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441|回复: 0

[转贴] 曹仁超: A股明年3月前见底 资金舍楼市入股市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2-11 12:5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美联储2009年3月起推出QE后,股票、黄金及香港房地产皆有出色表现。2009 年以股票表现最出色、2010年黄金最威风、2011年至今房地产最火爆。
美国低息政策将维持到2015年,相信2013年应该是新兴股市回升期,因为成熟的股票市场例如美国到今年10月止已过度抽升,未来一年应该玩“追落后”。

  2004年中至2006年中人行增加货币供应,引发2005年至2007年A股狂升。2008年11月至2009年8月货币供应狂升。A股上升后令楼价狂升,2009年8月起人行不得不重新收紧货币供应,直到2012年6月起人行又再次增加货币供应。理论上A股应在今年9月至明年3月任何一个月份内见底,并相信这次资金不是流向楼市而是流向股市。

  内地保八有难度

  中国内地人均年收入已接近5000美元一年,向1.2万美元进军,进入消费带动GDP 增长期,情况有如1984年至1997年的香港,由内需带动繁荣时代已开始。

  参考1984年代至1997年香港发展,估计内地这段繁荣期可长达12年。到2020年后,内地经济才达致另一高峰期。本人估计,未来20年中国GDP保持在6%至8%增长率,理由是客观形势较过去后发国家差。今天美国、欧洲、日本,加起来已相当于全球GDP的60%,但皆陷入低增长期,不像1950年至1990年,全球GDP都是高增长。在此环境下,中国内地保八有困难。

  今年首三季,内地出口只上升7.4%,2009年至今中国GDP增长中超过48%由资本带动。目前水泥、造船、汽车制造、纺织等行业,有很长时期陷入低利润期,甚至出现亏损。其次中国必需抑制高耗能产业如化纤、造纸等,发展高附加值产品非想像中容易。在困难期,中国GDP回落到6%增长率仍可接受,在繁荣期则上升到8%或以上。

  至于A 股市场,过去五年都很令人失望。超过360家企业变成上市公司,其中39家是巨型国企。创业板(行情 股吧 买卖点)开闸后为991只新股完成上市,至今年11月初为止,共590家跌破招股价,占创业板上市公司60%,另有590家上市公司跌破发行新股集资价。过去五年,新上市公司目前总市值达到1.83万亿元,占上市公司总市值21.57万亿元的8.48% ,最大型如中石化,2007年12月25日上市价30元,今天仍未重返。

  过去五年,A股市场是企业上市的天堂、投资者的地狱。去年10月开始,中证监着手整顿A股市场,能否扭转A股市场这股恶劣风气?

  内房学习期结束

  至于内地楼市,中央政府推出宏观调控已十多年,对内地楼价影响如何?事实证明在市场经济大前提下,宏观调控只能起警戒作用,实质影响十分有限。经过20多年发展的内地房地产市场,亦由初级阶段逐渐进入成熟阶段,例如出现微利房及经济房,不少家庭已入住保障房,私人物业市场则继续以市场优先。

  过去一年,70个大中城市楼价有35个仍上升,17个回落,其余僵持。

  未来中央政府对内地房地产的调控措施应逐渐淡化,市场力量越来越明显。

  大城市楼价渐平稳,因为长时间对房价透支导致一般市民置业困难,楼价高企亦阻止了农村人口进一步涌入。小城市楼价仍可上升,除房价一般市民仍可负担外,也成为农村人口涌入地区。内地房地产发展渐向二、三线城市,农村方面亦渐市镇化,希望留住人口或减慢人口流失,因而发展旅游业、养老、工业等,为农村人口提供农业以外其他就业机会,城市老人亦可回流乡村生活。换言之,内地房地产结束向香港学习期,渐发展出适合内地的模式。分析内房股已不能再用香港那一套。

  今天仍看好后市的理由:

