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收购史密斯菲尔德的万洲国际在郑州开设了一家美式肉类加工厂,这家工厂只使用来自史密斯菲尔德的美国进口肉品,而且采取了史密斯菲尔德在食品安全方面的做法。
中国万洲国际旗下猪肉加工厂内部
KATHY CHU
华尔街日报 2017年 04月 05日 15:38
万洲国际有限公司(WH Group Ltd., 0288.HK, 简称:万洲国际)旗下位于中国中部城市郑州的肉类加工厂入口处张贴着一张海报,画面中,在“尊享美式生活”的标语下方,几个美国家庭正在享用火腿三明治。
在万洲国际运营的这家工厂内部,适用着一条类似的原则。
猪肉被放入大型钢桶内,利用工业微波炉在20分钟内就可解冻多块猪肉,而同样的工作在其他中资猪肉加工厂则需要8-16小时。工厂内的温度较其他肉类加工厂要低18度,厂房顶部也较其他工厂高出约三分之一,旨在帮助控制冷凝现象并限制细菌传播。该工厂只使用来自史密斯菲尔德食品公司(Smithfield Foods Inc.)的美国进口肉品。万洲国际于2013年以47亿美元收购了史密斯菲尔德。
中国正利用西方的实践和技术推动本土经济,上述工厂正走在这一转变的前沿。该工厂的培根、香肠和火腿日产量可达到20万磅以上。
万洲国际主席万隆表示,该公司采取了史密斯菲尔德在食品安全方面的做法。万洲国际原名双汇国际控股有限公司(Shuanghui International Holdings Ltd.)。
多年来中国公司一直通过合作来获取西方的专业技术。随着中国政府努力推动国内经济增长动力从出口转向研发和创新,这些公司越来越倾向于直接收购外国技术。
Dealogic的数据显示,去年中国公司共斥资2,260亿美元用于收购海外资产,创下纪录水平,其中最大的一笔交易是中国化工集团公司(China National Chemical Corp.)以430亿美元收购瑞士种业巨头先正达(Syngenta AG)的交易,该交易规模也创下纪录。
贝克.麦坚时国际律师事务所(Baker & McKenzie)上海办公室首席代表张大年称,尽管出于资本外流担忧中国政府加强了对海外投资的审查,但可以推动农业现代化的交易暂时仍会获得优先考虑。今年1月份,万洲国际旗下史密斯菲尔德斥资1.45亿美元收购了加州猪肉加工企业Clougherty Packing LLC及其两家关联公司。
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亚太并购部门负责人James Tam表示,万洲国际收购史密斯菲尔德创下了当时中国公司收购美国公司的交易规模之最;该交易让其他中国公司意识到,它们可以收购外国公司。摩根士丹利当时担任万洲国际收购史密斯菲尔德交易的顾问。
2013年,中国银行(Bank of China)牵头的多家银行批准发放40亿美元贷款用于万洲国际收购史密斯菲尔德的交易。当时中国银行在年度报告中将这笔贷款描述为该行支持国内企业海外扩张的社会责任。
万隆的儿子和顾问万洪建(Robert Wan)称,中国政府常讨论食品安全和粮食安全问题,而具备为人民供应食品的能力对于食品安全而言至关重要。
不过中科易恒(北京)现代农牧信息技术研究院(Zhongke Yiheng Modern Farming Information and Technological Institute)首席分析师冯永辉称,食品安全是一个系统性问题,需要对从繁殖到生产工艺的整个流程作出调整。
冯永辉表示,仅依靠收购一两家公司无法解决食品安全问题。
为满足中国对海外猪肉的需求,万洲国际准备建设第二家生产香肠、培根和其他包装猪肉产品的史密斯菲尔德品牌工厂。该公司希望这家工厂在未来几年开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