地说,这个软件不仅商品种类繁多,还是用户分享买买买经验的好地方,以后网购,再也不用害怕选择恐惧症了。使用这个软件只有一个缺点,就是他每个月的消费,直接翻了一番。
这种新兴的“社交型电商”真有飞飞说的那么好吗?它和消费者的关系真的是 win-win 吗?
本期视频,吴老师邀请了云集的董事长肖尚略,与他一起谈谈过去两年电商领域的成长型模型——社交电商。

点击上方视频 | 直接收看本周节目
吴晓波:2003年,淘宝和支付宝刚刚出现,到今天已经有14年了。你觉得这14年里最大的变化是什么?
肖尚略:最大的变化是“搜索”这项技术,它带来了资讯生产方式和获取方式的变革,随之而产生的就是搜索电商。今天的电商绝大多数是搜索电商,加上一小部分的智能推荐,但是在移动互联网环境下,我们会发现,95%甚至更多的资讯,并不是通过搜索的方式连接,而是通过社交的方式来连接。
如果我们拿阿里和亚马逊去对标谷歌和百度,今天的微博、微信,可能会再对应一个新的社交型的电商。社交电商,简单地从字面理解,解决的是资讯精准、高效的连接问题。

吴晓波:你觉得,现在做云集和当年在淘宝上开店时,核心能力发生了什么变化?
肖尚略:除了资讯获取方式在变革,还有互联网带来的协作方式变革。出行领域,原来是出租车公司为消费者提供服务,今天是个体加互联网为消费者提供;住宿领域,原来是洲际、万豪、汉庭、如家提供住宿,但是今天是个人闲置的房产加上互联网公司供给。
这也给了我一个很大的启发:共享经济为各个领域都带来了巨大的变革和推动的力量,那么它在零售领域有没有这样的可能性?

在零售领域,大家都在谈新零售,巨头们做的是传统线下商业地产零售的改进,让他们体验更好的环境。但是从我的角度来说,最重要的要素,就是零售的参与者。
线下零售这些年,首先是增量被电商拿走了,现在存量也在不断地被拿走。这三十多年来的科技进步,其实又带来了一个巨大的社会问题,那就是传统就业机会在快速地消融,新的服务业还没有跟上来。
咱们走高速公路,ETC一出现,一半的人下岗了;南方很多城市的餐馆,点菜不需要点菜员了,自己扫码就可以点菜。很多专家学者说,未来98%的人没有存在感,我没这么悲观,我认为新崛起的现代服务业会解决大量的就业,让更多人拥有存在感。

吴晓波:我们做节目之前,有人说云集或者其他社交电商是在社交环境传播商品知识,天天在朋友圈里卖衣服、卖香水,会不会挺烦人的?
肖尚略:有很多人提过这个问题。任何商业都会有一个自我惩罚机制,如果你带来的更多是骚扰,就会被屏蔽。但如果你不断地带来价值,比如说你推荐的书大家都喜欢,人家会反过来找你,希望你能够推荐书。

吴晓波:在你平台上,比如咱们现在有200多万用户。你有没有总结过排在前100名的,就是特别会卖货的那些人,有什么特点?
肖尚略:女性为主,而且学历还比较不错,基本上在30岁到35岁之间,她们也许是某一个领域的达人。这些人并不是粗暴地发朋友圈,她们可能有自己的自媒体号,还会建一个粉丝社群,每天在那里定时地发送一些她愿意分享的商品。

吴晓波:中国今天的互联网,客观上讲已经进入到了寡头垄断。它既拥有流量,又有用户,又有资本,商业模式迭代也非常快。我们的模型叫社交电商,但中国现在几个大的社交入口都被BAT掌握了,无论是文字、图片、视频,社交电商的崛起对它们来讲都非常陌生。你认为社交电商和现在这些大社交平台之间的关系是怎么样的?
肖尚略:如果从社交平台的角度来说,我觉得它应该是支撑万物的。中国真正掌握这样的社交基础设施的是腾讯,它战略协同了非常多的合作伙伴,有京东,有美团,有滴滴等等。

我相信,对于这些五六千亿美金的公司来说,他们更应该做的是像马化腾说的那样“赚取一层很薄的、但是很宽广的利润”,而不是指望几万员工把全社会要做的事情都做掉。
所以,我觉得社交平台应该鼓励创造社会价值、创造行业价值、创造消费者用户价值,而且坚持能够不断地让用户体验到这些升级的垂直平台的战略协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