  一、不要同美联储作对。2009年3月美联储推出QE并宣布2015年前不加息。

  二、短期利率接近零,令债券、物业及股票皆吸引。

  三、通胀率仍低(除食物外),通胀压力不大。

  四、美国楼价2012年起进入稳步回升期。

  五、信用卡贷款率出现十年新低,跌幅最大的是美国运通信用卡,因为利率高,今年10月持卡人总贷款较2010年第一季下降73%。其他如VISA、Master Card 借贷率亦下降。

  六、未来石油价易跌难升,越来越多的汽车改用石油气,以及油页岩大量投产,令能源危机已过去。

  七、美国企业并没有出现资产负债表衰退,反之是企业持有超过20亿美元现金,等候投资。

  八、美国不少企业例如苹果、通用电气、Caterpillar等,纯利主要来源是美国以外地区,不受美国经济景气影响。

  九、标普500 PE只有12倍(过去10年平均16倍。)

  十、感恩节后,圣诞老人效应已开始,估计可令美股一直上升到明年1月。

  十一、你可以不喜欢奥巴马,但奥巴马在任期间美股易升难跌。

  十二、请不要相信“钱生钱”,而应相信你的分析能力、智慧及勇气。例子如周星驰从没钱到今天好有钱,靠的是分析能力、智慧同勇气,而非金钱。

曹仁超看好明年恒指和A股表现 称买入良机已显现

  据媒体报道,美国民主、共和两党表示有信心就“财政悬崖”问题达成协议,上周五晚美股转跌为升,港股ADR比例指数也见回稳。惟市场人士认为,随着港元回软,加上快将有巨型新股出场“吸资”,相信连跌两周的港股,本周仍面对一定沽压。

  港股脱离外围发展

  “财政悬崖”问题似有解决空间,美股上周五晚先跌后升,港股ADR比例指数也见靠稳,最终收报21175点,升15点;但以预托证券形式在美国上市的港股则普遍下滑,只有个别股份如汇控(005)升0.1%,收报74.03元;其余如中国铝业(行情 股吧 买卖点)(2600)跌0.89%,收报3.28元;中国人寿(行情 股吧 买卖点)(2628)也跌0.15%,收报22.12元。

  有基金界人士表示,纵然美国“财政悬崖”问题有好转,但港股近日已不跟外围股市发展,故相信消息对港股憧憬不大;加上随着港元回软,预料部分资金已开始获利离场。况且,基金人士指出,近日新股市场稍为回暖,多只新股排山倒海推出市场,人保(1339)也快将展开路演,故料在新股“抢资”下,短期港股续跌可能性较大。

  但《信报》首席顾问曹仁超继续看好后市,认为恒指仍处牛市二期,而且底部呈一浪高于一浪,只要明年不失守2万点水平,将可上望27800点,甚至32000点。

  曹仁超看好明年恒指

  曹仁超表示,目前市场对美国“财政悬崖”问题属过虑,他认为问题最终必定能够解决。他指出,美股有机会于刚过去的一周已经见底,并且看好内地A股,也快将反复见底,认为已届吸纳时机。

  不过,从技术走势上看,恒指10天线已跌穿20天线,短期走势转差,市场资金也较看淡后市。在牛熊证市场方面,从目前较多资金流入恒指熊证,市场倾向相信后市向上空间有限。数据显示,现在恒指熊证重货区处于收回价21800点至21899点之间,该区街货达6.14亿份,即相当于1227张相关对冲期指张数。

  现在恒指牛证的重货区处20800点至20899点之间,该区街货达5.47亿份,即相当于1075张相关对冲期指张数。(凤凰网)

曹仁超:内房内银消费股长线低估

  最近两星期美股与港股都吓死鬼,无端端可以回落200点,事后又什么事都没有,讲来讲去都是“财政悬崖”。根据已故金王胡汉辉先生名言:“所有已知消息都在市场内反映!”

