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435|回复: 0

[女性天地] 唐辛子:坐你们的专车去!——女性专用车厢在日本的百年沉浮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5-3 11:3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唐辛子:坐你们的专车去!——女性专用车厢在日本的百年沉浮 

 2016-05-02 唐辛子 大家


摘要ID:ipress  

日本的新男权主义们对“女性专用车厢”感到十分别扭,非常不愉快,说:“女性专用车厢”是个什么鬼?这不是明摆着歧视男人吗?为了防止痴汉?这样一来,我们所有正直勇敢温柔善良的男子,岂不是都被当成了“痴汉后备军”?


最近有一个视频在网上传得很火:河南郑州首次推出“女性专用公交车”,一位郑州大爷因无法乘坐十分生气,拦车发飙:“你这是歧视男人!男人咋啦?男人低下一等你们别要男人!”



看到大爷愤怒声讨“女性专用车”的样子,我忍不住乐了:因为就在不久前,在日文推特上,也有一位认为“女性专用车厢”是歧视男人的日本大爷,身穿印刷着[女性専用車は法律上は男性も乗れます](女性专用车在法律上男性也可以乘坐)几个黑体字的黄色上衣,勇敢地坚持乘坐日本电车的“女性专用车厢”并摄影上传。这位日本大爷在推特上说:“作为男性,我乘坐‘女性专用车厢’,为减少其他车厢的混杂度、保证其他车厢的平稳度,做出了足够的贡献。”为了防止被女性乘客误会成痴汉(即中文里的“色情狂”“流氓”。下面文章里继续使用“痴汉”一词),日本大爷还随时摄影,自备证据以防万一。电车乘务员找他讲道理,日本大爷拿出法律保护自己:“我违法了吗?日本哪一条法律规定:男人不允许乘坐女性专用车厢?”


▲ 乘坐女性专用车厢的日本大爷


这位顽固的日本大爷在推特上被人视为一个变态的家伙而遭到批判,也有人传说他是日本的网络右翼。不过不管他是什么人,这件事让我开始对日本的“女性专用车厢”充满好奇,于是开始查找相关资料。这不查不知道,一查很有料:日本的“女性专用车厢”,居然早已拥着百年沉浮兴衰的悠久历史。

日本第一次出现“女性专用电车”,是在1912年明治时代的东京。当时有不少花季年龄的女学生乘坐中央线前往沿线的女子学校。于是这条线被人称为“花电车”,有男校学生故意趁电车高峰拥挤时与女学生们同车厢,给心仪的女学生们递情书或写纸条。时任日本贵族学校“学习院”院长的乃木希典,也曾投诉说学习院的女学生在乘坐电车上下学时,曾在电车上遭人非礼。于是,为了严肃风纪,日本首例“女性专用车厢”就这样诞生了。不过这节“女性专用车厢”出现没有多久,又很快消失了。


明治时代东京街头的有轨电车


1920年也即日本大正8年,为了给家庭主妇们外出购物提供方便,促进商品销售,当时的神户市也曾推出过“女性专用车厢”,但也很快销声匿迹。稍微长久一点的是神户女学院包租的“女性专用车厢”——神户女学院是西日本的女子名校,为了遵守女子学校风纪,保证女学生们的纯洁性,神户女学院曾经在昭和时代的1933年至1937年这五年之间,为女学院的女学生们包租整节车厢,作为神户女学院女学生专用车厢。


现今保留的明治时代有轨电车


1947年战后,东京的交通重新变得拥挤,高峰时间的电车使用率甚至高达300%。为了保护力气弱小的妇女儿童,东京中央线再次推出了“女性儿童专用车”。这一次的“女性专用车厢”断断续续坚持到了70年代初才终于再次消失。当时,宣传妇女解放的日本女权主义们刚刚在东京召开集会,见到“女性专用车厢”感到十分别扭,非常不愉快。认为所谓“保护女性”与“歧视女性”不过一纸之隔:弱者才需要保护呢!特意为女性弄个专用车厢,就是明摆着将女性当成弱者对待,这不是对女性的歧视还能是什么?歧视女性——在文明社会里,这可是个相当严重的词。铁道公司当然不愿担当这么大的罪名,于是,为了证明女人真的不是弱者,为了证明真的没有歧视女性,“女性专用车厢”再次从日本消失了。


