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6月份进出口数据强于预期,意味着中国经济在政府去杠杆压力下表现顽强,也预示着下周的整体经济数据可能表现不俗。
停靠在青岛的一艘货船正装载货物。 图片来源:STR/AGENCE FRANCE-PRESSE/GETTY IMAGES
GRACE ZHU / LIYAN QI 发稿
华尔街日报 2017年 07月 13日 14:26
中国6月份进出口数据强于预期,意味着中国经济在政府去杠杆压力下表现顽强,也预示着下周的整体经济数据可能表现不俗。
中国海关总署周四公布,得益于旺盛的外部需求,6月份出口增长13%,为连续第四个月上升。相比之下,5月份出口增速为8.7%,接受《华尔街日报》(The Wall Street Journal)调查的经济学家预计6月份出口增长9.0%。
6月份进口也好于预期,同比增长17.2%,5月份增幅为14.8%。经济学家对6月份进口增幅的预期为12.4%。
6月份贸易顺差从5月份的408.1亿美元扩大至427.7亿美元,逊于预期;经济学家的平均预期为顺差442亿美元。
中国海关官员周四表示,全球经济持续复苏和外部需求改善提振了中国出口,进口则受到国内经济稳定增长和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提振。
作为反映全球贸易形势的一项指标,中国的贸易数据受到密切关注,但近年来中国的出口数据在中国经济增长方面的重要性有所下降。
作为全球第一大出口国,中国经济对出口的依赖一度较强。但在全球金融危机打击中国出口需求后,中国政府增强了国内消费在经济中的作用。
得益于欧洲和美国市场的旺盛需求,第一季度出口对中国整体经济增长有所贡献。过去两年出口下滑拖累了中国经济增长。
交通银行(Bank of Communications)经济学家刘学智说,第二季度出口可能继续拉动GDP增长,有望缓解基建和房地产投资放缓的影响。
中国统计局定于下周一公布GDP和其他经济数据。
在第一季度经济强劲增长后,中国政府将控制过高的债务水平和房地产投机列为首要任务。多个城市采取的住宅限购措施给房地产投资带来冲击,监管机构近几个月对金融杠杆的整顿也推高了借贷成本。经济学家普遍认为,这两方面措施抑制了国内需求。
凯投宏观(Capital Economics)经济学家Julian Evans-Pritchard称,展望未来,鉴于中国主要贸易伙伴相对乐观的经济前景,中国的出口将继续表现良好。但他表示,由于政策收紧给中国经济带来的阻力增大,他们也怀疑中国当前的进口增长步伐能否在相当长时间内保持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