  目前恒指PE只有10倍多,较过去42年(自1970年有恒生指数以来)恒指平均PE 14倍低30%,较目前道指PE 17倍低近50%。如明年恒指PE重返14倍,即恒指可见30000点,如见17倍,恒指更可创新高。为何今年恒指PE 如此低?理由是香港投资者未能忘记2007年10月后的金融海啸。

  富人减少房地产投资

  招商银行(行情 股吧 买卖点)行长马蔚上月在青岛举办的财富管理论坛上表示:“2008年至2011年的新兴市场GDP,平均每年上升5.5%,财富平均每年上升18.4%,其中又以亚洲地区最多,平均每年上升20%。”波士顿谘询公司今年7月调查报告显示,全球85%以上私人银行、80%以上对冲基金、75%以上私募股权基金声言今后几年增加对新兴市场的配置,带来全球财富管理中心东移。

  普华永道公司研究报告估计,2013年新加坡将取代瑞士,成为全球最大私人银行中心,客户对财富管理要求亦提升。据贝恩谘询调查显示,目前客户追求财富安全和财富顺利继承,投资项目更是横跨货币、资金市场、房地产、贵金属、衍生产品、私募股权,甚至包括艺术品等综合理财方案。

  富裕社群投资组合正减少房地产所占比重,由2006年占总投资的24%,下降至2012年的15%,增加投资的项目有私募股权、对冲基金及结构性产品。金融危机后国际社会要求增加财富管理透明度,要求强化资讯披露,建立防火墙,并要求把影子银行纳入监管范畴,加强保护投资人利益。

  今天股市形势是:一、估值已到了十分吸引的水平;二、防守性领域最吃香,进取型领域早已遭到抛售;三、大部分股份可提供3到5厘回报,已较债券吸引。

  今天,面对中产阶级日益膨胀的中国,为何投资者对内房股、内银股及内地消费股怕得要死?短期情况如何?我不知道。中长线看肯定undervalued(低估),目前买这类股份可媲美2000年买黄金。

  识时势者为俊杰

  展望香港未来,越来越肯定自2008年起GDP进入低增长期,而且时间十分长,可能长达十五年到二十年。年轻人如因此而气馁颇令人失望,他们可能忘记,不是时势造英雄,而懂得把握时势者才是真英雄。记得1969年底一位开假发厂的巨亨找我,理由是他看淡假发行业,看好股票。在《明报晚报》阅读我的文章后,决定重金请本人代他投资股票,拨出2000万港元代他投资。1970年恒生指数由100点,一直上升到1973年1月的1200点,上升12倍,这2000万港元投资,一下子变成2亿港元。

  其后,本人开始看淡并建议沽出1亿港元股票去投资房地产,当年住宅楼每平方英尺150港元。起初老板并不反对,可惜1973年1月见股市越沽越升,到1973 年3月他终于忍不住气叫我少管,并在假发厂内找来一位厂长代他投资股票。这位厂长把我沽出的1亿港元资金,在恒生指数1700点时以每股12.8港元买入1000万股信德集团,因他的买入,令信德股价一度升上18港元,虽然本人大力反对,可惜已失去老板的信任,本人只好去结婚,不再理会公司业务。

  到1974年12月,这1000万股信德股票以每股85港仙(1仙=1分)沽出,老板之后结束那间投资公司,再将那笔资金投资电子厂……两年前,这位多年不见的旧老板来电说,现住在观塘某老人宿舍,叫老曹有空去探探他。

  从1970年的2000万港元,到1973年的2亿港元,只是时势造英雄。反之在1973 年能够把握机会沽出股票做房地产者,今天已富甲一方!证明不是时势造英雄,而是懂得把握时势者才是真英雄。

  未来十五、二十年应是香港GDP低增长期,但不代表没有机会。经济循环,三年一小浪、九年一大浪。潮起潮落,总有人得失。年轻人不要慨叹生不逢时,应该有非富不可的勇气,成功非侥幸,而是要懂得把握时势。(21世纪经济报道)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2-1 07:45 PM , Processed in 0.035513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