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474|回复: 2

[时评] 《活着》No.303:七台河之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8-21 10:3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源济 于 2015-6-23 08:00 PM 编辑

七台河之书

摄影/OFPiX 朴日权 编辑/邹怡


七台河是黑龙江省一个不足一百万人口的小城市,市中心叫“山上”,小到开着车不消十分钟就能转一圈,小到随便在哪家餐厅吃饭都有可能遇到熟人。大概这几年出了几个速滑冠军和几次较大型的矿难,便因此有了些名气。七台河在过去不过是个不知名的小农村,除了日本人曾经企图来拓荒,光顾更多的大概是土匪了。后来这里因为发现了煤炭,在1970年时变成了地级市,辖着三区一县。由于位置处于牡丹江和佳木斯之间,交通极为不便,基本没有什么能直达的火车,也就因为煤炭,勉勉强强从当年日本人修的牡佳铁路分个叉修进来一条铁路,否则连个弯都懒得拐一下。

我出生在这里,但我到现在都没弄清楚到底哪条河是七台河,抑或到底有没有这条河。

我父亲在1970年从牡丹江带着奶奶来到了七台河,谋得了下井采煤的工作后,在一个当时还能称为青山绿水的地方盖了几间土房,有干净清冽的井水喝,有一个大大的院子可栽种蔬菜,院子外的树林有蘑菇和榛子可采摘,甚至还有狼会偶尔光顾。我每天可以坐在河边的石头上发呆,等到父亲从矿里下班后带来面包,拿出来分给小伙伴们吃。那时候,邻居寥寥可数,当年来闯关东的人就已经算是本地土著了。

父母的朋友大多来自煤矿,那时工人和干部的差别不大,反正升了井口都统称为“煤黑子”,我的学龄前教育都来自父亲矿里发的那些安全生产的小册子。那时煤矿安全条件恶劣,几乎每一个在井下工作十年以上的工人都有从鬼门关捡条命的恐怖经历,父亲告诫我将来宁可要饭也不能下井工作。

到了80年代,父亲在前院又盖了几间砖房,我在此之后完成了几大重要的人生大事:上学、工作、娶妻、生子。七台河的人口多起来以后,虽然矿区依然乌烟瘴气,但也逐渐有了些沥青铺砌的街道,山上有了城市的面貌,市场开始热闹,治安开始混乱,环境开始污染,贫富开始分化。我家院子外铺设了一条通往洗煤厂的铁路,邻居越来越多,井水开始浑浊,诺大个森林最后被砍剩个小小的桃山公园。

我顺着父母为我设计好的人生道路,从师范学校毕业后在矿办中学老老实实地当了几年老师,我紧巴巴地数着每月发的二百多块钱工资犯愁,矿务局却经常几个月都开不出工资来。煤炭经济在那个时候开始走下坡路,虽然后期有过几年的回升,并造就了诸多暴富的煤老板,但煤炭行业的颓势注定不可逆转。我看不到希望,就毅然决然辞职去了北京,随后接走了父母和儿子,而这一走就是十年,没啥牵挂,连念想都少有过。

其实这十年,并非一次未回,但每次都不过是因事来去匆匆,都不愿作片刻停留。七台河城市格局的变化使我曾经的二十多年生活经验作古,变化到我经常迷路,这里多了各种冒着大烟的化工厂、焦化厂和电厂,有了很多和其他小城市一样更宽阔但又很拥堵的马路,有了更喧闹繁华的商业区,有了豪华气派的政府办公楼,有了各种起着洋名的高层住宅小区,有了肯德基、必胜客,路口新设立的红绿灯多少改变了七台河人出行的许多习惯。

这种变化一开始就给我带来了视觉上的新奇,当我拿着相机把故乡当做项目来拍摄时,我发觉我从来没有仔细端详过这个城市。我想拍到每一处细节,我甚至想为这个小城市建立一份图片档案,我躲在相机后边,贪婪地观察和揣摩着这个城市,像一个外人,远远地、小心翼翼地拍摄,故乡此时也仅仅是照片,是不动声色的异乡景观。但随着返乡的次数和时间的增加,当故事和新闻不断被勾结和串联,我便能轻易地在已经变得面目全非的地方找到线索,七台河又被自己慢慢熟悉并适应,我逐渐陷入其中,就像被不断延伸的大网包围住无法梳理但又不想挣脱,甚至曾想过有没有留下不走的可能。

