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6月份制造业数据意外上升,这显示出今春中国政府对金融市场去杠杆所采取的严厉措施到目前为止对实体经济的伤害有限,同时也传递出全球经济增长乐观信号。
图为江苏的一个建筑工地。照片摄于5月份。 图片来源:REUTERS/STRINGER
NATHANIEL TAPLIN
华尔街日报 2017年 06月 30日 18:50
投资者已越来越习惯于来自中国的负面冲击,因此意外听到一些中国的利好消息无疑令人欣喜。
中国6月份采购经理人指数(PMI)数据就传来捷报。该数据在停滞两个月后于6月份走高,显示出今春中国政府对金融市场去杠杆所采取的严厉措施到目前为止对实体经济的伤害有限。
更重要的是,6月份报告出口订单稳定或改善的公司所占比例创2012年初以来最高水平,这是在全球股市下跌之际全球经济增长方面的一个乐观信号。
第二季度早些时候台湾和韩国贸易数据低迷,美国消费者信心疲软,预示全球需求前景谨慎。不过中国的最新PMI数据加上欧洲的乐观消息显示全球需求形势不错。油价下跌曾让一些人认为这是全球经济增长趋弱的信号,不过随着美国供应增速回落的初步迹象提振人气,油价跌势也暂时逆转。
近期中国的数据还显示出口需求保持强劲:在3月份大幅下降之后,5月份信息技术和通信行业(中国出口金额最大的行业之一)利润连续第二个月增长。该行业今年迄今为止的收入增长14%,略低于第一季度15%的增幅,但仍创出2013年年初以来的最高水平。
中国国内的情况也普遍令人鼓舞。在5月份下降之后,6月份的制造业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出现反弹。6月份的制造业出厂价格下降,但降幅为3月份以来最小。
也有一些令人失望的表现:中国5月份的中小企业PMI出现下降,但仍处在扩张区域。与地位优越的大型国有企业相比,通常需要依赖影子银行贷款的小型企业可能会更快感受到信贷增长放缓之痛。制造业就业状况也再度变弱。就业市场趋于疲软和小公司处境更加艰难可能意味着中国经济下半年的增速可能进一步放缓。
但就目前而言,中国向世界传出的信号是:稳步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