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481|回复: 0

[生活感悟] 冯仑:向凤姐致敬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3-23 09:4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冯仑:向凤姐致敬 

 2016-03-24 冯仑风马牛 冯仑风马牛



封面图片|凤姐手机截图

昨天(3月23日),凤姐在凤凰新闻客户端发表了最新的一篇文章《我在美国也没身份,但我支持川普当总统》。一看这标题就挺乐呵,一边调侃自己,一边又摆出了态度。对于这个曾经的“网红”,冯叔是怎么看的呢?


文|冯仑


有一段时间,朋友圈不断地在转一些凤姐写的文章。我看了之后,突然发现凤姐的文章写得还不错,还有人评论说,她的文章不仅接地气,还能入脑。 

 

凤姐是五年前因为炒作征婚火起来的。凤姐“征婚”有两个笑点。一个是凤姐说自己很有文化,平时主要看《故事会》《知音》,所以至少要北大清华的毕业生才够格来应征。大家听了都哑然失笑。另外一个是大家觉得凤姐的形象很难恭维,她的身高、面相、五官,特别是牙齿,让大家觉得这个形象和北大清华似乎挂不起钩来,于是网上、媒体上都是一片嘲笑声,甚至对她有一些诋毁和侮辱。

 

但有意思的是,凤姐好像有一副盔甲,无论别人怎么射箭、怎么拿刀砍,都伤害不了她。不仅如此,她还非常励志地去了美国,不是去迈阿密度假,也不是去洛杉矶华人餐馆里打工,更不是挺着肚子假装旅游去生孩子,而是跑到了纽约,还去面试找工作。



 《丑女贝蒂》 | 微笑是最好的武器和防具


当时有一些公司操纵这些事情,发布了一些针对凤姐在美国的爆料,其中有很多被正常人认为是笑话的事。比如说凤姐的英语水平,比如说她对要去什么公司、要多少工资都提出了很多奇怪的要求。当这段故事结束以后,我相信操作她的公司已经没有兴趣继续把她作为一个热点来炒作了,因为凤姐的签证问题、收入问题,包括她在美国的社会关系、语言问题,他们认为凤姐在纽约是生存不下去的,所以这些人后来就撤了。

 

结果五年过去了,大家发现凤姐在纽约不仅生存下来了,而且还生活得很充实、很从容、很自信。凤姐在美甲店里给客人做指甲,不时地在微博上发一些她所在的这个小店的环境描述,还有一些对她客人的描述,英文水平也提升了不少。

 

非常有意思的是,她还开始在纽约找对象,并且在微博上直播自己找对象的过程,甚至发小广告征婚,找对象的标准仍然不低,还是那么自信。



   《闻香识女人》 | 只要有自信,哪怕看不见也能成功撩妹


还有一件事情也很有意思。凤姐会不时地对国内的事做一些评论,而且凤凰新闻客户端居然发现了凤姐的这个才华,专门邀请她去写一个专栏,并且定期推送。连着推送了两篇之后,大家才发现她不仅写得挺长,而且还写得很认真。

 

凤姐的第一篇专栏,写的是自己相亲找对象的经历。在这篇文章里,她讲了爱、婚姻和性的关系,可以看出凤姐坚守着一条中华民族的传统:不爱不上床。不以结婚为目的上床,她认为是耍流氓。其实和优衣库试衣间的行为对照来说,凤姐还真是一个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捍卫者。


第二篇文章写了“要是有一只鸡在我面前,我绝对跑不过它”。这篇文章讲了她小时候一些苦难的经历。我看了这些经历之后,觉得凤姐最强大的一点,是她“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因为她在九岁的时候,父母就分开了,周围的人对她也不好,所以她就喜欢自己一个人看书。从那个时候开始,她就基本上活在自己世界里,已经习惯了。今天大家黑她,甚至用非常恶毒的语言诅咒谩骂她,比如说她长得不好看,可能从小别人就这么说,她真的是习以为常了,相当于已经有一套免疫力了,所以百毒不侵。



 《模仿游戏》 |能不理会别人意见的,要么特自信,要么特不要脸


现在是外貌协会横行、颜值高于价值的社会。在中国,对一个女孩子的形象有两种审美。一种是蒙古人种,高鼻梁、大眼睛、瓜子脸,我们会认为这是漂亮的。还有一种是马来人种,脸稍微有点扁,眼睛只有一条线,颧骨略大,这也是一种美,但不是亚洲人眼里的典型美女。而凤姐偏向后面这种形象。

 

