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435|回复: 1

[转贴] 《商业传奇》NO.27 东莞:下一张船票在哪儿?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3-2 07:4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源济 于 2014-3-2 06:49 PM 编辑

1.jpg
政府在东莞展开的打黄行动,可谓让东莞遭遇了一场“三级”地震。但这只是一次扫黄行动吗?透过这次地震,或许可以认真梳理东莞经济发展状况。




2.jpg
  2014年2月9日,中央电视台报道东莞5个乡镇出现的大规模卖淫嫖娼行为。这一次,“世界制造之都”东莞再次名震海内外,但话题却不是其制造业经济或“世界工厂”,而是“性都”这个久摘不掉的帽子。据媒体报道,东莞色情业每年产生的经济效益,一度达到500亿元,相当于当地GDP的1/7,可以想象一旦色情业遭遇冲击,东莞经济必然受到影响。一个城市的经济发展要很大程度上依赖不健康的色情产业,这显然是畸形的。东莞“性都”帽子久摘不掉,不得不让人正视一个严肃问题:东莞经济发展模式出现了问题!




3.jpg
  现如今,在制造业及外贸行业不景气的情况下,东莞经济发展虽然在寻求转型升级,却让人感觉日渐跑偏。难道说,东莞经济的发展、民生的维系一定要靠色情产业?有分析认为,东莞目前正在从传统制造产业转向娱乐服务产业,并陷入深深的“发展依赖症”。如此一来,除却反腐等因素考量,经济层面看,政府东莞扫黄似乎意图在于改变依靠娱乐服务业支撑地方经济的发展模式。本期商业传奇,我们将梳理东莞产业经济发展的历程,厘清东莞经济与色情业之关系的同时,也将关注在东莞产业升级遭遇迷途困境之时,打击色情产业之外,东莞通向经济发展之路的下一张船票在哪里?




4.jpg
  资料显示,东莞支柱产业主要集中于电子信息、纺织服装制造业、家具、玩具等制造业,不过,从近年其产业发展趋势来看,第三产业比重日渐上升。近几年来,东莞“性都”名号渐响,让很多人误以为东莞经济发展已经离不开娱乐服务业,真的是这样吗?事实上,东莞能够在不长的时间内就从一个县级市升格为地级市,成为“世界制造之都”,主要凭借的就是制造业和代工贸易,娱乐服务业是伴随着东莞主要支柱产业发展而来。




5.jpg
  1978年,改革开放前,东莞为农业县,经济社会以农业为基础,其管理模式也是以农业管理为基础。改革开放,东莞实施经济国际化战略,大力吸引外资,发展外向型经济。经过七八年的发展,东莞与南海、顺德、中山一同崛起,被称为“广东四小虎”,即1980年代珠三角崛起的四座经济发展迅猛的中小城市。图为1978年东莞办起的全国第一家“三来一补”企业太平手袋厂。




6.jpg
  1988年东莞撤县改市,作为“广东四小虎”之一,东莞的发迹是“天时、地利、人和”之说的最佳版本。东莞毗连港、澳、穗、深,交通四通八达,是著名的侨乡,港澳同胞和海外侨胞近100万人。港台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享有投资优惠政策的沿海地区转移的浪潮中,东莞则成了外商们在珠三角的首选之地,因为相比于土地和劳动力成本不断上涨的深圳,有些老态龙钟的广州,处在夹缝中的东莞更具备区位优势。此时,东莞的产业经济集中于外商制造业,娱乐服务业中色情业发展最为明显,主要形式是地下夜总会,为在此地投资的香港商人提供服务。




7.jpg
  1992年至1996年,东莞的开放力度最猛,大批中小港台商人冲着廉价的人力资源和土地资源来到东莞,扎堆地经营制鞋、玩具等传统产业。与此同时,东莞色情服务业进一步发展,并逐渐出名,进而吸引更多的港台和广东人士前往。




8.jpg
 1996年起,民间资本也开始投资酒店、餐饮、娱乐等服务业,并逐渐与色情业结合。也就是说,东莞外向经济发展繁荣之时,也是其娱乐服务业发展繁盛时期,并逐渐形成产业链条。




9.jpg
 1997年世界经济遭遇金融危机导致不少中小企业破产倒闭,工厂大量失业女工迫于生计多选择从事性服务、洗浴服务、餐饮服务等,进而壮大了娱乐服务业,其中“性都”成为东莞主要标签。




10.jpg
  1997年世界经济遭遇金融危机,东莞传统制造企业破产,逼迫传统制造转型。以往,大量外来企业都是在东莞生产,然后将货物运往香港,再利用香港的贸易中心地位把货物运往全世界。此时,这条路子已经走顺,利用这一形成优势,台湾电子加工业开始进入东莞,他们也是利用这一商道完成加工制造。  可以说,东莞从传统制造到TI制造的转型与台湾密不可分,1996年至2000年期间,大量台商此时也奔赴东莞,集中在1998年前后,台湾的电脑组件和电子元器件工厂大量迁入东莞。台企在东莞制造业的基础也是这个时候开始打下基础,成为“世界工厂”。小小的东莞从1998年开始,连续8年外贸出口位居全国大中城市第三位。至今,东莞仍有台商10万人。
 楼主| 发表于 2014-3-2 07:4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11.jpg
  2000年以后,在全球一片IT的呼声中,大型的电脑产品制造商纷至沓来,在东莞掀起了新一轮的厂房圈地运动。伴随东莞制造业发展,娱乐服务业发展也已经成熟。




