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465|回复: 0

[文学欣赏] 李静睿:不再期待另一本哈利·波特续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8-10 10:2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李静睿:不再期待另一本哈利·波特续集 

 2016-08-10 李静睿 大家



文 | 李静睿


哈利·波特生于1980年,比我大两岁。这么想起来,2000年我第一次知道猫头鹰会送来魔法学校的入学通知书时,哈利其实已经结束了和伏地魔的最后一场战斗,伏地魔使用阿瓦达索命咒,但我们的哈利,只需要“除你武器”。

他失去很多,父母、小天狼星、多比、邓布利多、斯内普……却也留下不少,罗恩和赫敏一直在他身边,还收获了和金妮的爱情,伤疤不再疼痛,人生在经历十七年噩梦后终于正式展开,他即将进入魔法部,还会有三个孩子。


▲ 《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下) 》剧照


第七本的结尾是十九年后,他送孩子们到九又四分之三站台,小儿子阿不思刚被霍格沃茨录取,他害怕夜骐,又担心自己会被分入斯莱特林,哈利轻声抚慰他,像每一个父亲。这个结尾有点无聊,却也没什么可抱怨,奥利凡德对哈利·波特说,永远是魔杖选择巫师,而不是巫师选择魔杖,故事也是这样,虽然读到最后,甚至希望伏地魔拖两本再死,但它已经自己走到了结局。

然后到了这个夏天,现实和故事里的时间第一次发生重叠,大家都走到了“十九年后”,《哈利·波特与被诅咒的孩子》选在哈利生日当天全球发售,这只是一个剧本,也不是真正由J.K.罗琳亲笔完成,但我们都饥渴多年,新的故事就像一杯黄油啤酒,虽然没有三把扫帚里的正宗,却还是迫不及待一饮而尽。

然而这个故事开始得多么丧气啊:哈利成为公务员,整天处理无聊的paper work,他和赫敏见面,先互相关心对方的孩子最近怎样,吃点toffee都得提醒自己正在戒糖。阿不思进入斯莱特林,在父亲的盛名之下封闭叛逆,哈利在某次震怒之下说,有时候我希望你不是我的儿子。至于他和金妮,他们看不出有什么问题,却也同样看不出什么爱意,就像郭靖和黄蓉从《射雕英雄传》里来到《神雕侠侣》,一对飞在天上的神仙眷侣,踏踏实实被拽回了凡尘俗世。

谁能想到呢,我们这些麻瓜顺理成章进入了中年生活,大难不死的男孩居然也会这样,再强大的迷情剂也是会失效的,魔法从来不能真正处理情感困境。


▲ 哈利·波特与金妮


很多人说,这很好啊,这就是哈利为之奋斗的生活。说得没错,在脖子上挂着魂器,被食死徒追得像狗一样逃亡的黑暗时刻,这种生活肯定在彼岸闪闪发光,但彼岸变成此岸是永远不同的,隔着距离不过看见粗糙轮廓,身处其中却不能逃开种种细节。

在决心和伏地魔战斗的时候,哈利想到,“被人拽进角斗场去面对一场殊死搏斗和自己昂首走进去是不同的。也许会有人说这二者没有什么不同,但邓不利多知道——我也知道,哈利带着一阵强烈的自豪想到,我父母也知道——这是世界上全部的不同。”但要和如此具体的生活战斗,大概是他从来没有想过的,面对你甚至无法命名的敌人,找不到一条咒语,配不出一剂魔药。

当然最终还是要战斗,又不是真的要写成巫师版《革命之路》。后面情节展开迅速,看起来跌宕起伏,其实不过是无聊,像《蝴蝶效应》混杂《星际穿越》,再加上伏地魔有个能飞的孩子。大概看了太多晋江文,我对时间穿越这种设定毫无兴趣,魔法世界不是这样的,它有它的限制,你不能凭空变出食物,不能在霍格沃茨幻影显形,当然更不能随意回到任何一种过去(赫敏用过的时间转换器最多只能回去三个小时)。

魔法世界中时间依然只能永恒流逝,失去的亲人不再回来,做错的事情没有机会挽回,哈利因为自负害死小天狼星,邓布利多在冲动之下戴上回魂石走向死亡,但就是这样,我们带着悔恨,只能前行。


▲ 小天狼星


▲ 邓布利多


十八岁我读第一本哈利·波特,刚上大学,没有钱,只能读图书馆里被迅速翻烂的旧书,这个全新世界充满想象,又满怀爱意,我还了又借,借了又还,每一本都起码读三四遍,记下每一个咒语和不重要配角的名字。

正是不顾一切想摆脱青春期证明成熟的年龄,迅速谈恋爱,又迅速和初恋存钱开房,故意用粗鲁的言辞说话,抽很多烟,一口气灌下两瓶啤酒,在小说中加上激烈的性爱描写,与此同时,我却为哈利和张秋的初吻激动不已,罗恩问他什么感觉,哈利说:“湿的。”到了《哈利·波特与凤凰社》,那时候的男朋友想办法在中文版尚未上市时,给我辗转买到英文原版,他又瘦又高,还特意去买了圆圆的黑框眼镜,我们一起玩哈利·波特的游戏,用“Alohomora”打开一道又一道神秘之门,寻找书里早已经写下的结局。