战后日本女性首次参加选举


转眼到了80年代末,大阪御堂筋地铁线发生的一起恶性事件震撼了整个日本社会:1988年11月,在深夜的御堂筋线地铁车厢内,两名痴汉在对女性非礼时,同车厢的另一名女性勇敢地发声制止,结果令痴汉怀恨在心:在一处建筑工地附近,女性被两名痴汉报复性强奸。两名痴汉最后虽然被判处4年有期徒刑,但此事在日本社会引起了公愤,许多民间的女权保护组织开始相继成立,呼吁保护女性权益,呼吁“为了防止痴汉犯罪,务必设置女性专用车厢”。但因为有上述的“保护女性与歧视女性不过一纸之隔”的前车之鉴,这次铁道部门的反应非常迟钝,回答说“现状不可能”。因为按照女权主义者们自己的说法,即使设置“女性专用车厢”,也无法避免性骚扰、性犯罪,更何况还很可能会再次被认为“歧视女性”。因此,不设置也罢。


大阪御堂筋线地铁


最后出面来解决“女性专用车厢”问题的,是日本的国土交通省。1999年,日本政府制定并公布了《男女共同参画社会基本法》,这部基本法的大致内容,就是提出了男女应该在男女平等、互相尊重的前提下,共同分担社会责任。通俗易懂地说,就是日本是个多年来男主外、女主内的社会,但是进入90年代后,日本开始经济不景气,又同时步入超高龄少子化社会,一直负责“男主外”的日本男人开始力不从心了,于是日本政府呼吁“男女共同参画社会”,希望日本女性不要老是赖在家里,而应该积极参入社会,参入议会、参入地方自治,帮日本男人多分担点社会重担。


男女共同参画社会讲座


既然希望“男女共同参画社会”,社会也应该多为女性打开方便之门——出于这样的考虑,日本的国土交通省多次召开会议讨论,又多次进行社会问卷调查,在获得大多数人的赞同认可之后,开始在深夜与早晨的上班高峰,重新设置“女性专用车厢”。这一次,日本的女权主义者似乎没有再对“女性专用车厢”大声说三道四。仔细想想也没什么好说三道四的:尽管“保护女性”与“歧视女性”不过一纸之隔,但只要隔着的这张纸没有被捅破,“保护”与“歧视”就依旧处于不同的空间维度,依旧存在着质的区别。



日本的女性专用车厢


但是,这次日本的男权主义者不答应了。这儿要说明一下:我此处说的“男权主义”,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大男子主义”也不是男权制意义上的“男权主义”,而是如同我文章开头所介绍过的那位日本大爷一样,认为自己作为男人受到了歧视,要奋起维护男人权益的一种“新男权主义”。这个“新男权主义”与认为自己受到了歧视要奋起维护女人权益的“女权主义”拥有相同的血缘,鉴于这种“新男权主义”出现得比“女权主义”晚,它们之间的关系应该属于姐弟关系。

日本的新男权主义们对“女性专用车厢”感到十分别扭,非常不愉快,说:“女性专用车厢”是个什么鬼?这不是明摆着歧视男人吗?为了防止痴汉?这样一来,我们所有正直勇敢温柔善良的男子,岂不是都被当成了“痴汉后备军”?到底谁骚扰谁啊?在车厢内跟女性挤在一起我们都小心翼翼地收缩自己的双手双脚大气不敢出,嗅着女人们的化妆品臭味,我们虽然感觉很恶心但依旧假装什么也没发生努力保持谦谦男子风度好不好!



性骚扰、性侵犯、以貌取人、以性别断定人的工作能力并决定人的工作待遇,这一切社会恶德,理所当然地令女权主义者们认为自己受到了歧视、遭到了凌辱、得到了不公正不公平的对待。但新男权主义们也有自己满腔的冤屈与苦水,而且,随便找来一个说给大家听,那都声声是血字字是泪。

就还说痴汉犯罪吧。在日文中,除了有“痴汉受害”的说法,还有一个说法叫做“痴汉冤罪”。所谓“痴汉冤罪”,就是指没有耍流氓而被指控耍了流氓并被冤枉判有罪。1996年之前,被指控为痴汉,必须要有科学鉴定、目击证据等,所以有些痴汉即使犯下了性骚扰罪,但因为证据不足,女性被害者无法起诉。这种情况在1997年之后开始发生变化:97年之后只要有受害者的指控证言就可以起诉痴汉犯罪,如此一来痴汉受害的起诉激增。但根据日本“全国痴汉冤罪辩护团”的报告,1998年以后,至少有30件痴汉冤罪事件发生,到2000年之后,痴汉冤罪几乎成为了日本的社会问题。



