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周发布的年度经济蓝图中,中国政府着意强调钢铁去产能取得的进展。但一些官员指出,许多被列入关闭名单的工厂实际上早已闲置,这项行动的影响可能并没有统计数字所显示的那么大。
图片来源:REUTERS
CHUIN-WEI YAP
华尔街日报 2017年 03月 07日 16:55
在本周发布的年度经济蓝图中,中国政府着意强调钢铁去产能取得的进展。
但如果仔细观察,会发现所谓成绩大多停留在纸面上。钢铁产能过剩问题仍对中国经济增长模式构成挑战,也是引发全球不满的一个根源。
钢铁和煤炭行业的去产能是周日全国人大会议上提出的发展规划中的一项关键内容,中国政府官员也一直在强调这项工作是政府的重中之重。
淘汰落后产能是为推动中国钢铁行业的改造升级。多年来中国的空气污染问题、企业债务飙升和全球贸易争端都与钢铁行业有关。迄今已有数百家钢厂被关闭。
但一些官员指出,许多被列入关闭名单的工厂实际上早已闲置,这项行动对中国乃至全球经济的影响可能并没有统计数字所显示的那么大。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China Iron and Steel Association)党委书记刘振江在去年11月份的一次行业大会上说,对于目前的形势不能盲目乐观,2016年减产部分产能为无效产能,也就是长期停产的闲置产能。
根据去年公布的最新计划,中国领导人要求2017年钢铁产能削减目标为5,000万吨。2016年的减产目标为4,500万吨,中国政府宣称至少超额完成了44%。
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简称: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宁吉喆周一称,去年钢铁、煤炭化解过剩产能工作超额完成任务,今年去产能绝不能松懈。去产能工作由国家发改委主管。
国家发改委副秘书长许昆林称,去产能已取得明显成效。
表面上看,去年中国公布的钢铁产能削减数字为6,500万吨,加上今年的目标,合计去产能幅度将达到10.5%,相当于中国政府2016-2020年最高削减14%钢铁产能目标的一半以上。中国是全球第一大钢铁生产国。
理论上说,削减产能将提高效率,但并不一定意味着中国钢铁产量的下降。去年中国钢铁产量增加1.2%,至8.08亿吨,仍在加剧全球市场的供应过剩。
中国咨询机构Custeel去年10月份在报告中称,去年前九个月削减的产能中,71%为长期闲置产能。
非营利组织绿色和平(Greenpeace)分析人士Lauri Myllyvirta表示,很难说2016年取得了很大进展,重新开工和新投产的工厂抵消了关闭的产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