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440|回复: 1

[生活感悟] 鞠白玉:为什么朱莉比皮特更强大?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9-21 06:4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鞠白玉:为什么朱莉比皮特更强大? 

 2016-09-21 鞠白玉 大家



文 | 鞠白玉


安吉莉娜·朱莉是一个母神盖亚似的人物,她在单身时期就领养孩子,有生下三个孩子的繁衍能力,并且持续领养孤儿,直至壮大到全家八口成行,她既不需要婚姻来保障抚养能力,也不需要男人在婚姻中行使职责,而且她的母性不仅惠泽家庭成员,也由她颇为雄厚的财力和精力扩散到整个非洲大地,在这样的气势下,硬汉皮特更像是一个家庭随从,捐精者,粉丝,母神羽翼下的从良的浪荡子,随便他像什么,总之他被弱化到没有父亲的形象,一个不被需要的人。他们最初的爱情故事已经被朱莉强大的个人形象挤到一隅里去无人提及。

而六个孩子看起来是独属于朱莉的私产,只是“朱莉的孩子们”,与皮特无关,从原始社会的家庭关系进化至今天,一个被家庭权力淡化和排斥出领地的人,是比弃儿更悲剧。


所以有传言皮特一直在阻止朱莉继续领养孩子,因为他预感到他会更容易被忽视,对于此景更有同感的应该还有伍迪·艾伦,他对米娅·法罗母性泛滥的报复不仅是拐走了养女,还在许多年后的《爱在罗马》里,借台词“小心她以后就是不断地领养孤儿”嘲讽了去罗马旅行的不靠谱文艺女青年。但那女青年终于接到一个梦想的角色面试机会后,立刻把爱情抛在了脑后,火速飞回美国,留下怅惘的罗马人。你看在某些女性的某些价值观里,爱情都不重要,何况婚姻。

朱莉不是特例,也绝不是第一个因为反感丈夫教育孩子不惜离婚的女人。

在茱皮离婚消息传出的几小时前,我偶然得知一位丹麦朋友刚和妻子离婚,他们的第三个孩子出生还不到一年,目前三个孩子全部和母亲生活,他则回到自己的国家,只能每周跨越国境去探视。

他妻子声称受够了他每天晚上要让俩个读小学的孩子到他面前做一个全天回顾,忏悔当日是否有不好的行为或念头,孩子们不得不每日三省吾身的态度让做母亲的忍无可忍,直至爆发,最终争夺了全部的抚养权。


新闻资料图:朱莉皮特一家


这位朋友是受过良好教育的建筑师,家世优越,身形高大,举止优雅,对妻子关爱有加。重要的是他是位尽责的父亲,和中国常见的“丧偶式育儿”相比,这位北欧父亲愿意和妻子平等地承担育儿的责任。如果只是理念不同,对错并非绝对,但他不仅被剥夺教育孩子的权利,竟然还失去婚姻。换句话说,他被这个家庭开除了。

不只一个妻子说出过养育孩子后感觉并不需要丈夫了,也有许多幼儿幻想过家庭成员中没有父亲,这样可以和母亲更为亲密地联结,虽然心理学家不停地强调父亲的重要性--人必须承认父亲,必须拥有父亲,必须有男性角色在幼儿的成长中。但是父亲角色的缺席已不仅仅是主动性的,更多的父亲开始被赶出家门。

我的一个久居法国的女友,在一段婚姻和一段恋情中共生下俩个孩子,全部独自抚养,第二个孩子甚至从没有见过亲生父亲,在出生前他的父母亲就已经有了互不见面的约定。俩个孩子在她的照料下有着明媚健康的个性,每个假期和母亲四处旅行,法国社会的风俗和全面福利让单身母亲并不面临尴尬局促的生活,她仍然还是保有美貌,风趣幽默,不停地传出恋情,但是她扬言绝不再结婚,“因为我的俩个孩子无法忍受我再婚带来的家庭生活”。她只说她要和什么人约会,从不说给孩子找个父亲。因为他们都有亲生父亲了。


