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人士频繁被捕,可能是对在美上市的中资概念股日益遇冷的回应。对于通过“反向收购”在美国借壳上市的公司来说,黄昆和韩飞龙这样的调查人员帮助曝光了有损这些公司形象的证据,引发了一波卖空、摘牌以及由美国监管部门发出欺诈指控的高潮(参见2010年8月28日发表的文章《当心此类中国出口》(Beware This Chinese Export))。
黄昆在获得英属哥伦比亚大学(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的会计与金融学位后,于2006年加入了总部位于温哥华的对冲基金公司EOS控股(EOS Holdings)。EOS的老板卡尼斯在早期曾经是中国小型企业的投资人,他以勤勉的投资调查著称。当他进行的实地调查使他确信某只在美国上市的中国股票的价值远低于其股价时,卡尼斯就毫不迟疑地卖空它。卡尼斯开始直接在网络上发表看跌观点,但将调研报告匿名发表在Alfredlittle.com网站上,主要是担心EOS的研究人员会遭到报复。
2011年9月,Alfredlittle.com发布报告,公布了据称是在洛阳采集的、从希尔威的几辆矿车上掉下来的矿石的检测结果,引发了对希尔威业务的担忧。鉴于希尔威的股票大跌20%,该公司董事长冯锐对他称之为“错误及欺骗”的卖空袭击展开了反击。希尔威在公司网站上公布了大量的反驳材料,并表示来自毕马威(KPMG)的法务会计已经检查了该公司的部分财务状况。希尔威还在纽约提起了针对“匿名”诽谤者的诉讼,并申请加拿大皇家骑警(Royal Canadian Mounted Police)介入寻找欺诈嫌疑犯的调查。
2012年9月,加拿大报纸《环球邮报》(Globe and Mail)报道了卡尼斯有关希尔威资助洛阳警方查案的指称。在被关押前,黄昆向该报提供了据他称是冯毅警官的酒店发票复印件,这些发票的抬头为希尔威旗下的矿业子公司,是冯毅带黄昆进行多次走访调查时开具的。《环球邮报》称,经过与相关酒店和当地税务机关的核实,这些发票是真实的。希尔威对该报称,卡尼斯一定是伪造了这些文件。
但是,据卡尼斯称,他还有其他可以证明洛阳警方收取希尔威贿赂的证据。2012年5月8日,魏海章虽然正在接受调查,但仍为自由之身,他来到洛阳市公安局试图取回自己的护照,借口是他需要护照以注册特许金融分析师(Chartered Financial Analyst)的考试。虽然他此次未能拿回护照,但是他在公安局拍摄到了一些视频。在警察把他一个人留在办公室的几分钟内,魏海章蹑手蹑脚地走到了警察的办公桌旁,晃得厉害的视频记录拍摄下了办公桌上成堆的文件。魏海章在视频中用iPhone拍下了警察的出差发票,据他称这些发票符合警察对EOS的研究人员进行走访调查的行程。发票上显示的付款单位是希尔威控股比例为78%的中国子公司─河南发恩德矿业有限公司(Henan Found Min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