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85|回复: 4

[军事] 《出鞘》2015-03-17:铁棍横扫无招可挡?辨析克里米亚和缅北的差异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3-17 05:3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jpg
一年前的今天,在乌克兰内战的炮声中,克里米亚归属公投以97%的赞成率通过并脱离乌克兰;而近几天,地理位置和克里米亚同样举足轻重的缅北地区,内战战火已烧到中国边境,造成中国边民伤亡;本期《出鞘》聚焦这两个最近常被比较的地方。




2.jpg
对于俄罗斯这头地处极寒,周边海域冰冻期漫长的“北极熊”来说,触碰温暖的海水,是从彼得大帝到普京“大帝”几百年来从未改变的梦想。而克里米亚半岛,正是触碰黑海这片温暖海水的“熊掌”。为了保住这只熊掌,1854年的沙俄军队坚守了349天,1941年的苏联红军坚守了250天。




3.jpg
1944年,苏军收复克里米亚半岛。在苏联时代,克里米亚意味着菲奥多西亚的海滨浴场,雅尔塔的旖旎风光,还有塞瓦斯托波尔的红海军黑海舰队。而1991年苏联解体乌克兰独立后,这一切几乎都不再属于俄罗斯,只能勉强租借塞瓦斯托波尔军港的一部分,作为元气大伤的黑海舰队的基地。




4.jpg
克里米亚虽然从1955年就在赫鲁晓夫的主导下被划入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但由于战后当地居民以俄罗斯人为主,所以1991年解体后当地居民对自己一夜间成了乌克兰人仍然颇有不满。因此,乌克兰内战爆发后,亲俄势力几乎毫无阻力的发动并通过了这场决定克里米亚命运的公投。




5.jpg
如今,当双头鹰国旗已经在“黑海明珠”塞瓦斯托波尔伴着《俄罗斯,我们神圣的祖国》飘扬了整整一年之后,克里米亚人已经越来越俄罗斯了。而对于向来“没有一寸领土是多余的”的俄罗斯人来说,即使受到西方再严厉的制裁,收复克里米亚为俄罗斯开疆拓土的普京就是他们的英雄。




6.jpg
现在在克里米亚的俄罗斯军人越来越多,在圣安德烈旗的荫蔽下,不要说重返并占据整个塞瓦斯托波尔军港的黑海舰队了,就连俄海军唯一的舰载战斗机部队第279团也不用在俄境内新建造基地了,再次永久拥有了“尼特卡”岸上训练基地。拖欠乌克兰的租金什么的,已经是过去的笑谈。




7.jpg
俄罗斯直接将克里米亚纳入版图固然提气,但也引来了美国为首西方国家的强力经济制裁。“铁棍横扫,无招可挡;若要抵抗,铁棍加粗”,这是俄罗斯民族几百年来面对“既不属于东方,也不属于西方”而被排挤打压的困境时一贯的信条,俄罗斯性格如此,并不表明面对类似局面都要这样做。




8.jpg
而且克里米亚这种居民长期以俄罗斯族为主,脱离苏联不过20多年,有着非常强烈民族向心力的地区也属于“可遇不可求”的,并入俄罗斯可谓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这无形中为普京政府省却了无数气力。所以网上类似“中国应学俄吞并果敢地区”的言论只能说是不加思考胡乱类比的结果。




9.jpg
俄国人有俄国人的手段,中国人有中国人的智慧。和俄罗斯相比,中国虽然不缺乏温暖的海水,但透过或清或浊的海面,却总能看到若隐若现的岛链绞索。“浅滩困龙几十秋”,对外贸易远比俄罗斯发达,可在地缘上却处于同样不利局面的中国,何尝不需要一个在印度洋上的桥头堡呢?




10.jpg
回头说这次边民伤亡的事,悲剧已然发生,如何向历史上的诸多案例学习,将这次不幸事件转化成中国在缅北地区得利的机会,将相当考验中国政府的政治智慧,远不是部分网友的“你打两炮我还三炮”听起来解气实则无一利的方法那么简单。不过类似事件我国也并非完全没有处理经验。
 楼主| 发表于 2015-3-17 05:3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11.jpg
在13名中国船员于2011年10月在湄公河上被抢劫杀害后,同样顶着国内外巨大的质疑声浪,中国政府不仅用一年时间让凶手被绳之以法,并将他们押回国内公审枪决,还在结案后主导了湄公河上的四国联合巡逻常态化执法任务。在这次事件中,缅甸军方起到的角色是积极的甚至是正面的。




12.jpg
“中国和缅甸在政府和军队层面有着长期友好的关系”,“缅甸北部民族武装中不乏和中国同文同种关系密切的族群可以利用”,这两点都是网友们常常提到的有利因素。但实际上这两点都不是完全支持中国在缅北推行“克里米亚模式”的理由,甚至这两点自身也有站不住脚的地方。




13.jpg
从内部角度看,缅北局势可以说要远远比克里米亚复杂,不仅有着皮里阳秋的缅甸“民主”政府和一支政府也不知道能不能控制住的军队,各种丛生的地方武装同样难以对付。从外部角度来说,围绕克里米亚有着以美国为首的大把西方干涉势力,而在缅甸周边,或明或暗的搅局者其实也不少。