当地时间2016年3月2日,美国洛杉矶,安吉丽娜·朱莉一身黑衣与儿女们现身机场。

父亲和丈夫形象的弱化肯定是女性日渐强大的自我意识带来的,在完全可独揽经济能力的情况下,女性对家庭的认知也开始发生变化,婚姻既不能对解决孤独一劳永逸,又随之带来家庭的责任义务的承担。而这种承担,经常失衡地向女性一方压倒,是女性在承受孕育生产哺乳的痛苦,并且由于婴儿最初对母亲的全盘依恋暂时吞噬女性的自我,凡是有知觉的女性在经历这种挣扎和角力后,必然产生拥有对孩子绝对权力的意识,这甚至是从潜意识到非常明确的家庭权力的占领,在这个时间里,男性无论如何努力也无法取代母亲对孩子的角色,他没有那样的机能性。


换句话说:爱莫能助。而原始社会里父亲代表的狩猎能力在现今以平权为目标的社会里已经没有价值,对于一个婴儿的成长,女性自己的身体和头脑,既能抚养又能教育,所以当一个孩子在家庭中诞生后,正是女性能够充分证明自己能力的阶段,父亲的存在很难得到高度的认同,他对孩子的教育成了让人难以忍受的指手划脚,令人压抑的干涉,从根本上,女人不是讨厌父亲对孩子的权力,而是开始讨厌丈夫——他在家庭角色中变得多余。

一个个优秀并且渴望抚育孩子的父亲被轻视,只因为他们越界了,在女性认为自己有能力独自养育孩子的情况下,每一个和母亲角色不同的举动和理念都被视为挑衅,试图争夺权力的结局就是从家庭中被开除出去,女性不惜失去丈夫。也很有可能爱情和婚姻有时对于女性来说只是一种必须完成的人生仪式,壮大圆满的仪式之后生活回归到一个功能性里,不是排解孤独,而是繁衍,男性成了一个辅助的工具,不是婚姻杀死爱情,孩子杀死婚姻,而是爱情和婚姻根本就是一个盛大的幌子,最根本的人类本能仍然在于繁殖。

所以我们见到更多的是独自抚养孩子且绝不再婚的单身母亲,鲜见有这样的父亲,男性缺乏独自生活的勇气和耐力,从生物本能上他们也缺少这样的能力,男人没有意识到,在生物学上他们其实比女性更孱弱,起码最辛苦的哺育能力是他们不具备的,所以在家庭生活中有自大感觉的男性现如今被排斥了并不值得委屈,女性以往也低估了独自生活的能力。

我们曾经做过一个艺术项目,两位瑞士艺术家邀请数位在劳力市场打短工的中年人到艺术空间写作,所有的女人都用不同的语句形容自己的生活渴望——我想一个人生活,我想带着孩子独自生活,我想摆脱婚姻,我想自由自在,我想凭自己富裕。写下这些歪扭字句的中年女人甚至多数没受过什么教育,只凭双手的微薄之力在世上生存,但她们仍有身心自由的本能追求,并且早就不指望婚姻。而多数中年男人写下的是:我想有个稳定的家,我想照顾父母妻儿。


2016年3月16日,联合国难民署特使朱莉前往希腊就难民问题与希腊总理齐普拉斯会谈。


男人和女人在家庭里的感受和需求是不同的,而我们高估和夸大了人们对丈夫和父亲角色的指望。一个人想要的家庭构成如果只是单凭爱情,那么婚姻可能变得简单了,但婚姻里还存在着欲望和权力的复杂性,是每个涉入婚姻的人最初始料未及的,婚姻是成长课,各自从中印证的仍然是自我,自我壮大到不需要一个伙伴关系时,不是孩子不需要父亲,而是女人不需要丈夫了。

原标题:女人还需要丈夫吗


【作者简介】

鞠白玉 | 腾讯·大家专栏作者,编剧

发表于 2016-9-21 06:2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什么有些人对于测试自己的智商底线如此着迷呢?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2-3 11:29 PM , Processed in 0.030197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