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616|回复: 1

[生活漫谈] “人生不满百,活在真实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0-17 05:5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人生不满百,活在真实中”


a680.jpg 图片作者:何立伟

图片说明:“不给笔会多写字是说不过去的” 何立伟 画

a681.jpg 图片作者:孙晓云

图片说明:“书中风雨 纸上遍跹” 孙晓云 书法

“人生不满百,活在真实中” ——2012《笔会》“南京笔会”补记

  月下旬,“笔会”邀请了十几位作者到南京开笔会。此事近年每年一次,这已是第四届,前三届分别聚于苏州、扬州、杭州。编辑与作者之间,作者与作者之间,如人所说,“心气相通”是要紧事。大多见过,每年也有新面孔,或者见过而多年不见的。所以,要相聚来“验明正身”,再见来看彼此的变化、长进。

  会期四天,一天报到、一天告别,掐头去尾也就两天。逢金陵桂花初放,满城浮香。一起走玩了中山陵、夫子庙等景区,也坐下来认认真真开了会。当天报社新闻已做了报道。风流云散后,忙于长假前的工作,忙假期中的家事和休养,等一切忙定,有些言语,自动浮现(如题目中十个字,邵燕祥先生所说),字字立定,散了可惜。索性简要择录几则,补记于此,是给读者朋友做通报;有些好话,立此存照,不为自夸,只为做自己时时的提点。

  邵燕祥先生自1956年起就是笔会作者,而这次他说既不敢自称“知识分子”,也不想称“作家”,即使称“读书人”,和老一辈读书人比起来也惭愧,便自我定位为一个“读者”。他说他愿意做“笔会”的读者,说“笔会”始终在营造一个读书人的世界,是为着使我们整个社会能够更有文化,更有教养这样一个目标的副刊。

  何频用他们那儿的方言来形容“笔会”——很洋气:“简短的一篇风物小品,都有融汇中西的文化坐标在其中掌舵,不是简单的写名物与掌故,介绍名物和掌故,而是融入了艺术和时代的气息。‘笔会’的洋气和大方,是因为努力站在文化与文明的高地上。”

  “笔会”今年新推出的“周末茶座”也得到了很多肯定。认为把非常不同的东西融汇在一个版面上,丰富又和谐。这次南京笔会选了一个“信”字为主题——在泛滥的语言世界中,珍惜言中之信。“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为也。”文中有信,读来养生,文中无信,读来伤身劳神——得到两位茶座专栏作者的应和。毛尖写“看电视”,说开初以为容易,写起来才知道低估了难度。为了写一千字,一天要看七、八集,有时候三天看30集,头昏眼花。成了写到现在最辛苦的一个专栏。她说:“我有时候写一些东西,并没有直接看过,但是写‘笔会’这个专栏,真的全部看过的,虽然有时也用‘快进’。这样做其实也因‘笔会’这么多年的积累对作者的压力。写文章要讲‘信’,这个‘信’不光是诚信,还包括了其他东西。这是我在这几个月内,一个蛮大的收获,如果要说养生,这可能真是一种养生。”陈子善说,他理解“珍惜言中之信”就是:讲话可以乱讲,文章不能乱写。他说他是“乱讲话的人”,但讲话不能传远,如有负作用也有限;而文章落在纸上,以后的人也可能看到,所以要慎重。“我觉得这个‘信’,就是写东西要尽可能地言之有物,尽可能写自己相信的东西。自己感到可信了,才把它写出来,经过自己的分析、思考,觉得可以写出来跟大家进行交流才把它写出来。”

  陈子善的话遭到叶兆言反对:“其实我们写文章的,不妨想怎么写就怎么写,能怎么写就怎么写。”范小青称叶兆言为文人——“不是写了小说就能成为文人的,文人是一种状态。”他的反对,当在这种状态中去理解。

