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06|回复: 0

[时评] “状元县”教师为何逃离讲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8-30 11:4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源济 于 2015-8-30 10:48 PM 编辑

2015-08-30  习宜豪 南方周末

image.jpg
2014年12月25日,会宁县甘沟驿镇四十铺小学三年级学生正在上课。这个班级当时只剩下4个学生。 (常琦彪/图)

新招聘的176名警察中,158人不久前还是教师。发生这件事的甘肃会宁,是全国赫赫有名的“状元县”,又是一个国家级重点贫困县。

当理想与情怀消退,乡村教师的坚守日益变为一种奢侈。当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降临时,他们选择了逃离。


头戴黑色警帽,身穿黑色特警制服,扎着警用腰带,脚蹬黑色中筒皮鞋的警察队伍在广场前集训。176名统一制服的警察,动作整齐划一,“一、二、三、四”的跑步口号,回荡在本身并不大的县城里。

这些正在参加集训的176名警察中,有158名不久前还是教师。这事就发生在全国教育界赫赫有名的“状元县”——甘肃会宁。

会宁自古文风昌盛。自恢复高考制度以来,会宁县共产生两位全省高考状元、一千多位博士和8万余名大专院校学生,是全国教育界赫赫有名的“状元县”、“博士之乡”。但是,随着学校的撤并,学生数量的大幅减少,许多被束缚在农村的教师开始迫切希望进城。

一边是一辈子面朝黄土默默无闻的前景,一边是一身警服带来的种种光鲜与诱惑。于是,当警局的大门向教师敞开时,教师们纷纷逃离三尺讲台,似乎也顺理成章。

1、报名的教师占了一半还多

前不久,30岁的特岗教师杨博正式告别待了5年的三尺讲台。5年前,杨博通过甘肃省特岗教师考试成为会宁县土高乡中学的英语教师。

2010年6月,杨博毕业于河西学院,他在大学读的专业是英语,次月他便参加了甘肃省特岗教师的考试。

当年,包括会宁县在内的43个比较困难的县面向甘肃本地生源招聘了农村特设岗位教师3079名,聘期为3年。招聘公告上明确注明,“特岗教师原则上安排在县以下农村义务教育学校任教”。

杨博通过了考试,并被分配到了土高乡中学担任英语教师。这里距会宁县城大约105公里,在坎坷的山路上,即便是开车也需要四五个小时。但这所学校的毕业生中,出过三位博士。

在土高乡中学的讲台上,杨博一待就是五年。如果没有什么变化,他可能在这里干到退休,“一眼就可以看到老”,一位在土高乡任教30年的教师告诉南方周末记者。

直到2014年11月5日,这一天会宁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转发了白银市县区公安派出所公开选拔人民警察的公告。

这个招警公告让杨博看到了离开农村的机会。公告上说,白银市计划选拔990名公安派出所警察,会宁县招录的最多,共270名。这是近几年来,会宁县公安局规模最大的一次招聘。

南方周末记者从会宁县公安局了解到,会宁县这次之所以招录这么多警察是因为之前警力相当不足,“会宁县有58万人口,而按照人口比例,会宁警察的比例在白银是最低的,”会宁县公安局一位负责人说,会宁县共有28个乡镇,而派出所却只有18个。

招录公告要求,具有大专以上学历、年龄在18到35周岁、“占用事业编制的在职财政供养人员”才有资格报考。除此之外,对报考者的身高和视力也有要求。

杨博刚好符合这些要求。会宁县公安局政工监督室副主任赵一来说,全县共有1100多人报名,其中参加考试的974人中,教师占了一半还多,其余的人员则来自乡镇干部、卫生系统以及县直部门工作人员。

据 《中国青年报》报道,会宁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会同会宁县财政局、编办、公安局下发会人社发【2015】128号文件显示,经过考试、考核及体能测试, 此次会宁全县共招录警察189名,其中,有171名教师入选。不过,有13名教师在集训期间自动放弃,最后共有158名考入警察队伍的教师正在参加集训。

这158名考入警察队伍的教师中,杨博所在的土高乡中学就有4人。这不是最多的。南方周末记者获悉,离县城60公里的杨崖集中学有7名教师加入了警察队伍。和他们一起加入警察队伍的,还有河畔镇一所小学的校长。

2、默默无闻地“点燃”自己的一生

五十多岁的语文教师贺平已经在土高乡中学教了三十多年的书。在他看来,教师这个职业流动性差是像杨博这样年轻教师逃离的原因。

“这里生活太不方便,如果想在中午下班之前赶到城里,即便是自己开车,也要在早上五六点起来。”贺平说,因为待在这里,杨博30岁了,还没找到对象。

贺平已经获得了中级教师职称,他每个月大约能拿到4900元钱的工资。会宁的一位派出所所长告诉南方周末记者,他的工资收入大约在4800元钱。

虽然做警察会涨一些工资,但贺平认为这并不是年轻教师们逃离的主要原因。农村教师的流通渠道是僵硬且闭塞的。别说从土高乡调到县城工作,就是到县城近一些的、交通方便的地方也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

如果没有能力,可能一辈子就要待在土高乡中学。贺平说,如果不是年龄过了,他也会参加招警考试,“做警察不仅是威风的问题,最重要是给家人安全感”。

如果一辈子待在教师行业里会怎么样呢?2015年6月24日,会宁县党岘中学教师李兴旺在《中国教师报》上发表了一篇《“30年荣誉证”来了》的文章。教了三十多年书的李兴旺,谈了自己现在面临的问题。

