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 任重远 编辑 | 吴如加
14年前,当我进入衡水中学的时候,它刚第二年从全省范围内招收优秀生源。那年高考,衡中被清华北大录取12人,是石家庄二中的2/3,除此之外,石二中还有11个学生保送清北,衡中一个也没有。
3年后我离开的时候,外地生源的成果已经充分显现,当年高考41人上清北。还是没有保送,高考的强势已能保证总数第一。从此以后,河北省内再没有学校能够撼动衡中的霸主地位。
最近,衡水中学在浙江的平湖学校引发争议,甚至有浙江省教育厅的官员站出来说“不”,我才意识到,原来除了高考成绩,母校已经能够输出制度和价值观了,截至2016年12月,已在全国多省设立了18个分校,这次的平湖中学只是其中一个。
这所学校能够真正输出的是什么?我愿意提供一个内在观察者的视角。
衡水中学最早的外地生源参加高考是2005年,当年清华北大录取35人,比前一年的19人几乎翻了一倍。以后逐步扩大领先优势,自然离不开全省范围内招收优秀生源这一条件。
但在此之前,它已经跻身省内前列。衡中开始崛起的时候,和石家庄二中、唐山一中这些传统高中相比,在生源和师资都没有优势,靠的确实是制度。
其核心是,通过精细管理,最大限度的压缩学生自己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让老师去保证学习时间的有效利用。
通过这张作息时间表我们可以看出,衡中学生的运动和睡眠时间都是有保障的:每天都要跑五圈,在床上躺8小时20分钟(其中1小时为午休,假设两次睡眠的入睡时间各为10分钟,以睡足8小时),为高强度的学习提供物质基础。除此以外,所有时间几乎都在老师的管理下进行。
以自习课为例,每天只有早晚各一节自习可以自己安排,剩下的自习课,都由老师来指定当节需要完成的作业。
除了课间以外,自由活动时间只有一日三餐,平均每餐40分钟,还有晚自习下课后到睡觉前的20分钟。
需要注意的是,大部分衡中学生会将用餐时间压缩到10-20分钟,剩下的时间用来学习。这不到20分钟的时间,还包括了往返教室和食堂的路程,以及排队的时间,所以我们经常可以在网上看到学生们奔赴食堂的画面——除了节约路上时间,早点儿跑到食堂也可以节省排队的时间。如果队伍很长,就会拿出随身携带的小本,背点儿单词什么的。
△午餐期间,为节省时间,衡水中学的学生们大都跑步前往食堂
和一些注重素质教育的高中相比,衡中学生的学习时间明显更多,大约每天13个小时。但在河北这样的高考大省,上课时间加上布置的作业,很多高中的学生需要的学习时间更长,甚至没法保证8小时睡眠。衡中关注的,是学习的有效强度。
把大部分自习课的时间交给老师去掌控,下课时就收卷子,是假定学生自己支配更容易浪费时间,一会儿看看语文,一会儿看看数学,其实强度不高,更何况总会有人一给自由就偷懒。
其弊端就是,没法满足差异化的需求。各科成绩完全均衡的学生并不多,最有效率的学习方式,应该是根据需求分配时间,减少对于已掌握知识的不必要练习,集中弥补弱势科目上的不足。由老师来统一安排自习内容的模式必然与其矛盾。
衡水中学的领导和老师们当然也知道这一点,让他们维持这一模式的理由是:总体上看,学习强度提升的效果要超过个体重复学习的损失,而且统一行动也有利于成就浓厚的集体学习氛围。
个人经历过的一个极端例子是在高考前。
高考前两天时间学校规定自由复习,时间表照旧,每节课也按科目分了下去,有老师过来,但这是为了让学生有机会向老师请教问题,可以按照自己的规划看别的科目。该科老师不得讲课或布置作业。
我当时的班主任却在班里要求,哪科老师过来时,当节自习必须看这一科,不要三心二意。全班要形成一种整体的“气场”。
我认为学校(上位法)赋予的自由班主任(下位法)无权剥夺,没有听从。被发现后,他当场撕了我的生物课本。去找年级主任申诉,没有结果。
那位班主任当时给的理由是,“高考时班级是一个整体,你一个人就算考上清华北大也没有用”。
“追求卓越”是衡水中学的校训,但这太虚了。更准确一点儿,应该是高考至上,至少在高中阶段,与高考无关的卓越是不值得追求的。同时,对高考成绩的审视也是以整体为对象的,个人要为整体让位。这是我最能清晰感受到的衡中价值观。