14.jpg
2007年1月,中国在联合国安理会否决了英美等国提出的对缅制裁议案,为此缅甸电视台曾中断节目专门感谢中国。缅甸军政府与西方关系的恶化,为中国企业大规模进驻缅甸创造了机会,一系列大项目由此签订。然而好景不长,2010年年底缅甸举行多党大选,军政府将权力移交文职政府。




15.jpg
2011年,缅甸总统吴登盛宣布在他的任期内完全搁置已于2009年开工的地处缅北的中缅密松水电站合作项目。这座完工后排名世界第15位的大型水电站的停工,使得中国企业损失惨重。表面上冠冕堂皇的理由是当地风俗和环保,但民主化改革后缅甸地方政府权力的坐大才是其中的重要因素。




16.jpg
这件事儿当中克钦组织及其背后势力的影响也不小。从2010年2月开始,设在英国的克钦民族组织总部开始派人在英、日、澳、美等地的缅甸大使馆抗议兴建密松水电站。另外,根据维基解密披露的美国外交文件证实,美国驻缅大使馆在此期间也资助了一些反对密松水电站的活动分子团体。




17.jpg
就算考虑到密松对克钦族意义非凡,密松水电站的选址确实敏感些也就罢了,从缅北其他水电项目中,中国往往只因为和缅甸政府合作就屡屡受到其阻挠来看,缅甸北部的武装团体是否是其宣传喉舌所竭力把自己打扮成的那颗“听话的棋子”,其实很是个问题,更不要说缅甸政府自己。




18.jpg
坚守到2013年不见希望,中国参建单位被迫全部撤出密松,他们为库区移民建好的安置村庄,村村通柏油马路通电,村里的建筑远比自家老房子好,反对派再怎么号召移民重返家园也没有用,更何况这个本来对缅甸政府和百姓有百利无一害的项目的搁置还造成了当地大量青壮年的失业危机。




19.jpg
这讽刺性的场面只是中资企业近年在缅频频受挫的缩影,三大“千亿工程”中的密松电站和莱比塘铜矿接连受到影响,与之相比2013年开始使用的中缅油气管道项目已经算是幸运的。但不仅其中阻挠一点也不少,而且每年2200万吨的原油输送量根本无从谈起对中国“马六甲困局”的缓解。




20.jpg
而且这几个“千亿工程”无论最后成功与否,当地民众对我国的“阶级感情”却还是没多少。这不能说缅甸老百姓觉悟低,也不能说中国企业不重视对缅甸民生经济发展的助推,截止2013年,中石油及相关公司已投入近2000万美元,援建43所学校、2所幼儿园、3所医院、21所医疗站。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3-17 05:4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21.jpg
但由于中石油在上述公益项目中仅是出资方,具体操作则由缅甸政府来做,导致大量学校、医院被建在了远离项目途经地的其他城市,而深受项目影响的地区却未得到多少实惠。在缅甸征地时,中石油也遇到类似麻烦。当地农民组织起来游说议员,给中缅管道征地制造障碍,提高要价。




22.jpg
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就是缅甸民主化改革对中缅关系进一步深化造成的问题——中资企业以前只需要和军政府打交道“走上层路线”就能搞定很多项目,却引起当地百姓把对军政府的不满态度和中国企业捆绑在一起,如今军政府脱军装了,我们就只能艰难的走向基层才能获得缅甸百姓的认可。




23.jpg
让我们看看日本的手段,早在2000年,日本国际协力机构耗时两年对缅北水电资源考察后制定了一个完全不同于我国的援建计划。在我们耗资巨大的密松水电站项目被搁置停工时,日本人正在以平均一个村5万美元的微小成本在缅北进行小水电项目开发,成本低见效快,当地人民拥护又欢迎。




24.jpg
正如本栏目在《印度洋之梦》中讲过的,在同样一个国家投资,我们投入的人力物力绝对比日本多,可为什么日本总能比我们获得更多的回报?虽然我国在缅北的经营中并未施加多少武力,但这种简单粗暴缺乏论证的投资援建方式,是否多少也有点自以为“铁棍横扫、无招可挡”的因素呢?




25.jpg
目前中国也在研究如何对缅甸进行系统性的扶贫与经济帮扶项目,从而改善中国在缅形象。如何学会用软实力说话,这是一个很多网友们都未曾仔细思考过的问题,但这却是中国在缅北问题中,乃至在亚非拉地区各种投资建设时所遇到的“回报远远比不上付出”这一问题的重要解决思路。




26.jpg
现在中国军队在边境的集结威慑也同样是正确的,美国的扩张早就无数次证明,“手握大棒”与“说话和气”缺一不可。只有高高举起的“大棒”,才能让缅北各方势力意识到缅甸问题中有一个“惹不起”的对象,让各方心悦诚服,这也是中国对这次边民遭袭事件态度必须强硬的核心原因。




27.jpg
小编认为,我国需要尽早在缅甸尚处于从军政府向民选政府的过渡阶段,政治走势存在诸多不确定性的时候,用软硬兼施手段在缅北树立中国“恩威并重”的形象;否则中国将很难在这一堪比东方“克里米亚”的地段取得突破口。本期《出鞘》就到这里,明天《武器的秘密》我们再见!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3-17 08:2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3-17 09:5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我们耗资巨大的密松水电站项目被搁置停工时,日本人正在以平均一个村5万美元的微小成本在缅北进行小水电项目开发,成本低见效快,当地人民拥护又欢迎。

中国政府自己不检讨一下吗?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6-9 04:43 AM , Processed in 0.036918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