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图:《老友记》
https://res.wx.qq.com/mmbizwap/z ... sprite.2x26f1f1.png); background-color: transparent; -webkit-background-size: 37px; background-size: 37px; box-sizing: border-box !important; background-position: 0px 0px; background-repeat: no-repeat no-repeat;">活着郝云 - 郝云的十首经典歌曲
北上广打拼的年轻人,有哪些有趣的合租体验?
曾经许多年前在帝都和一对情侣和一对姐妹合租,我是个很不会和人打交道的人,住了一年极少交流,每天都闷在自己的房间里。
某天我当时异地的女友(现在的夫人)来北京看我,我提前跟他们说了下,女友要过来住几天,可能多有打扰。
当我晚上接到女友来到合租房,发现他们给我来了个大大的意外。整个屋子打扫的干干净净,还帮我把我的房间打扫得特别干净,并且在床头柜上摆了个花瓶里面插了几枝玫瑰。他们还用各自的风味拼凑出了一桌子大餐,我记得有自酿的梅子酒、印象深刻的鱼腥草、白斩鸡、水煮鱼、回锅肉等满满的一大桌子,他们热情的拉着我女友招呼我们吃饭,吃完饭留下了一桌子狼藉,然后几个人又激烈反抗我们要洗碗的行为,把我俩塞进房间,让我们过二人世界。
失败的北漂经历里最温暖我的时刻。
刚工作那年,我分到了公司所谓的单身宿舍。那是一个三居室的最小单间,除了明灭不定的白炽灯和一个发霉衣柜,什么都没有。窗外是某饭店后厨的通风管道。便是如此,这也是五年前均价过 4 万的地块。
「呵呵,这房子不赖吧,这地段,还是单间……好不容易空下来的……咳咳……你可以免费住一年……原则不续租……一年后可以打报告按市场价续租。」房管部的经办满脸得意地介绍。
「谢谢……我不住了。」
好地段+烂房子。帝都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涌现的一批「奇葩」结构楼房和由此带来的居住质量及付出成本的「不成比例」,与那些年城市管理者的豪言壮语,相映成趣,颇见讽刺的功力。
不过,与当时的现实相比,我放弃集体宿舍的决定,看起来更「讽刺」一些。
年轻气盛,注定自行打脸。免费住的房子再不济,也是落脚之地。自己住的设想固然美好,却要支付大量沉没成本。于是,在入职之前,我不得不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寻找距离公司通勤半径在半小时以内的住宅区,以及,合适的室友。
很不幸,在我的努力下,这两个,都没找到。因为我实在受不了奇葩户型和卫生习惯糟糕透顶且毫无交集的合租者,以至于当时已经打得头破血流的黄绿中介,都不愿意再接我的电话。就在我被这事折腾得精疲力尽即将放弃时(准备厚着脸皮重找房管部申请),山重水复之间,室友小 Y 先出现了。
他是我师弟,从 BBS 租房版通过站内信认识的。初见他时,顿觉和善,外形虽不修饰却明朗清新,笑起来非常讨喜。经过我的一番「痛陈」难事,他从书包里拿出本来,边听边记,迅速理清了思路,提出因我俩分别在三环沿线工作,建议各以两个公司为点,画一个直线距离 3km 的等腰三角形,顶角即是住宅区的最远范围。「就在这个区域找吧……我来吧。」小 Y 认真的说道。
不成想,温和腼腆的他做起事来,充满了执行力和决策力。在他跑跑颠颠的一周里,他列出了可供参考的各种价位的小区,并从距离、配套、楼龄、户型乃至朝向做了相当详实的「数据比对」。当他拿着笔记本向我展示时:
「厉害啊,做咨询的就是不一样!」我对他赞不绝口。那时的他,放弃了保研机会,签下了某 TOP3 咨询公司。
就这样,我们以最快的速度,在某公园附近的小区挑选到了一处合适房子。那时月租 4000,可以签下一个不错的朝南两居。我们相互配合,以如簧巧舌唬得房东大姐降了 300,还把中介费压到了八成。这一住,就是三年。
和小 Y 合租的日子非常愉快。他是我至今为止遇到的性格最好的人。大气磊落,从不斤斤计较——
