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侨城地王“烂尾”的故事
11月28日,在经过近30天的预披露之后,北京产权交易所正式披露了华侨城新著东方剩余51%股权的转让条件和价格,挂牌底价为7.7亿元,同时意向受让方应代标的企业向华侨城支付47.583亿元的贷款本金及15138.2025万元的利息,且一次性付清。
北京侨禧公司项目方有关人员向腾讯财经《棱镜》表示,目前还处于过渡阶段,但最后肯定是泰禾集团接手这个项目,现在他们还在等华侨城总部方面的进一步通知。
不出意外,泰禾集团将以56.8亿元的价格拿到剩余的51%股权。
就此次转让和泰禾接下来的开发计划,腾讯财经《棱镜》致电泰禾集团董秘处,对方称请随时关注上市公司公告。
2015年11月,华侨城联合华润置地、招商地产以总价83.4亿元、配建5.7万平米公租房的代价夺该项目,这一价格成为当时丰台区的地王。
华润置地、招商地产随后退出,该地块变成华侨城独家开发,开发主体则是新成立的公司北京侨禧。
由于无法从金融机构融到开发贷款,华侨城只能以股东借款的形式拨给北京侨禧90亿元钱,主要用于支付土地价款。根据披露,负债则由拍卖时的90亿上升至约98.32亿元。
泰禾集团如100%拿下该项目股权,需要支付108.63亿元。比当初华侨城拿地时的83.4亿元增加了25.23亿元。
“当初华侨城以83.4亿元的总价、5.8万一平的楼面价拿下这块地的时候,可能没想到北京楼市这两年的情况会是这样。”某房企投资部副总李彤向腾讯财经《棱镜》表示,按照一般的开发周期,拿地到开卖快则6到8个月,慢则一年半到两年。而在北京,一般开发周期都得在一年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