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失业率持续下降,但薪资却未能上升,这是所有发达经济体常见的难题,也正因为如此,这些国家很难知道何时需要加息来抵消通胀的影响。而在英国,这个问题因脱欧变得更加复杂。
英国央行行长卡尼在上周称,英国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认为,如果英国经济增长情况继续符合调整后的预期,则有必要进一步加息。 图片来源: SIMON DAWSON/BLOOMBERG NEWS
SIMON NIXON
华尔街日报 2017年 08月 08日 07:29
全球各主要央行目前都面临着相似的困境,但英国央行面临的挑战要比大多数央行更加艰巨。虽然失业率持续下降,但薪资却未能上升,这是所有发达经济体常见的难题,也正因为如此,这些国家很难知道何时需要加息来抵消通胀的影响。而在英国,这个问题因脱欧变得更加复杂。
全球许多经济体正享受10年前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的首次经济同步上行,但英国经济增长却在放缓。英国经济今年前两个季度分别扩张0.2%和0.3%,仅相当于欧元区经济增幅的一半,这种情况迫使英国央行上周将今年经济增长预期下调0.2个百分点,至1.6%。
英国央行对英国脱欧不确定性的影响做出了悲观评估,在加息时间上则缺乏指引,这引发市场迅速做出反应:英镑下跌0.6%、英国国债收益率曲线趋平。在几个星期的时间里,市场先是预期英国央行可能是下一个加息的央行,现在却转而认为英国央行将是最后加息的央行,尽管英国通胀率为2.6%,远高于英国央行2%的目标,而且预计将在该央行三年预测期的余下时间里维持在该目标之上。不过,市场作出这种反应是正确的吗?
英国央行显然认为不正确。市场预计英国央行到2020年底前将加息两次。但英国央行行长卡尼(Mark Carney)在上周的通胀报告新闻发布会上警告称,英国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认为,如果英国经济增长情况继续符合调整后的预期,则有必要进一步加息。英国央行的担忧是脱欧不仅会影响需求,而且还会对供应造成冲击,英镑贸易加权汇率自脱欧公投前峰值贬值18%造成的通胀走高对家庭收入造成侵蚀,而且商业不确定性抑制了投资。根据英国央行最新预期,2020年企业投资料将较去年脱欧公投前的预期下降20%。
诚然,英国的供给侧问题早在脱欧公投前就存在了。和危机前趋势得以维持情况下的生产率预期水平相比,英国目前的生产率低了18%。不过有证据显示,脱欧正使英国生产率问题进一步恶化。企业正在推迟建设新产能,而这些产能是增强英国资本存量以应对不断改善的全球形势和提高生产率所必须的。 这导致英国央行将该国经济潜在增速的预期从金融危机前的约2.5%下调至如今的1.75%。潜在经济增速是指在不造成通货膨胀的情况下能够实现的增速。如果脱欧导致英国外来移民减少并造成与欧盟贸易的新障碍,那么英国央行或进一步下调卡尼所说的英国经济“增速上限”。
那么为何市场不理会英国央行的警告、反倒造成国债收益率曲线趋平而非变陡呢?
也许是因为市场已识破英国央行言论偏紧缩而实际行动偏宽松的做法。毕竟在英国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6月份的会议上,有三位委员投票赞成加息,且另一名委员、英国央行首席经济学家Andrew Haldane暗示自己或将很快加入他们的行列,成为第四位赞成加息的委员。不过在上周举行的英国央行7月份决策会议上,只有两位委员投票赞成加息。这对市场来说是一个信号,表明与一个月前相比,英国央行首次加息的时间实际上可能比一个月前看上去得还要晚。
第二个原因也许是,市场认为英国央行低估了脱欧对该国经济的打击。英国央行设想的主要情景是基于最乐观的脱欧结果,其中包括平稳过渡到保留相当大程度欧盟市场准入的新贸易安排。不过瑞信(Credit Suisse)预计,英国经济今年将只会增长1.5%,较英国央行修正后的预期低0.2个百分点,这反映了瑞信的观点:英国企业的投资和净贸易甚至将比英国央行的预期更为低迷。与此同时,英国住房市场活动正在放慢,新车销量已连降四个月,且英国央行正加大要求银行限制高风险消费贷款的压力,这进一步抑制了家庭开支。
第三个原因也许是,国债收益率曲线趋平说明市场认为存在英国与欧盟将无法谈判达成任何协议的风险。的确,有一些银行认为出现这种极端情形的概率高达25%。投资者也许押注,这种情况将对英国经济增长造成严重打击,以至于英国央行将不得不放松货币政策。然而达不成脱欧协议不仅将对英国供给侧潜力造成更大损害,还有可能导致英镑进一步贬值,推动通胀升至目标上方的更高水平,同时造成英国公共财政赤字进一步扩大,而英国政府有可能希望通过增加借款来弥补该赤字,从而加剧外界对英国财政信用的疑虑。在这种情况下,除了加息外,英国央行可能几乎没有其他选择。
在英国央行设法应对脱欧所造成的困境之际,市场应做好应对意外情况的准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