在每周的班会、级部大会、高考誓师等场合,学校最常提及的精神追求是两个:爱国,还有回报父母,但实现方式没有差别,就是要落实到学习上。
学校不鼓励每个学生去认识自己,找到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和人生目标,除非答案是为高考而奋斗。每个学生都应该是战士,刻苦坚韧、服从管理,没有别的类型。
与之相配合的是量化制度。如同企业的绩效考核,对学生的管理也被分为各种项目:教室和宿舍的卫生、课堂纪律、跑步时的队列、午休和晚上熄灯后的休息,等等。不达标的都要扣班级量化分。
△学生利用清晨跑操前的间隙背单词
于是为了督促学生就寝,班主任经常要去查宿舍(包括异性学生的宿舍)——自己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了的,就不用担心被学校的管理人员发现扣分。检查的重点问题是,就寝时间是不是都按时上床了,有没有人说话、扇扇子、吃零食、上厕所等——学校规定午休时间和晚上熄灯后一个半小时内禁止上厕所,以免打扰寝室同学入睡,无论是否身体不适。
跑步时的队列也是一样,每班有三个名额可以不跑,如果超过三人同时身体不适,班主任就只能自认倒霉,或者去找学生做工作,问下谁能坚持,何时可以归队。
每周的量化考核结果都要制成表格打印下发,除了班级之间,年级之间的总量化分也存在着竞争,在更广泛的意义上形成连带责任。这种责任的压力主要集中在年级主任和班主任身上,不难想象,他们会把压力向下传导。经常导致量化扣分的学生,无论是否真有特殊情况,日子总不会太好过。
这是因为扣分遵循的是客观标准,没有申诉程序。好处就是便于执行。
例如早恋的问题,在衡水中学被称为”男女生非正常接触“。感情毕竟主观性强并且处于变动中,接触却是一种客观上可被观察到的行为。除了亲昵行为、情书等,一男一女单独出现在偏僻地点也构成”非正常接触“。对应的惩罚除了扣分,还有“回家接受家长再教育”,视情节轻重长短不等,最长可达20周,将近一个学期。
很难想象停学一学期会是一种好的教育方式,特别是在高考的时间压力下。其目的还是以剥夺学生受教育权的方式进行惩罚,以儆效尤。
在纪律问题方面,衡水中学一贯保持着强势,即便有可能考取清华、北大的学生也不例外。学校关注的整体数字,不在乎那个数字背后的名字是张三还是李四。就算停学可能导致某个学生高考失利也没关系,对于学校来说,整体氛围才是关键。
总体而言,衡水中学是一所斯巴达而非雅典式的学校。这里不讨论你是谁、该往哪里去的哲学问题,不关心独立人格的塑造和发展,但是战斗力更强。将它称作高考工厂并不冤枉,关键在于和谁对比。
2006年我参加高考的时候,全省考生72万,一本和二本的名额只有5万。省内的高考工厂并不只是衡水中学一所,只是它更有效率。如果你可选择的学校都没法提供素质教育、以高考为目标,要靠大学去实现真正的教育,那么衡中还是现实中的最优解。
另外,高压之下虽然压抑学生的个性,也可以确保安全——学校的控制力如此之强,校园霸凌完全没有存在的空间,这和警察国家没有黑社会是一个道理。
因此,官方抵制衡中分校其实没有必要,关键是当地的学生和家长们自己要想清楚,希望孩子16岁到18岁这三年如何度过,是不是有更好的选择。也不必被它的成绩所迷惑,担心不去就会在高考时失去竞争力。
在我看来,这所学校最适合的是自制力差的学生,让你能够保证足够的学习时间。至于优秀学生,衡中模式能带来的提升并不明显,只要你的其它选择也是一所师资力量相当的重点中学——即便近年来让它最受关注的总是清华北大人数的刷新和霸榜。因为除了衡中自己,没有人知道中考时各地榜首的学生有多少进了这里,也就无从检验它对尖子生的提升效果。
退一步讲,优秀学生去不去衡中,高考的结果大概也就是211和985的区别,对于今后的发展不至于产生根本影响。
要知道,和普通学校毕业生相比,美国常青藤联盟学校的毕业生,一生的累计平均收入差距只有100万美金。中国的清华大学毕业生,很多也买不起清华旁边的学区房。
新媒体编辑 | 丰泽 马茹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