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436|回复: 0

[旅游天地] 有个村子它曾美得惊世憾俗,现在却没了村民没了灵魂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0-15 03:3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5-10-15 最具小众特色旅行 Feekr旅行

在以油菜花出名的江西婺源,

曾经有这样一个村子,

它安居在“地无三尺平”的陡坡上,

家家都是徽式两层或两层半的建筑,

一楼大门临前街二楼后门面后街。


二楼窗口望出去是一排排冲天炮似的木晒架,

很多人也正是因为这惊世憾俗的晒秋画面,

才记住了它的名字——篁岭

其实晒秋并不是秋天的专属,

它是晒丰收的意思一年四季都有,

但是只有到了夏秋交替的时候。

整个村子才会呈现出它最震撼的画面——

图片来源:太平洋@西西

(▲图片来源:太平洋@瞳泯)

图片来源:太平洋@西西)

长长的木架托着圆圆的晒匾,

红辣椒、稻谷、玉米、菊花……

红、白、蓝、黄、绿等鲜嫩的色块,

在棱角清晰的徽派建筑之间凸显利落。

图片来源:篁岭旅游官网)

图片来源:篁岭旅游官网)

图片来源:篁岭旅游官网)

图片来源:篁岭旅游官网)

图片来源:篁岭旅游官网)

除了来自于画面本身的色彩冲击以外,

村民们为丰收忙前忙后的身影,

才让人特别钦羡。


那个时候,

晒秋还只是村民们代代相传的习俗,

它顺应了当季的丰收,

图片来源:篁岭旅游官网)

图片来源:篁岭旅游官网)

画面没那么浓艳却是鲜活的,

场景没那么震撼却是真实的。

然而如今的它却画风大变

老房子塌的塌废的废,

新房子修的修建的建。



从一个原始的古村到一个凌乱的工地,

它多了收费的约束,

少了自由出入的随意;

它多了慕名的游客,

少了原住的村民;

它让晒秋多了画面感,

却也让整个村子失去了生命和灵魂


其实篁岭就跟很多古村一样,

从很久以前就开始面临着破旧不便的尴尬。


年轻人都外出打工了,

村子渐渐半空心化了,

徽州古建也年久失修、腐烂倒塌了……

但若是要追溯它没有灵魂的那层变化,

或许就得从2014年的村民搬迁计划说起,

据说“为了保护古村古建古民俗”,

基本所有村民都被搬迁到了山脚的新村,

即便是老人或许你也再见不到了。


搬迁的同时景区化改造也紧锣密鼓地进展着,

从山脚到山顶已经有了缆车,

从这头的古村到对面的梯田修建了天桥,

旧房子还没拾辍好新房子又在不断盖……

在这短短的一两年时间里,

篁岭到底是经历了怎样翻天覆地的变化?

看到工作人员的趾高气昂,

看到景区布景的“良苦用心”,

看到摄影师们拍下的惊艳画面,

看到游客们晒了高大上的朋友圈……

却唯独没有看到当地的村民,

不知道搬到山脚的他们是否依然还在家中晒着真正的秋?

不知道如今的篁岭还跟当初改造者们的蓝图差距多少?


有时候会陷入一种困惑,

作为从农村出来的孩子,

我们向往过上都市的生活;

作为在外打拼的城中人,

我们又向往这些村子永远保持最初的模样……

但是作为一个景点,

是不是只能希望篁岭不要成为下一个复制品?


大概是油菜花为婺源带来了太多利益,

才导致大半个婺源都被开发得如出一辙。

没了村民、没了灵魂的篁岭又该何去何从?

无解!

篁岭的晒秋依旧很美,

只是没了村民的它好像就是少了那么点精气神!

(未标明来源的图片均来自小飞君)


温馨提示:

1、篁岭节假日的门票是120元(平日60元),不包含在婺源东线和西线的联票之中,性价比低,不建议特地前往,除非你爱摄影。

2、无论何时前往都可以拍到俯瞰晒秋的大场景,偶尔还有主题拼图(国庆,反法西斯70周年的时候都有)。画面还是很美的,都是景区精心安排好的布景,拍个照晒个朋友圈绝逼美美的。

3、外地自驾游客还比较多,观景台往往都挤满了拍照的人。因为当地人基本都被搬走了,所以除了拍拍晒秋和断壁残桓,其他你可能就会觉得比较无聊了。

4、梯田的油菜花是春天的一大特色,有缆车,有滑索。景区里有条天街,特色没什么,反正就是古村古镇商业街的模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11-16 11:29 PM , Processed in 0.058451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