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538|回复: 0

[文化教育] 张向荣:学好文史哲,走遍天下都不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6-29 07:0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张向荣:学好文史哲,走遍天下都不怕 

 2017-06-28 张向荣 大家


文 | 张向荣


最近,又有一些熟人朋友来咨询我大学报志愿的问题了,表面上他们是让我谈谈念中文系的利弊得失和个人感受,但拐弯抹角是想让我现身说法,劝劝他家孩子,千万别报文史哲这类基础文科。

原因很简单、很直接、很粗暴:中文、历史、哲学,这些专业有什么技术含量?将来能干什么呀?能找到工作吗?找的工作能养活自己吗?

在许多家长看来,报志愿这件事情的意义,绝不亚于学区房。这并不是没有道理,“男怕入错行”嘛,大学的专业很大程度上能够决定一个人未来的职业选择。家长没有不爱孩子的,让孩子学一个更具功利性、与社会接轨更容易的专业,是一种负责任的行为。

不过,凡是上过学的人都知道,不论选什么志愿,读什么专业,最终还是要看人。再有前途的专业,也有混到最后毕不了业的;再冷门的专业,也有踏踏实实走到事业巅峰的,这里有个人努力的成分,也有个人造化的因素。此外,还要考虑到“时代变革”,年长一点的人应该记得,改革开放前外语主要是俄语,学英语算是冷门,但国门一开,这批人最早获得了出国留学的机会;而与我同辈的人则记得,世纪交替那几年,文科的新闻、理科的生物都是极度热门、非常时尚、收割状元的专业,而今大家已经不这么看了。

总之,志愿的作用不应被过分夸大,也正因为此,讨论文史哲报志愿这个话题,也无法讨论例外情况,只能从个人得失的角度,来观察大多数的可能性。

1978年的《人民文学》第1期上,刊登了徐迟所写的“非虚构”《哥德巴赫猜想》,这篇以陈景润为主角、赞扬科学和科学家的报告文学一时间家喻户晓。于是,在八十年代所谓的“文化热”“文学热”的同时,社会上也充盈着崇尚科学、仰慕科学家的气象。从那时候我记事儿起,就熟谙一句话:“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确,现代理工学科的基础几乎全部来自西方,数理化的语言和符号也是全球通用,学好数理化,不仅容易找工作,而且能够很好的规避文化和语言上的障碍,自然是走遍天下都不怕了。



我想,文科在中国的被忽视,大概就是从这个时代开始的。如果说,八十年代还主要是因为数理化更“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更容易出国。那么,九十年代特别是新世纪以来,衡量一个学科好坏的标准就变成了能不能成功、能不能赚钱、能不能买房子。在这个新的时代精神面前,理工科的新宠不再是数理化等基础性学科,十几年前的热门如环境、生物也乏人问津,只有计算机持续走红;文科更是如此,法学、金融、财经类虽然人才市场趋近饱和,但仍然不失为文科里更容易找到工作的专业。

至于文史哲等基础文科,则在这个过程中更加受到忽视。在国内很多地方,甚至有可能是多数地方,很多学生选择文科是因为自己“理科不好”,很少有主动选择文科的。我刚读中文系的时候,有位老师可能还活在“文学热”的八十年代,第一堂课上问大家,“你们能来到中文系,都是各省的前几名吧。”结果台下一片哗然,“老师,我是新闻没录上调剂的”“我是金融调剂的”“我是心理学调剂的”。

我算是班上为数不多的,全部志愿都报中文的学生之一。

毕竟在很多人看来,中文,不就是看看小说、念念诗歌、风花雪月、咬文嚼字吗?历史,不就是看些历史故事吗?哲学,不就是无所事事、坐而论道吗?这些事情即便有兴趣,业务也能做嘛。

还真不是。误解太深,一时不知从何说起。

因为这些年下来我忽然觉得,学好文史哲,走遍天下都不怕。

何以见得?

