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99|回复: 0

[财经] 英国《金融时报》:人民币在美国后院崛起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0-23 05:1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英国《金融时报》网站10月21日文章,原题:人民币在美国后院崛起

    美国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罗姆尼上周重申,入主白宫第一天就将中国列为汇率操纵国。这反映出美国对变化中的经济现实置若罔闻和断然否认。未来的美国领导人最好能注意到,东亚的美元集团或许自二战以来被首次取代。紧接着,一个建立在人民币基础上的货币集团正浮出水面。

  我们近期的研究发现,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后,随着美欧经济陷入窘境,人民币已日益成为一种参考货币(意味着新兴市场汇率紧随人民币变动)。自2010年6月人民币恢复浮动以来,与2005年7月至2008年期间相比,紧随人民币浮动的货币越来越多。与此同时,跟随欧元和美元变动的货币种类则呈下降趋势。

  如今,东亚已形成一个人民币集团,因为在该地区10个经济体中,有7种货币同人民币的关联程度超过美元。这种变化源自中国作为贸易大国的崛起,其在东亚国家制造业贸易中的比例,已从1991年的2%上升至现在的约22%。向不断成长的中国市场出口、或被“锁入”以中国为中心的供给链的国家,能够看到对人民币保持稳定汇率的好处。另外,贸易还将推动人民币在东亚以外的地区崛起。

  这种发展进程有两层含义。首先,这是经济支配地位从美国转向中国的更重要标志。人民币集团如今已取代亚洲的美元集团。不能低估其中的象征意义和历史重要性,因为东亚尽管与美国相隔遥远,但向来是美元后院的一部分。

  美国的乐观派引用日本过去几十年内的沉浮,暗示中国当前的崛起将重蹈日本的覆辙。但他们应该意识到,即便在日本奇迹的顶峰时期,日元都未曾成为一种接近与美元分庭抗礼的参考货币。东亚也从未出现任何类似于日元集团的迹象。

  其次,这种变化彰显东亚国家将面临冲突拉锯战。在经济吸引力、贸易以及当前货币的拉动下,这些国家都在向中国靠拢。但中国在政治与安全领域搞的恶作剧又将这些国家推向美国怀抱。但正如古谚所言,政治只能逞一时之快,经济将笑到最后。如此看来,分别依赖中国和美国获取黄油和枪炮将是一种难以施展的平衡术。

  对美国下届总统而言,个中信息很明确:美国的当务之急应是重振国内经济,而非紧盯人民币或其他中国政策不放。尽管现实凸显该信息的紧迫性,即重振美国经济势在必行,但这绝非面对中国崛起的美国能继续独领风骚的充分条件。(作者阿尔温德·苏布拉马尼安、马丁·凯斯勒,王会聪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6-11 06:10 AM , Processed in 0.033636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