在日本最著名的一个“痴汉冤罪”事件,是发生在2005年JR横滨线电车上的痴汉冤罪事件:一位拥有妻子和两个女儿的温馨四口之家的公司职员——为保护个人隐私,在这儿就暂且称这位公司职员为“电车太郎”吧:一个普通的早晨,电车太郎和平时一样乘坐拥挤的高峰电车去公司上班途中,突然被站在自己前方的19岁女学生抓住衣袖,大喊“痴汉”。因为被女学生认定是痴汉,电车太郎当即被逮捕,并关进拘留所30多天。律师对他说,有两个选择:

1、承认自己是痴汉,并赔偿对方5万日元,此事了结。

2、坚持自己清白无辜,将起诉立案,接受法庭判决。

电车太郎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后者。他相信自己,也相信法律。自己没有痴汉犯罪,法律会还给他清白。



电车太郎的妻子也相信丈夫是清白的,电车太郎的两个女儿也相信爸爸决不会干出痴汉那样可耻的事。为了拯救陷入官司的父亲,妻子和女儿们一起在父亲上班乘坐的JR横滨线来来回回共计近100次,沿途散发了2万多份传单,希望能够找到一位在同一天乘电车的目击证人。在妻子和女儿们的努力下,终于有一位目击证人出现了,但证词却对电车太郎极为不利:那位证人说的确亲眼看到电车太郎将手伸入女学生的内裤里……这样的证词,让电车太郎一家子全懵了!当时,负责这一事件采访的新闻记者,以及电车太郎的声援者们,都曾按照目击证人当时所说的站立位置,进行现场复原调查,发现目击证人所站立的位置,根本无法看到公司职员的左手。显而易见,目击证人如果不是记忆错误,就是在说谎。但是法庭接受了目击证人的证言,将电车太郎的痴汉罪,升格为“强制猥亵罪”,判处1年半的有期徒刑,并驳回上诉。

电车太郎为了坚持自己的清白,没有选择花5万日元来息事宁人,而是选择花1000万日元打官司。尽管电车太郎赢得了社会乃至媒体的理解与同情,但是,他最终失去了工作和自由。电车太郎错估了一点:法庭上不讲人品,只讲证据。他虽然是清白的,但却找不到任何证据来证明自己的清白。这就像恶魔的证明一样:当你的灵魂让渡给了恶魔时,你永远无法拿出证据向恶魔证明灵魂是属于你的。恶魔的证明,是永远无法实现的、无法完成的证明。选择起诉立案的电车太郎,最终十分不幸地掉入恶魔的证明这一陷阱——因为他永远无法自证。

这件著名的“痴汉冤罪”,后来在2007年被导演周防正行改编成电影《それでもボクはやってない》(尽管如此但我没有干),电影通过痴汉冤罪事件,深刻揭露日本裁判制度所存在的巨大缺陷,在同年度的日本电影金像奖中囊括11项大奖。


再现2005年横滨线电车猥亵案的电影《即使这样也不是我做的》


2009年,一个名叫“通勤电车环境向上委员会”的团体,出版了一本新书,叫做《女たちよ、女性専用車両に乗れ!》,翻译成中文,意思就是“女人们,坐你们的女性专用车厢去!”从这本书所罗列的内容,基本上可以判断这是一部“新男权主义”作品,因为书中诉说了身为男人的种种不幸。如:善良的男性职员是如何无比辛酸地接受通勤电车上女性乘客怀疑的目光;恐怖的“痴汉冤罪被害”如何令纯洁的男人们内心蒙上无法计算的巨大阴影等等。这本书从“女性专用车厢”一直谈到“男性歧视”与“男性人权问题”,最后发出呼吁说:女人们,坐你们的女性专用车厢去!我们也不想跟没有教养的女人们共用一节车厢,我们不想被敌视、不想陷入痴汉冤罪的地狱。我们要争取身为男人的人权,我们要求男女平等,要求拥有“男性专用车厢”……

有许多男性读者在看完这部书之后,纷纷在日本网站上留言,其中有一位读者这样写到:

“读后是严重的疲劳感,整整三天我都陷入了深深的沉思……”



作者:唐辛子
腾讯·大家专栏作者,旅日华人作家。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6-5 08:05 PM , Processed in 0.037870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