李兴旺在文中说,“人们尽管嗤笑或者批判我的卑微,但我只想说,三十多年的乡村教师生涯,让我学会了波澜不惊”。

五 十多岁的李兴旺自19岁开始就在党岘中学教书,“年过半百却一直没有迈出过乡村学校一步,现在还带着一身病痛给学生上课”。除了每周一天的休息时回家外, 其他的6个昼夜都要厮守在学校,“每天就连吃饭睡觉也处于工作状态,因为吃饭时可能会有学生找上门来,睡到半夜学生宿舍有事常会被唤醒”。

李 兴旺在文中感叹自己老了,“职业病缠身,头痛、颈椎痛、腰痛,眼睛也坏了”。最让他接受不了的是,“这时候开始实行绩效工资”。李兴旺说,他们的“绩效工 资”是先从个人工资中抽出一部分再重新分配,虽然老教师被抽的基数会比年轻教师高,但学校只按“工作量”等指标考核教师。

班主任费也要在绩效工资中抽取。李兴旺说:“我以前做过二十多年班主任工作,从没领过班主任费,现在老了不做班主任了,我每月的工资却又要‘奉献’出好几百元给年轻的班主任、给工作量比我大的年轻教师”。

中川乡的年轻小学老师许林这一次从招警考试中落选,“教师那么多,也不是谁想当警察就能当的”,许林觉得,作为一个乡村教师只能默默无闻地“点燃”自己的一生。

虽然这次没考上,许林仍在等待着。他不愿放弃每一次进城的机会。“平时还得多学习公务员考试的书籍”。

image.jpg
2015 年6 月23 日,会宁县新招录的警察在红军长征胜利纪念馆了解长征历史,接受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 (常琦彪/图)


3、改变命运不等于改变家乡

会宁是个国家级重点贫困县,95%的人口是农民。在白银市下辖的三个县中,它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经济却排名最后。它的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均低于甘肃全省平均水平,属于“落后省份的落后地区”。

南方周末记者获得了会宁县2007年到2013年的相关教育数据,整体上来看,教师人数并无明显波动,但学生人数逐渐在递减。

在这7年间,初中和小学教师数量变化不大,大约保持在6100人上下;初中和小学的学生数量减少了将近一半,人数大约为46000多人;初级中学减少了4所,小学减少了133所,教学点减少了44个。

2007年,会宁县初中、小学中师生比例平均约为1∶20.8;到了2013年,这个比例上升为1∶13.3。

贠守勤曾是会宁县教委的副主任,他调研后发现,近些年会宁农村中小学生源急速萎缩,“多数农村学校的师生比例在1∶5以上,甚至有的地方达到了1∶1,2个老师专职教2个学生”。

这样的背景下,教师们最开始那种朴素的教书育人的情怀也慢慢消褪。“本身就没多少个学生了,学校撤并后,农村教育的竞争也越来越小,优质的生源都被县城的初中抢走了。学生的家长也愿意把学习好一点的孩子送到城里念书。”一位辞职到外地打工的小学教师告诉南方周末记者。

与此事有关的另一个真相则令人尴尬:教育,对改变学子及其家庭命运的作用或许是显著的。但这对会宁本身尤其是农村面貌的改变,现实却是有些残酷。这或许也是教师们“逃离”的另外一个原因。

1978年,会宁的人均GDP为165元,全国人均GDP为381元,二者之比为43.4%。而在会宁已成为全国有名的“状元县”,产生了8万余名大中专学生的2010年,会宁人均GDP为5674元,全国人均GDP为29748元,二者之比反而下降到了19%。

1998年,会宁在甘肃69个县中,经济总量排名第23;2010年反而下滑到了第41名。人均GDP只有全省平均水平的37%。

另 一项更能说明地方经济发展状况的数据对比是:90%以上的大学生都不会选择回到会宁。目前,仅在北京中关村工作的会宁学子就有四百余人。他们创造的价值, 对会宁经济的回馈作用微乎其微。虽然一些在外闯荡的成功人士出手阔绰,一出手就给父母10万元。他们将父母从老家接到县城居住,还抬高了会宁的房价。会宁 现在是白银市四个县区中,房价最高的一个。

不过,政府官员们现在在极力淡化“教师入警事件”给会宁带来的影响。他们担心这会让“状元县”的光环蒙尘。一位政府官员对南方周末记者说,会宁“吃财政饭的”有12000多人,教师就占了将近8000人,“从这个角度讲,100多教师去做警察也并不多”。

在媒体报道后,此事成为舆论热点,也瞬间变为了一个敏感话题。刚当上警察的教师们噤口销声,表现出很强的纪律性。

只有会宁县教育局一位退休的领导向南方周末记者表达了不满,他说:“在教师中招警察,就像在教授中招生产队长”。他不满的是,招录警察竟要在教师、在编的事业单位和政府机关的工作人员中择优招聘,“这不是意味着别的行业都不如警察吗?”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部分人物为化名)

部分资料来源:兰州大学陈名2012年的硕士毕业论文《会宁成为高考状元县的软投入分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6-8 06:58 PM , Processed in 0.032531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