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司法部指控一家加州公司走私禁运的铝材至美国,通过这一非法行为逃避了15亿美元关税。起诉书称,该公司由中国忠旺创始人刘忠田掌控并“实际拥有”。
2015年,放置在Perfectus加州丰塔纳仓库中的铝托盘。 图片来源:MIKE RAPPORT
SCOTT PATTERSON / JUSTIN SCHECK
华尔街日报 2017年 09月 15日 11:11
根据政府周四提交的起诉书,美国司法部指控一家加州公司走私禁运的铝材至美国,通过这一非法行为逃避了15亿美元关税。
该民事诉讼显示,美国政府正在深入调查一桩历时已久的跨国铝材案件,该案件据悉涉及总部位于加州丰塔纳的Perfectus Aluminum Inc.。起诉书称,Perfectus 由中国忠旺控股有限公司(China Zhongwang Holdings Ltd., 1333.HK, 简称:中国忠旺)创始人兼董事长刘忠田掌控并“实际拥有”;中国忠旺是中国最大的铝材生产商及出口商之一。向法院提交起诉书是查封资产需要履行的司法程序之一。
起诉书称,Perfectus在2011年至2014年间非法从中国向美国进口了超过210万个铝托盘,违反了2010年美国商务部禁止从中国进口某些特定铝材的禁令,并逃避关税总额超过15亿美元。
根据起诉书,这些铝托盘由中国忠旺生产,经由中介实体销售给Perfectus,某些中介实体由刘忠田的亲属或紧密合作伙伴拥有或运营。
根据起诉书,美国司法部通知法院,打算查封丰塔纳一处归Perfectus所有的仓库。
中国忠旺以及刘忠田的代表均未立即回覆记者置评请求。Perfectus发言人表示,该公司还没机会评估上述指控,因此不予置评。中国忠旺早先曾否认与Perfectus有任何关系。
新的指控可能有助于解开有关墨西哥、美国等地天量铝库存的一个谜团,这些库存令美国铝行业官员困惑不已。《华尔街日报》(The Wall Street Journal)在一系列文章中报道了刘忠田及同伙如何涉嫌精心策划将价值数十亿美元的铝材从中国运至墨西哥、马来西亚、越南和美国等地。
刘忠田否认与这些从他旗下的中资公司运至海外的铝库存有任何关系。
2016年6月份刘忠田在辽宁工厂接受《华尔街日报》采访时称,这些事情与他无关。他住在该工厂内的公寓里。
美国铝生产商多年来一直抱怨中资公司向美国市场大量销售廉价铝材,认为此举压了铝价。
《华尔街日报》去年的一篇头版文章将刘忠田与中国忠旺运往墨西哥的逾10亿美元铝联系在一起。这篇文章的依据是对与刘忠田有业务往来的人士的采访,以及《华尔街日报》看到的公司记录、贸易文件和法律备案文件。《华尔街日报》的一篇后续文章报道称,美国商务部正在对费城郊区一个与Perfectus有关的工厂Aluminum Shapes LLC存放的数千吨铝进行调查,以查明其是否为刘忠田等人计划的一部分。这些人被指通过将铝伪装成运输托盘逃避关税。Aluminum Shapes当时向《华尔街日报》表示,该公司没有违反贸易规定。检方在周四的起诉书中称,Aluminum Shapes之所以被收购,至少在一定程度上是为将刘忠田和Perfectus的假铝制托盘熔炼成铝锭,然后在美国销售。Aluminum Shapes没有回覆记者的置评请求。
1月份,美国海关官员在加州一个港口查扣了Perfectus价值2,500万美元的铝制托盘。《华尔街日报》最先报道了此事。之后,在提交给联邦法院的申请书中,Perfectus请求法官下令归还这批铝制托盘,称查扣是非法的且没有给出解释。这份申请书被驳回。该公司否认托盘被查扣是因为没有为从中国进口的铝缴纳适当的关税,否认非法囤积铝。起诉书显示,将铝伪装成托盘运到美国的做法始于2011年。2010年,美国商务部认定来自中国的某些铝制品(包括中国忠旺输送的某些铝制品)对美国铝业造成了冲击。
起诉书显示,美国商务部作出裁决后,刘忠田设法继续将铝托盘进口到美国,同时规避美国政府的大量关税。起诉书称,刘忠田及同伙为此决定将铝伪装成托盘运输。
起诉书显示,接下来三年,刘忠田的公司和员工进口了约210万个托盘,规避了15亿美元以上的关税。 Perfectus并无计划出售这些托盘,而是希望将其熔化成原铝,在美国市场转售。起诉书称,托盘存放在洛杉矶大都会地区的几个仓库中。
起诉书显示,今年1月,当地一位负责检查仓库铝托盘货物状况的防火检查员被告知,其中一个仓库的铝已被运走。起诉书显示,在该仓库工作的人告诉这位检查员,铝已经运往越南。
《华尔街日报》去年12月报道,近200万吨、价值约50亿美元的铝被运往与刘忠田有关的越南设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