后来,返乡不再是我一个人的事情,父母惦记朋友们的近况,想看到朋友们的照片,我便就尽量替他们去拜访。他们那一代人都已退休,而且大多都已去世,活着的、生活情况稍好一点的,很多搬去了外地,留在老家大多是父母的穷朋友们。他们年轻时带着力气和激情来到这里,亲历着这个城市的兴起和繁荣,把当年名不见经传的小村子,建设成后来中国最好的焦炭基地,他们把一生及他们下几代的希望都留在了这座煤城。当他们逐渐老去的时候,他们挖空的不仅仅是煤炭,他们似乎也把这座城市的未来挖空,一代人的生命和一座城市的兴衰就这样高度同步着。

随着煤矿的开采作业,造成大片的采空区,上面的建筑沦为危房,那里大量的居民将被拆迁至北边新建的巨大社区内,市政府就必须斥巨资为大势已去的煤矿副作用买单。桃山矿、新兴矿现如今已被拆解得满目疮痍,我上学时的教室,只剩下几面残垣破壁和一个表情呆滞的打更老头留守在那里,我每天上班路过的喧嚣热闹的井口因荒废长满野草,儿时经常去烤马铃薯的矸石山被削平拉走,铺路基盖新房,街道和胡同随着房子一起消失了坐标,除了垃圾就是瓦砾。那些我一个个熟悉的地方变得面目全非,虽然与此关联的回忆谈不上多么难以磨灭,但也因景物的消失会变得艰难,连触景生情的机会都没给留下来。

或许是我因与故乡十年的记忆断层才如此感慨唏嘘,年轻一代和更年轻的一代似乎对此毫无眷恋,他们从四面八方的矿区搬迁至山上舒适的楼房里,开始享受着这方圆几里的城市现代化生活。矿区的学校生源锐减,桃山矿原有的九个中小学现在只剩下两个,反观山上的学校却人满为患,有的一个班级就有80多人。年近不惑无欲无求的70后家长们,孩子求学之路才是他们走出这里的重要寄托,他们看得到问题,感受得到危机,但被父辈和单位招安而习惯的思维方式使他们集体选择无视,茫然麻木,苟且满足,因为,他们早盘算着这个已现疲态的城市至少还有30年可供支撑消化的脂肪,所以各家餐厅里的酸菜大鹅龟锅肉串的货比三家才是最现实最快乐的话题。

人无法选择出生,就无法选择故乡。据说老一辈的朝鲜族人在死后会将骨灰洒进松花江,随着江水漂流到遥远的朝鲜海。父亲虽在七台河生活了30年,但在北京生活的十年中,让他魂牵梦绕的老家却是他出生地——牡丹江。儿子三岁前都在七台河,现如今操一口流利北京话的他早已没有那时候的一丁点儿的记忆。对他来说,七台河与任何一个北方小城无异,在东北滑雪的乐趣远大于他对故乡的认同,即便是在他出生时生活的矮炕上都也没找到故乡的归属感。而我无论落身何处,身份证永远都是2309开头的号码。多年在外飘荡,让我失掉了在这片土壤里留存的能力。如果故乡是原点,我将像洒在河里的骨灰顺流而下,再也回不了头。只是这座城市,迟早会变化到我无法再相认,所以我庆幸自己还是拍到了我眼中的七台河,如果将来不得不按图索骥来回忆故乡,这便是一份可共享的图片证据。

 

展览信息:

“故乡书”系列来自OFPiX的“还乡计划”。欢迎光临OFPiX还乡计划展览《故乡书》了解更多关于故乡的故事。

OFPiX发起的还乡计划,已经持续两年。年轻人在春节回到故乡,带回他们的感慨,这些乡情通过不同的途径扩散,产生更多的化学反应。《故乡书》展览就是其中一部分。

展览共分为四个版块:《故乡之书》里,十二位参展摄影师带着一个空白本子回到故乡,用照片、文字,结合各种档案书写他们对故乡的理解;《木兰回家》是一群在北京打工的女性用手机拍摄的返乡离乡之路;《家庭相册》里都是“好看”的照片,是每个家庭珍贵的记忆;《还乡/回家》则是经过图片编辑工作坊而产生的第二季还乡作品集。

我们们鼓励每一个人去寻找他们的故乡——不仅是地理上的,也是心理上的。故乡让麻木地在大城市里谋生存的人复苏,只有当摄影者自己还原成人性的状态,才有可能唤起观看者的情感。我们相信,还乡计划会成为一个安静,但却有强大唤醒功能的行动。