后面这种形象在欧美其实是挺有市场的。举个例子,吕燕。吕燕是一个著名的模特,她的形象在普通中国人眼里也不算是大美人,小眼睛,有一点雀斑,脸型是扁的。但她到了美国就成了美女。

 

所以,美和不美,要看放在什么特定的市场上推广。凤姐如果在西方市场多待一会儿,她凭现在的形象也一定能找到一个好的凤姐夫。

 

凤姐在这篇文章里还讲到另外一个很有意思的细节:她在读六年级的时候,看到一本被泥裹着的、被扔在地上的书,这本书讲的是美国的股市,所以在那时候,她心里就有了美国梦。



 《阿甘正传》 | 阿甘是最典型的美国梦代表者


现在,这样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苦难女子,在纽约这样一个高度竞争的地方生存下来了。纽约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呢?当时拉登把世贸强拆了之后,我要在新世贸中心最高的楼顶上做一个项目,叫“中国中心”。为了这个项目,我从2002年开始,前后飞了六十多次纽约,这十二三年来,对纽约也算是有了很多的了解。 

 

我在2002年去纽约的时候, 没有人相信一个中国公司要参与世贸重建,所有的纽约人都投以白眼说,世贸重建这件事和中国有什么关系?要在自由塔上插五星红旗,美国人从感情上、从价值观上来说,都是接受不了的。

 

在五年以前,我们签约的时候,美国人的看法已经改变了,说这个地方就叫“世贸一号楼”,五星红旗插在上面,那就在上面吧。在纽约做房地产也好,投资也好,中国人已经成为纽约的宠儿。复兴买了一栋洛克菲勒家族的大楼,潘石屹买了一栋保险公司大楼,我们的“中国中心”也继续在做,万科还要在那里盖一个高三百米的住宅……

 


 国外的日子看上去挺滋润,凤姐脸色不错


我眼见着在纽约的中国人慢慢多起来,说话的声音大起来,出入高档消费场所的人也多起来。这十多年的变化,实际上是因为务实的美国人认识到中国人口袋里的钱和美元一样,是好东西。我之前碰到过一个大哥,他说,“你可以说我是王八蛋,但你必须对我口袋里的钱表示敬意。”今天纽约的人也是一样,可以认为中国这不好那不好,但是必须对中国人口袋里的钱表示敬意。

 

正因为这个大背景的变化,所有中国人在纽约的心态,不再是一个悲苦的、被迫害的心态,也不再是一个讨饭的心态。这和二十年前的一部电视剧《北京人在纽约》里华人的心态是截然不同的,那时候的华人在纽约生存得极其艰难,所以有很多抱怨,恨不得要骂纽约,“你他妈混蛋!”

 

我记得那部电视剧的主人公叫王启明。那时候的王启明也受苦,现在的凤姐也受苦,他们都身处纽约的最底层,面临的生存环境其实也差不多,但是王启明和凤姐两个人的心态完全不一样:王启明悲凉,凤姐淡定;王启明压抑,凤姐坦然;王启明咒骂美国,凤姐包容、喜欢美国;王启明到最后要逃离美国,凤姐坚定地留在美国,一定要找到对象;王启明回来写了一篇小说《北京人在纽约》,讲了许多中国人在纽约酸楚的故事,而凤姐通过她写的文章,隔着大洋告诉中国人,中国人在纽约是可以融入美国的游戏规则、很自信地生活的,她还可以批评美国的一些事情,理直气壮地拒绝一些想占她便宜的美国男人。

 


 《北京人在纽约》 | 一遍遍刷新自己的底线


所以,同样的苦难、同样的问题,你认为它是灾难,它就是灾难,你认为它是机会,它就是机会。如果你接受它,用未来的眼光去战胜它,其实是得到了进步的出路;如果你只是发发牢骚表达自己的悲情,那你就只能永远陷在苦难里不能自拔,而且会逐步变成一个被害妄想症,最后就只能忧郁地上吊跳楼。

 

一切加害于你的、偶然的困难,都可以当成是人生过程中正常的状态。没有人会为你的幸福准备好所需的一切,幸福必须靠自己去争取。从这个角度来看,凤姐是当今中国语境下特别好的一个“励志姐”。

 

现在我们都说“全民创业,万众创新”,与其找一些高大上的、遥远的人,去讨论怎么创业、怎么生存,不如看一看在纽约生活了五年的凤姐。我觉得,要从这个角度向凤姐表示敬意。



END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1-10 04:08 AM , Processed in 0.029573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