  郜元宝会里会外说话,斯文又坚定地引经据典,把书面语带进口语,为口语撑足了市面。他谈到笔会的“体”,说:有一种“笔会体”吗?“我看不必。一旦有了‘体’,就很容易把不合‘体’的东西排斥在外,而我们又实在并不知道天下文章究竟哪一‘体’最好,从此‘夔一足矣’,不必有它。过去周氏兄弟办《语丝》,有人说出现了‘语丝体’,其实《语丝》文章活泼多样,‘二周’风格就迥乎不同。后来林语堂办《论语》、《人间世》、《宇宙风》,刊出的文章倒真的彼此接近,小品文也就因此渐渐走了下坡路。”又谈到“笔会”的宽和窄。“包容性须以尊重个性乃至另类为前提,给许多有个性乃至另类的文章开绿灯,自然就有了包容性。我固然希望‘笔会’的路子越走越宽,但此时此刻,关心文章的人,我相信他们的期待都会比较‘窄’。许多狭窄的一孔之见被‘笔会’这样的副刊包容,才能真正丰富散文的园地。”

  当陈四益先生希望“笔会”文艺副刊这个中国报刊特色好好保持下去时,郜元宝补充了两个字做前缀——“现代”中国报刊特色。他说在大家把“海龟”和国学抬得很高时,不要忽略了离我们最近的一个经验:现代中国的经验。“现代中国报纸副刊曾经达到一个高度,‘笔会’正勉力延续这个传统。现在爱讲外国(或全球化)经验,古代(或传统)经验,唯独忘记或故意不提过去几十年走过的路。跳过最近的‘现代’传统,包括它的经验与教训,凭空与世界接轨,与古人对话,我认为最不靠谱。副刊既是现代文化遗产之一,也就最有可能帮助我们在虚妄的全球化浪潮与同样虚妄的复古浪潮夹击之下,再次与‘五四’先贤开启的依然鲜活的现代中国文化展开对话,切实地回应因世界化潮流和复古潮流的遮蔽而无力回应的诸多现实问题。”

  有感于眼下假的、做戏的、不踏实、莫名其妙、可有可无的东西泛滥,有感于为好看而好看、为俏皮而俏皮、为渊博而渊博、为可爱而可爱的、自谓专门“写心灵”(何立伟语)的东西泛滥,文汇报分管“笔会”的副总编马申拆“信”为“人言”——“直接来说,就是‘说人话’,笔会要说人话,不说鬼话。”这个说法刺激了年轻的张定浩,在“人言”这个解释上继续前进,认为当“人言”用在“人言可畏”上,这时的“人言”是一个集体性的话,不是个体。“古代中国还有一句话,就是《诗经》里经常出现的‘人亦有言’,意思是‘人家也这么说过’,我觉得这个‘人言’,可能跟‘信’更加有关系,因为这个人可能是更加具体的人,他说的话留下来了。我自己写文章也是这样,希望自己名字不一定被人记住,但有些话被记住,我就非常开心了。”扬之水女史接过张定浩的话,进一步阐发:“《诗经》里面还说过,‘诗人作歌’,意思是诗人都这样说了,我们怎么能够不这样?好像诗人说话有法律效力似的。这个诗人也可以扩大到读书人、文人。我们怎么能够做到像《诗经》时代‘诗人作歌’那样斩钉截铁,抱着社会良心说真话,说诚信的话?回到那种很古朴的对诗人的那种崇敬,和诗人自己有的责任心、社会关怀,这也是我们向往的境界。我没有做到,但是我很希望大家有这种诗人的心态。”

  第二天扬之水交来一张小信笺,上写“既作尔歌——《诗经·大雅·桑柔》”,解释“诗人作歌”是自己的误记,《诗经》原话当如此。因这个插曲,“人亦有言,诗人作歌”几个字,分外清晰地烙进编辑记忆。

  不一一说了,与会的还有吴非、雍容、吴建国、唐吉慧、张昌华、孙晓云……他们各以诚恳的音容言谈汇入“笔会”南京之行。

  最后谨录诗人邵燕祥先生游览中山陵时的即兴之作,作为收束:

  鲁迅诗多讽,出语每微中:

  “大家去谒陵,强盗装正经。

  静默十分钟,各自想拳经。”

  权力成拳力,戾气一窝蜂。

  我们来谒陵,无人念拳经。

  文章无大用,却非无用功。

  力辟阴阳谋,戒绝假大空。

  人生不满百,活在真实中。

  (笔会)

来源:文汇报日期:2012-10-17 作者:笔会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2-10-17 06:5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少看国内出的书,因为看个200页的话,可能1/4就够了(其他的就是浪费时间)。翻译本也不好看。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1-7 08:36 AM , Processed in 0.042470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