《故乡书》展览位于北京工体西路7号,目的地艺术空间(院内三层),展期至9月10日,每日两点至七点开放,周一休息。

 楼主| 发表于 2013-8-21 10:3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1.jpg
我的故乡七台河是一个不足一百万人口的黑龙江小城市,过去这里除了日本人曾经企图拓荒,就只剩土匪愿意光顾。后来,煤炭改变了城市的命运。父辈挖煤来到了这里,见证了城市的繁荣。随着煤矿行业衰落,我带着全家离开,感受着七台河的衰落和变化。摄影/OFPiX 朴日权 编辑/邹怡




2.jpg
七台河当年是中国最好的焦炭基地,煤炭资源一度过剩。父辈们把一生和下代的希望都留在了这座煤城。当他们逐渐老去的时候,他们挖空的不仅仅是煤炭,似乎还有这座城市的未来。一代人的生命和一座城市的兴衰就这样高度同步着。




3.jpg
我父母的朋友大多来自煤矿,那时工人和干部的差别不大,反正升了井口都统称为“煤黑子”。我的学龄前教育,都来自父亲矿里发的那些安全生产的小册子。




4.jpg
新强矿,在井口等待下井作业的煤矿工人。那时煤矿安全条件恶劣,几乎每一个在井下工作十年以上的工人都有从鬼门关捡条命的恐怖经历。




5.jpg
七台河的精煤热量高、含碳量低,但开采成本高。如今进口蒙煤到哈尔滨的价格才400元/一吨,不足七台河的开采成本的一半,就连本地电厂都不再使用本地煤。




6.jpg
荒废的监狱,曾几何时,监狱下属的煤矿因为生产效率更高,一度对煤炭市场造成很大冲击。后来监狱制度改革,煤矿被叫停,失去了第三产业的支持,狱方无力维修老化的狱舍,便被迫与其他监狱合并。




7.jpg
90年代,煤炭企业陷入三角债困境,矿务局提出的口号被张贴或粉刷在厂矿外墙甚至大街上。但当时煤炭行业的颓势注定不可逆转,我看不到希望,就毅然决然辞职去了北京,随后接走了父母和儿子,一走就是十年。




8.jpg
马场林场,我陪着朋友上坟。我自己家从奶奶辈算起,老人去世都是火化后撒入河里,而我的朋友们家里则没有这个习惯。对安葬于此的祖先的惦念,也让朋友们因此比我多了一份对故土的牵挂。这十年,也不是没回过七台河,但每次回去都是来去匆匆。




9.jpg
每次回七台河,被拉着到处觅食是必修节目,和老朋友一起吃饭很放松,不拼酒,没了莫名奇妙的仪式感。我们喝一种名叫“红苹果”的饮料,它在七台河热卖,但除七台河地区,其他地方甚至都没听说过这个牌子。而在我心里,纯正的猪肉炖粉条、大鹅炖酸菜是这里最地道的美食。




10.jpg
我的同学,毕业之后她就分到了矿区电视台工作。矿区电视台一度是七台河的最高楼,并且是唯一一个带电梯的建筑。在有线电视普及以前,只有中央台、省台、市台、矿区台4个频道。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8-21 10:4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11.jpg
我的朋友,也曾常年漂泊在外,去过各种地方,做过各种生意,变换着各种人生的角色,但还是回到故乡踏踏实实做了装修公司。




12.jpg
朋友办的绘画班,人满为患,当地的孩子一旦学习成绩一般,走个特长生的路子便是不错的选择。但填鸭速成式的教育方法充其量算是技能培训,至于创造力的培养,还是要等到这些学生们考到外地后靠自己的造化了。




13.jpg
我的侄女,出生在葡萄牙。在葡国上完幼儿园,其父担心这孩子只会玩儿,便将孩子送回了七台河的奶奶处,上了当地小学接受中式正统教育。




14.jpg
朋友的儿子,今年该上初三了,聪明而单纯。年轻的一代似乎对七台河的过去毫无眷恋,他们从四面八方的矿区搬迁至山上舒适的楼房里,开始享受着这方圆几里的城市现代化生活。




15.jpg
“昆仑商城”的自由女神,她没能引领商场走出倒闭的颓势。后边的银泉小区是七台河最高档的生活社区。七台河新建了各种起着洋名的商业楼盘、有了很多和其他小城市一样更宽阔但又很拥堵的马路。城市格局的变化,使我曾经的生活经验作古,经常迷路。




16.jpg
我家附近的桃山水库,一到冬天就成为天然的大冰场。对于我儿子来说,这里滑雪的乐趣远大于故乡的意义。但人无法选择出生,就无法选择故乡。我父亲在七台河生活了30年,让他魂牵梦绕的却是永远是他出生的牡丹江。而我无论落身何处,七台河永远是我的起点。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6-7 07:57 AM , Processed in 0.037669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