《论语 宪问》里孔子说:“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忧、惑、惧,都包含着怕的意思。文史哲只要真的学进去了,潜移默化之间,一个人的价值观、人生观就会发生变化。

古人说的“变化气质”,大抵有这个意思。说白了,文学、历史和哲学,各自从不同的方面培养一个人的灵魂,使一个人的思想变得深刻、自由和高贵。不知不觉间,你会发现自己的视界在扩大,仿佛山登绝顶,能看到旁人看不到的风景;你也会发现自己的感知力在增强,能感受到旁人毫无知觉的痛苦、喜悦和崇高;你还会觉得,自己对一些外在功利、世俗浮躁的关注在下降。你开始习惯于沉思,很多你曾经为之忧虑、为之困惑、为之恐惧的人和事,你都会慢慢的找到答案。总之,文史哲最让人走遍天下都不怕的,首先就是对个人灵魂、思想和价值观的重塑,也就是对生活的超越。

当然,有人一定会说:第一,这能当饭吃吗?这也太虚了吧;第二,不读文史哲,人生就不能升华了吗?这也太武断了吧。

我想,虚不虚的问题,确实很难去说服一个人。但我想起了毛姆的名作《刀锋》,就是塑造了一个高贵的灵魂,提醒着读者,人应该跳出世事,超越生活,把生命之火燃烧在那些你反思后认定有意义的事情上;还有前两年在国内引起了许多人共鸣的小说《斯通纳》,同样刻画了一个平凡、真挚、深情的大学文学教师,有些读者觉得,这个人的生活实在太简单了,可有的读者却会说,这个人的人生简直太丰满了。当然,文史哲也并不是通往超越之境的唯一道路,但确实是一条近路,因为文史哲里所包含的人文精神最为集中。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学好文史哲,走遍天下都不怕,也是因为文史哲的教育能够培养各个领域和行业都需要的个人素质,比如教育子女,比如职业素质。

就拿最功利性的职业素质来说吧,事实上,不论中外,所有的政府机构、企业机关、社会团队,凡是与市场打交道的,都需要调研反馈、制定政策、上传下达、报告请示等。而文学研究,并不是读读小说,背背诗歌,咬文嚼字,它包括了对人情世故的洞悉,更包括了审美力、想象力和修辞术的掌握;历史研究,并不是像看影视剧一样去看故事,史料的辨析能够培养你的洞察力,史实的思考能够提供多层次的镜鉴;哲学研究,则会让你的逻辑能力得到飞速提升……这些,都使一个人在职场上面对实际问题时,能够不受他人观点的左右,不仅仅凭借直觉或经验而做决策,仍能迅速找准症结、研判利弊、制定对策,同时,还可以对复杂的职场人事环境和上下级关系作出准确有利的判断。

话又说回来,市场上的大多数“工作”,没有谁是干不了的,等你熬到了管理岗位上,会更加意识到文史哲带给你的综合素质上的优势。所以说,学好文史哲并不怕找工作。其实,一个人如果一生都活在害怕失业的阴影里,这样又有什么意义呢。

说了不怕的道理,再来说说学文史哲的风险,报喜不报忧是不对的。简而言之,文史哲最大的风险,并不是内容“虚”,也不是“怕失业”,而是“水太深”:门槛看似很低,谁都能学,实则深不可测,搭进去就是一生。

这种风险突出体现在时间的投入非常大。很多人一定会觉得,“这怎么可能?学校里最闲的就是文史哲的学生了”。没错,文史哲的本科阶段最容易混,没有数学,不必做实验,一学期不上课考试也能及格。但事实上,这是因为在中国,文史哲的本科教育比较简单。一个中文系本科生的阅读量,还真未必比得上其他学科的爱好者。但是,从本科高年级开始,才刚刚进入学术训练阶段,完成硕士学业只能算刚起步,读完博士,才只能算万里长征走完第一步,美国的文科博士时间更久,读十年才拿下来不算慢了。而且,文史哲是需要自学的,并不是“加班”“自习”的意思,而是对投入者来说,学习是莫大的乐趣。总之,超长期的学术训练,才是文史哲最大的风险。



时间的投入相应会带来金钱的减少,所以,有一种说法认为,法学医学金融学都是中产阶级学科,文史哲和艺术则是富裕阶级的学科,这有一定道理。物质上没有后顾之忧的人,学习文史哲会更加不操心赚钱这种“俗务”。但是归根结底,文史哲需要的是热爱。我们不禁要感谢文史哲的“冷门”,才能让那些“鸢飞戾天者”不屑于投入其中,也保证了能够坚持修习文史哲的人,大多数是真爱。

热门的专业总会变冷,但热爱将永远火热。说到底,这个世界给每一个活着的人以机会,但只有极少数人才算真正活过、爱过。古人曾说,“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人生苦短,将其打发并不难,难的是真正“为己”去活。

【作者简介】 

张向荣 | 腾讯·大家专栏作者,文学博士,银行职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1-3 12:09 AM , Processed in 0.042666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