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460|回复: 1

【跨国药企在华感受凉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7-5 05:0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过去十年可以算是跨国制药厂商在中国的淘金期。但中国官方本周对制药领域展开的最新调查,对这些企业而言不异于是一阵寒风。

中国国家发改委(National Development and Reform Commission)表示,正在对60家制药企业的药品定价展开调查。这些企业中包括日本安斯泰来(Astellas)、美国默克(Merck)以及英国葛兰素史克(GlaxoSmithKline)等六家跨国集团的中国子公司。

中国本土医药行业管理人士强调,这项调查是发改委启动的一连串审计行动中的最新一项。发改委负责为中国医保覆盖的所有专利药物以及通用名药物设定价格上限。

但有人警告称,此举可能意味着中国药品降价趋势将会加快,未来药价将会出现范围更广、幅度更大的下调。

一名制药行业顾问表示:“我们知道,新一届卫生部长就任后,药品价格正在受到审核。大家此前就预期这样的调查将在某个时点到来。但此次行动比预期的来得更早、涉及范围更广。”

花旗(Citi)在今年1月的一份分析报告中指出,自2011年3月以来,发改委已五次下调了多种临床应用药品的价格,平均降幅在15%至20%之间。花旗预计,定价较高的药品以及进口药品接下来很可能成为发改委的关注重点。

中国庞大的老龄化人口、高速经济增长以及中国政府改善医疗卫生服务的决心,使得中国在世界其他地区的业绩增速放缓以前,就已成为西方企业眼中极具吸引力的市场。

官方统计数据显示,中国2011年的药品销售总额高达710亿美元。阿斯利康(AstraZeneca)是少数几家单独列出中国地区销售额的药企之一。该公司2012年在华销售额增长20%,达到15亿美元。艾美仕市场研究公司(IMS Consulting)预计,中国将在2020年以前从全球第三大药品市场跃升为第二大药品市场。

多家药品公司——从诺和诺德(Novo Nordisk)和诺华(Novartis)到葛兰素史克——都在中国投资建有合资企业,用于药品生产和研究。对所有药企来说,销售额的增长一直是企业扩张的驱动力。随着相对富裕的中国中产阶级人数的增多,治疗癌症等疾病的昂贵创新药物在中国找到了富有吸引力的市场;这些药品的费用需由病人自行承担,在中国的定价与西方市场持平甚至更高。

但中国政府也在不断扩大医疗保险的覆盖范围,丰富医疗保险涵盖的医疗服务种类。中国一直在扩展它的“基本药物目录”,其中所含药品的费用由医保全额报销,其他许多药品费用则由国家和个人共同承担。

基本药物的价格上限由发改委制定,并定期调整。制药企业为使所产药品进入地方制定的“医保药品目录”,还要对地方政府以及单个医院给予进一步价格折扣。

要想进入政府支持的医疗保险体系获得更高的销售量,就得接受更低的销售价格。此外,和其他市场中的情况一样,中国国内也越来越倾向于运用“卫生技术评估”来判断一款新药是否物有所值。

德勤(Deloitte)中国区副董事安格斯•科尔(Angus Cole)表示:“药价下调是全球范围内的普遍趋势。在中国,药企的感受更加明显,有些时候药价调整发生得非常迅速。药价下调是一种趋势,也是一种必然。”

艾美仕强调指出,中国方面去年要求外资药企提供其在其他九个国家的药价信息,这很可能是中国官方使药品定价与其他地区水平看齐的前奏。艾美仕警告称:“中国参考其他地区的药品定价,可能导致跨国药企的销售收入下降15%至45%——这将对跨国企业在全球范围内的经营业绩构成重大打击。”

 楼主| 发表于 2013-7-5 06:0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时光过去了。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11-1 06:51 AM , Processed in 0.026875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