12.jpg
  发展至今,东莞是“IT大市”而非“IT强市”,是“国际制造业基地”而非“制造业名城”。更为尴尬的是,如今“性都”已经成为东莞尴尬的标签。更为重要的是,严重依赖外来投资的同时,东莞自身的民间投资力量却出现了跑偏。如今,东莞本土的资本,大量的不是投向制造业,而是在第三产业,比如房地产、酒店、物流等,如太子酒店的掌门人就将资产多投向酒店、石油、地产行业。本地的民营资本中,就算有一部分制造业的资本投入,大都限于低技术的行业和产品。一位投资酒店的人士就曾表示,投资酒店和娱乐服务业能够看到钱进钱出,心里踏实。如此看来,最令东莞人自豪的IT产业,其实都是别人的,成功是别人的,欢乐也是别人的,东莞本土资本基本上没有能够介入。




13.jpg
   制造毕竟是整个产业链条中较为低端的环节,东莞以吸纳外部资金发展起来,仅靠“筑巢引凤”、“三来一补”终究难以跳升到产业的最前端。况且外来资本的一收一放都对其所投资的生产制造基地影响很大,亚洲金融危机就曾给贸易出口导向的国家以深刻教训。有这样一个比喻形容东莞制造业的不牢靠,“东莞的很多工厂像竹竿一样插在土地上,随时可以拔起来,再插到其它地方。”如今,很多企业已开始将厂房移到成本更低的城市,或者是移到越南、柬埔寨等东南亚国家,因为相较于东莞,这些地方的成本更低,投资环境也更宽松。




14.jpg
  2009年至2012年,东莞GDP增长率不乐观,还有一次排到了省内倒数第二,而更让东莞市感到心慌的是,身为“世界工厂”却没有一张响亮的企业名片,东莞最强势的制造产业却没有一个真正属于自己的品牌,“步步高”和“金正”这两个品牌虽然曾经辉煌,却并非东莞本地老板所有和创立,相比而言,深圳有华为,顺德有美的、格兰仕等中国驰名品牌……也就是说,一旦脱离进驻东莞的外来企业,这个外向型经济主导的城市将会陷入危机。




15.jpg
  提到东莞,很多人可能的联想是:遍地的工厂、工地、车辆、外来的人流、酒店、金钱……如今东莞还未形成其文化魅力,足以让那些人才和可能的移民产生认同与归属感。如何吸引和留住高级人才关系到东莞的可持续发展。此外,东莞缺乏中产阶级生存的土壤。目前,东莞的贫富悬殊问题越来越突出,而贫与富的中间过渡阶层流失也非常严重。最贫的是流水线上的外打工者以及没有关系的东莞原住民,最富的则是有门路与关系的东莞人,那些来自外地的专业人士,包括企业里的管理、技术和营销人员,由于他们的知识与专业并不能得到充分的尊重和肯定,不能获得与自己付出对称的报酬,因此有很多白领人士和中产阶级在东莞生活过一段时间,都选择了离开。”




16.jpg
  2014年,东莞的GDP增速目标上调为9%,重大项目建设成为东莞马年的重头戏,可现实问题却是支撑着东莞经济创造奇迹的仍是民营企业。一场博弈在所难免,东莞的下一张船票在哪里?




17.jpg
  据说IBM的一位副总裁曾经说过一句话,形容东莞IT制造业在全球产业的地位:“如果东莞到深圳的高速公路塞车15分钟,全世界的电脑价格都会因此产生波动。”虽然如此,由于这一切都不是建立在东莞的品牌与技术之基础上,所以它只是对“装配工”的一种安慰罢了。所以,东莞的当务之急依然是不再做装配工,而是要寻找和打造不依赖外来资本的本土经济体系。




18.jpg
  东莞电子制造业近年来也在探索转型升级,但效果还有待观察。据了解,去年年初,东莞相关政府部门一度很热衷3D打印,东莞想扶持这个新兴产业的发展,并从中选择了几家企业来重点发展,不过,“有3家想去做,很有兴趣,但从目前来看也是不了了之”。在加工型制造业由于各种成本要素上升遭受困境的同时,企业本身也在积极主动地寻求转型,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区也吸引了很多电子制造企业入驻,“我们协会企业的很多下游客户都在那里入驻了”。




19.jpg
  在对东莞的投资中,大量的是港台等外地资本,本地民营企业家的投资仅占30%。而这些民营投资中60%~70%集中在酒店业和桑拿中心等地下色情相关产业。即便是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酒店业的投资上升势头还很好,但是这对于东莞当地经济的健康长远发展、社会建设与管理显然是相悖的,此次扫黄困难意在引导民间资本正确投向,如此看来,即使现如今东莞经济因为扫黄遭受不小冲击,为了长远发展也要如此了。




20.jpg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2-1 10:54 AM , Processed in 0.034779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