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C看中英家长“望子成龙”大不同:华人普遍依赖补习班
来源:参考消息网 责任编辑:朱方雨
2017-08-02 00:16:01
核心提示:“亚洲人觉得A 是平均(Average) B是差(Bad),但是我们都觉得 A是极好(Excellent)B是聪明(brilliant),我很少听到父母会为了让孩子取得A而请一个家庭教师。”
参考消息网8月2日报道 英媒称,“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不分国界,和中国父母一样,不少英国父母也努力培养孩子上好大学、希望博一个好未来,但华人父母和英国父母对待补习和留学的态度有巨大差距。
据英国广播公司网站8月1日报道,近年来,华人父母花大价钱让孩子课后补习、出国留学逐渐成了一个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汇丰银行发布的全球调查《教育的价值:登高望远》显示:93%的中国大陆父母、88%的香港父母,还有75%的台湾父母愿意、或者已经给孩子支付了课外补习的费用,47%的华人父母考虑让孩子出国留学,这些比例都远高出国际平均水平。
相比之下,只有23%的英国父母愿意、或者已经给孩子支付课外补习的费用,只有22%的英国父母想送孩子出国留学,这一比例仅高于澳大利亚的父母(17%)。为什么两国父母会有如此大的差距呢?
家长期待不同
在伦敦工作的英国年轻人亚历克斯·亚历山大说:“我们的爸妈似乎对我们没有很高期待,通过考试就好。一般都是跟不上学校的课程,或者有特殊学习障碍的学生才会请家教。”
据英国《卫报》报道,2016年只有25%的英国中小学生请过私人辅导。其中,38%英国课外的辅导是针对中等教育普通证书(GCSE)(类似于升学考试)的某一门课程的辅导,18%是针对通过文法学校的入学考试的。
亚历山大说:“亚洲人觉得A 是平均(Average) B是差(Bad),但是我们都觉得 A是极好(Excellent)B是聪明(brilliant),我很少听到父母会为了让孩子取得A而请一个家庭教师。”
然而中国的家长似乎期望更高。在英国主修教育学的中国女生朱雪莹说:“家长也会攀比,谁都不想让自己的孩子输在人生起跑线。看到大家都去补习上课,还有谁能落下吗?”
“如果别人成绩上去了,你就等于落后了。所以就算是孩子成绩好,很多家长也仍愿意花钱请家教,进一步提高成绩,“朱雪莹补充道。
教育重心差异
报道称,并非英国的家长对孩子的成绩都要求不高。莱斯特大学教育学院的艾玛·史密斯教授说,多数英国中产阶级以及上层社会的父母也希望孩子可以考一个好成绩、上名牌大学。不一样的地方在于,两方父母如何培养孩子上名校。
伦敦大学教育学院教授西蒙·马金森说:“受中华文化影响,华人父母普遍认为自己是教育的主导者,要对子女负责。但是包括英国在内的欧洲父母,则多认为学校是教育的重心,他们更愿意付出很大代价送孩子上名牌中学。”
然而马金森指出,有些华人则把一部分教育的希望寄托在了学校以外的培训上。在香港和台湾,名师补习班的吸引力并不比名校差。
台湾TVBS曾经报道,300名台湾家长在名师辅导班前通宵排队,甚至花钱请代排,只为拿到参加补习班的一个名额。香港一位补习老师林溢欣,因为教出多位在香港中学文凭考试(DSE)的中文考试中取得5**级成绩,被追捧为明星式的人物,香港现代教育公司还曾经试图用8500万港元的年薪聘请他 。
所以,这可能就是为什么在汇丰银行的调查中,多数让孩子参加私人补习的是华人父母而不是英国父母的原因之一。
未来如何?
报道称,不管父母怎样为培育孩子,让孩子获得最好的教育应该是普遍的愿望。马金森说,在全球化的时代,不少中国的家长把孩子送出国,希望他们接受良好、甚至更好的教育。
正是因为学校开始拥有来自全球的优质生源,当地的家长想让孩子上本国的好学校,必然会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英国的家长为了不让孩子落后于国际学生,也会开始送孩子去补习班,而且英国的补习班也可能发展得像亚洲一样,和学校的课程紧密配套。
马金森认为,英国人赴华留学也可能在将来流行起来,“现在人们沟通的主要语言是英语,所以英美澳是主要留学地。过去,当法语流行的时候,很多欧洲人是去法国留学的。如果有朝一日,汉语变得很流行,家长也会希望看到自己的孩子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读书的。”
资料图片:参加英国GCSE考试的学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