▲ 哈利·波特与张秋


我快毕业了,找到不错的工作,人生的展开没有失误,却也和这个游戏一样,没有任何惊喜。

最后终于到了《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我已经到了北京,一个人住在遥远郊区,有点孤独,却也生平第一次感到孤独中生长出的自由,这种自由同时意味着力量和限制。哈利因为自由而选择了一条漫漫荆棘路,就像《鼠疫》中加缪让男主角无望地和瘟疫战斗,不是基于“可以”,而是基于“应当”,哈利赢了伏地魔,这自然很好,但输了也没有什么关系,就像他的父母,就像纳威的父母。

有一天和朋友讨论哈利·波特与《冰与火之歌》,我说,两个系列我都喜欢,但不同意很多人认为后者比前者复杂深刻,但所谓的深刻,不过是基于将人性无限黑化,却不讨论那些看起来幼稚,却在任何时代都是重要的问题,比如爱、勇气、宽容、正义……他说,因为冰与火有更大的视角,在历史中,什么爱啊勇气啊宽容啊正义啊根本不重要,屁用没有,在乎这些品质的人都可能会死,而且死得更快。


▲ 《哈利·波特与魔法石》电影剧照


这场讨论很快中止了,站在现实主义的立场,他大概是对的,我没有办法用历史进行反驳。但道德的存在从来不是为了验证现实,从柏拉图到亚里士多德再到康德,道德是一条和现实平行的轨道,因为它的引力,现实才没有走得更偏更远。

历史大概就像伏地魔的冷酷宣言,世上本无善恶之分,只有权力塑造的强者和弱者(有点像尼采的超人哲学),但邓布利多是亚里士多德的信徒,相信正义,相信我们必须判断善恶,做出选择。


▲ [美]大卫·巴格特/于霄/上海三联书店/2010


这两年我读了一本根本不红的书《哈利·波特的哲学世界》,它的副标题就叫“如果亚里士多德掌管霍格沃茨”,书中收录17个哲学家对哈利·波特的讨论,当中就提到罗琳对恶的观点中,最让人恐惧的是,“人们可以选择并且有人确实选择了恶……没有人,或者几乎没有人,会将恶作为恶、缺失和死亡来追求。即便是伏地魔也必须不断告诉自己,他做的一切是为了完成他的使命。

伏地魔之所以比摄魂怪更可怕,是因为他是人类,摄魂怪诞生时就是代表绝望的可怕生物,这是造物主的设定,然而伏地魔不是,他由汤姆·里德尔——一个优秀的霍格沃茨男学生会会长——一步步变形而来,他自由选择了这条黑暗道路,并且从未为此感到悔恨,“一切一切都说明,人们并不是命运的玩偶,也并不是生来就为了表演一个由星宿写好的毫无人性的剧本”。


▲ 摄魂怪


哈利·波特中有关于哈利和伏地魔的预言球,但后来的故事证明,是伏地魔用自己的选择去实现了预言,在哈利和纳威同时符合预言球的设定时,伏地魔选择将哈利标记为其劲敌——在这出看来命中注定的剧本里,是他选择了主角,又写下台词。

在读《哈利·波特的哲学世界》时,我正好在写一个叫《微小的命运》的长篇小说,我写了一个关于爱情的故事,却更想在故事中探讨命运与选择,后来就有了这本书的题记“命运屈从于外力,也屈从于内心”,以及序言,“书中主体故事平行发生于纽约和自贡,又有一部分发生在北京,城市和际遇带来不同,却并没有那么不同,因为人心的相似带来更多相似,犹疑、软弱、动摇、勇气、决心,是它们带领我们,走向命运的结局”。

小说写完已有一年,但读完《哈利·波特与被诅咒的孩子》后我忍不住再次重温前面七本,看到哈利戴上分院帽,心中默念“不要去斯莱特林,不要去斯莱特林……”,分院帽说:“不去斯莱特林?拿定主意了吗?你能成大器,你知道,在你一念之间,斯莱特林能帮助你走向辉煌,这毫无疑问——不乐意?那好,既然你已经拿定主意——那就最好去格兰芬多吧!”我看见哈利因为自由意志进入格兰芬多,才突然明白,我的小说最早生长自哪里。

可能是最后一次读哈利·波特了,因为已经几乎记得每一个细节,甚至包括邓布利多吃到一颗耳屎味的比比多味豆,或者哈利第一次去陋居,韦斯莱夫人给哈利做了八九根香肠三只荷包蛋,就像我十年中,唯一一次重读金庸,是去年又看了一遍《笑傲江湖》。

哈利·波特的旅程已经结束了,他带给我的印记也烙进生命,我不会再期待另一本续集,或者另一个十九年后,就让我们继续前行、衰老、抱怨生活和命运,哈利却永远留在原地。



▲ 作者J.K.罗琳



▲ 英国作家J.K.罗琳的奇幻文学系列小说《哈利·波特》


【注】本文原标题为《哈利·波特,旅程结束了》


【作者简介】

李静睿 | 腾讯·大家专栏作者记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1-26 09:00 AM , Processed in 0.028243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