他主动把带阳台的主卧让给了我,自己住了格局并不好的次卧,而费用上却比我多承担了 200。他总说:「我的房间比你大些。」实际上,加上阳台,两个卧室面积差不多。我有些过意不去,主动提出把阳台一半的储物空间给他,他知道我书多,只放了一个空箱子,其余都让我堆了书。
我缴纳水电燃很方便,所以从一开始就提出由我统一缴纳。我经常加班,他出差较多,忙起来两人就很难碰面。在支付宝还没有大行其道的时候,他每个月都会主动地把他那一份费用放在门厅。想着他出差多,有些月份的水电燃主要是我在用,于是并不去拿他的钱。他发现后,「生气」地与我理论,将钱硬塞到我手里:「该我出的,拿着。」
因此,我也攒了一笔「公共基金」,春夏的冰箱里,我总变着法买点冰激凌和时令水果给他。秋冬的餐桌上,时不时喊他回来吃火锅。而我有时候也喜欢去他卧室蹭电视、蹭游戏机,他不以为意,也从不锁门。在他的卧室,作为生平不沾游戏的菜鸟,第一次觉得用 XBOX 玩《刺客信条》如此有趣。作为善善相济的回报,我也主动承担了住处所有的卫生工作……
小 Y 是个积极上进的人。和他住一起的日子里,除了周末偶尔放松的游戏时间,只要在家,看书+背单词+考证是他的日常。他总说自己不属于这个城市,总有一天要靠自己的努力出去。
「去哪儿呢?」我问。
「想去北欧,我喜欢素净的地方。想继续读书……」
「那为什么不继续读研呢?」我不该问。
「……」
沉默了一会,小 Y 打破了尴尬。
「皑皑,在北京漂着,总觉得不安定。没事,努力工作喽,好好攒钱,把我的出国钱攒出来!哈」他一欠身,指着挂在墙头的欧洲地图。
诚实说,我不是严格意义的「京漂」,毕业后落了户口,家里也尽力备了首付,加上我读书时做家教攒的十几万,在工作第二年就咬牙买了一套房子,我一边租房,一边自己还贷款。而小 Y 虽然收入尚可,但囿于企业背景,没有户口,也就失去了那些年的投资机会;更为关键的是,他的老家还有父母以及祖父母,也需要他为此投入不少(他每月都将工资大半寄回家)。记得我交完首付那天,和他兴奋地聊了好一会,之后我发了一条朋友圈「万里长征第一步」,他默默点了赞,但那晚好像和他父母通了许久电话。(后来我越琢磨越觉得不好意思,便默默把这条朋友圈列为私密了)
和他一直共住了三年整,从未吵过架,也从未有过龃龉隔阂。房子装修散味后,我决定不再续租,正式搬家。他也因为出色表现,有了自己的团队,高升加薪,租了一处离公司更近的公寓。这几年,我们也偶有联系,听说他即将去法国总部轮训,想必距离他的「欧洲梦」又更近了一步,为他高兴。
于今想来,合租的三年虽未有什么惊心动魄、跌宕起伏的故事,但回想这段往事,回忆那些初出校园的纯真和未曾丢弃的梦想,却真真能在这样独自挑灯备考的夜晚,给人以继续下去的力量。
「长安居大不易。」在搬家那天清晨,小 Y 与我在楼下道别,我俩异口同声地说了出来。
「保重……兄弟!」
---
1.当时之所以没能够找到合适的房子,一是单租成本太高,个人负担不起;二是合租的关键其实还是室友,一开始并未在 BBS 上找到附近工作的同学(不想和同事合租,这也是我为什么内心里抗拒集体宿舍的原因。工作和生活还是分开得好。);外加六七年前的租房市场是怎样的无序状态(某中介当年抛出的那句「真房源」的广告词,就是对当时鱼龙混杂业态的投机),想必经历的人自然心知肚明。当时我独自看房的经历也是有趣,不仅有用假图蒙人的,有三房东乃至四房东转租套利的,还见识了「三角房」「手枪房」甚至「凶宅」……总之也算是头脑发热的教训。认识了小 Y 后,他也是术业有专攻,以咨询行业的基本功做租房信息筛选,俨然杀鸡用牛刀,自然游刃有余。
2.小 Y 颜值中等,但身材气质确是一等(想必做咨询久了,气自华)。他生活自律,和父母感情很好(只要在家,几乎每天都打电话给妈妈,这一点,我自叹不如),而且常年保持健身习惯(跟着他我也做了不少力量训练,受益匪浅)。因为家里条件一般,他很节省,唯一的高消费就是花钱买了心心念念的 XBOX,但君子自制,也从未见他沉溺其中。
3.小 Y 两年前找到了另一半,也满五有了购房资格,以他目前的能力,结束「京漂」还是「远渡重洋」都已不是经济所能掣肘的了。祝福他。
4.补一条:在退租时,在房东那押的 3700 押金,我没拿,全部留给小 Y 了。说不上感谢还是亏欠,我坚持没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