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沫化倾向浓重的中国房地产业向来不以稳定而闻名。可即便如此,过去一个月中国内地最大的房地产开发商──香港上市的中国恒大集团股价大涨42%依然令人瞩目。不幸的是,对投资者来说,这种上涨的基础非常薄弱。
一名顾客在看恒大地产一个楼盘的模型。照片摄于2013年武汉。 图片来源:DARLEY SHEN/REUTERS
JACKY WONG
华尔街日报 2017年 04月 25日 11:13
泡沫化倾向浓重的中国房地产业向来不以稳定而闻名。可即便如此,过去一个月中国内地最大的房地产开发商──香港上市的中国恒大集团(China Evergrande Group, 3333.HK, 简称:中国恒大)股价大涨42%依然令人瞩目。不幸的是,对投资者来说,这种上涨的基础非常薄弱。
中国恒大股价飙升是海外上市的中国企业重返国内融资以至造成股价扭曲的一个缩影,中国恒大目前正计划让旗下一家包含多数资产的子公司在深圳上市。这样做的好处在于,内地上市的股票通常会获得更高的估值,降低今后筹集新资本的难度。
不过,中国监管机构可能不会允许中国恒大按大幅偏离港股水平的估值在深圳上市,这也是为什么中国恒大要竭力提高其港股股价。尽管负债累累,中国恒大仍在过去一个月支出5亿美元收购该公司3%的已发行股票。该公司包括价值160亿美元的永续债券在内的净债务是其股本的四倍多。
但这一策略似乎难以为继,原因之一是中国恒大的财务状况堪忧。该公司上一财年虽然收入增加60%,却在剔除投资物业的重估利得后没有任何利润。造成这种情况的一个关键因素是公司融资成本惊人:中国恒大上财年利息支出达到32亿美元,其中包括向永续债券持有者支付的利息。
除财务状况外,技术层面也存在障碍。按照规定,香港上市公司的公众持股比例不得低于25%。如果将中国恒大近期回购的股票尽数注销,那么董事会主席许家印的持股比例将达到76%左右。港交所可能会在要求该股停牌前给中国恒大做出合规调整的空间,但继续回购股票的空间看来有限。
不管怎样,中国恒大快速登陆深圳的期望恐怕会落空。由中国首富王健林掌控的商场及办公楼开发商万达商业(Wanda Commercial)七个月前为求内地上市而从香港退市,但此事至今未有进展。
中国恒大要继续等中国监管机构点头,但该公司飙升的港股却面临坍塌的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