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818|回复: 1

[其他] 好大夫丁元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6-3 05:0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ranchgirl 于 2018-10-2 09:48 PM 编辑

2012年3月20日,一个普通的周二。乍暖还寒的天气,没有什么特别。

但这天早上,在山东省中医院,有些病人半夜三四点钟就来排队挂号,等候着看丁元庆大夫的门诊。不到七点钟,丁元庆大夫的诊室内外就有了几十人。有排队挂号的,也有上周电话预约的。丁大夫的四位研究生紧张有序的安排病人候诊问诊。七点刚过,u步行上班的丁大夫已经到岗。按照以往的惯例,比规定上班时间提前接近一小时开始为第一位病人看病。

好大夫丁元庆的一天就这样开始了。[3     L:xj    C:xj     S:ub]
前两个病人都是七八岁的男孩。一个来自内蒙古的锡林浩特,一个来自河北沧州。这两个看起来聪明活泼的孩子都患有抽动症,他们是表兄弟。早上三点来排队的是来自内蒙的妈妈。那个内蒙的小男孩,一会摸摸大夫的笔,一会动动桌上的纸,很调皮,原来这个孩子患儿同时伴有多动症。他一边动动这动动那一遍问:叔叔,你写的是古文吗?我怎么不认识?丁大夫一边回答孩子问话,一边把脉开药,告诉孩子的妈妈,这次开三周的药,然后再换方。这就是说,三周后那孩子和妈妈还要从内蒙来,并且要夜里排队争取早看早回去。虽然辛苦,但两位妈妈心态平静,说丁大夫的药很有效果,就快治愈了。

大约60%到70%是复诊的病人,都熟了。说病情也拉家常,但看病的过程比较快。也有被推荐来的新病人,带着各种检查的结果,看的时间就会长一些。

8号女病人,是看睡不着的。坐下时,丁大夫问她:睡着了?回说:睡着了。边说脸上就有了笑意。丁大夫一边号着脉一边说:不着急,慢慢稳定就好了。
“我没有别的病?”那女士问。“你还想有什么病?不可能所有的病都让你一个人长了。”丁大夫开着玩笑。“大夫,我心窄,装不下事啊。” “要是装下事,就当总理了。安安心心吃药,就好了。”丁大夫一边写药方一边安慰病人。那病人说:你的药很中,吃了七八副就睡得很香了。丁大夫说:这一次给你开两周的药,吃了就好了。半年以后再来看看。

34号病人是由胖大红润的太太陪着来的中年人。坐下先冲着丁大夫笑,他太太说:大夫,从得这个病就不会笑,上次开的药吃了三天后就会笑了。丁大夫看着冲他笑的中年人说:你这么一笑还怪吓人的。那胖大红润的太太又说:不光爱笑了还爱干活了。大夫,你治得好,再多开几副药吧。

也不都是效果显著的。好几位比较年轻的女士都是满面愁容,坐下就说:还是睡不着!这一类的病人会倾诉与丈夫失和之类的烦恼,说到痛心处还会流泪,焦虑的情绪难以控制。丁大夫很平静的和病人交谈,会劝慰也会商量着加服一些西药控制情绪。

也有开朗豪爽的病人。30号和41号都是带着孩子看抽动症的年轻妈妈,她们说丁大夫在抽动症孩子家长的***里很火,大家经常交流孩子的情况,一起夸大夫,也都知道怎么打电话抢号挂号。30号来自淄博,说孩子好多了。

43号是奶奶级别的胶东人。丁大夫问她:见好吧,老人家?老人家说:好多了,就是身上还疼。大夫说:我给你拣点药试试。老太太打开话匣子,用浓浓的胶东腔说:以前我那身体多好,就没来过医院,这退休以后……。丁大夫打断老太太的话,说:您81岁这样就很好了。退休就是转岗,转入家庭岗位,好好的发挥余热吧。

46号是一位来自肥城首诊的病人。说自己没劲,无法入睡,心情烦躁,对生活没有热情,生了孩子以后的十年间到处看抑郁症,没有什么效果。刚刚去北京请一位石家庄的中医看病回来,听说了丁大夫,马上就过来了。丁大夫非常感慨的说:你要是发现自己是产后抑郁及时来看,几副药就有效果,现在看起来要慢一些,如果同意就中西医一起治。你要好好吃药,好好工作,好好生活,这么年轻日子还长着呢。

人虽然多,但看病的秩序很井然。有一位本院大夫带来的病人,想把自己的病例往前移,丁大夫很客气的说:这样不行,因为您占用的是其他病人的时间,他们都是半夜来排队的。

在这天上午就诊的48位病人中,有五六个抽动症的孩子,七八位患忧郁症的中年人,十几位老年人有的还在中风恢复期走路都很困难的,还有好几位看起来并不老的更年期女士,也有糖尿病并发症的。

病重病轻的,多是三高,多有不健康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因此丁大夫说的最多的话是劝人戒烟戒酒多运动多吃菜和水果。而他自己在一上午接近五个小时的时间里,只喝了五口水,有两次还是病人给倒的。

为保证质量,丁大夫的门诊限号,一般网上预约加上直接到医院只挂四十个号左右。上午十一点以后,诊室里人少了渐渐清净下来。这时一位研究生悄声说:老师,有两个病号一直在等。丁大夫说:给他们挂号吧。

结果最后一位挂号的病人是严重的糖尿病。非常仔细的检查完体征之后,丁大夫说:你今年多大了?  “俺47。”   “唉,才47。你要是74了,有这些病也嫌早,回去好好做个检查,好好吃药,可不能马虎了。一定要戒烟,你发生血管病的风险戒烟五年以后才能和不吸烟的人一样。”那个人看起来是有点身份的人,好几个人陪着,此刻点头如捣蒜,连说:是是是。

12点,病人散尽的时候,沿诊室的墙根一排站着几位嗫嚅的青年,都是丁大夫的研究生。大概是他们在学业上没有达到导师的要求。医生兼老师丁元庆说:出来混是要还的,当个好大夫,你们都差远了。

好大夫应该是怎样的?有标准。医院里各种不同的职称在说明医生的等级。但那不是唯一。这些年,虽然大家都不断说中医如何博大精深如何须要承继和发展,但能静心钻研的人很不容易。需要很多的放弃,也需要更多的坚持。

丁元庆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在山东中医药大学读完研究生,就一直在悉心研究中医,悉心给病人诊病。渐渐,他诊病的声名鹊起,找他看病的人越来越多。他曾经任职过神经内科的主任,但2009年主动请辞,卸去行政职务,以自由身来安排更多的精力和时间看门诊和带好研究生。

现在,丁元庆医生每周两天门诊,早来晚归也就只能看不到200个病人。周三全天看病的诊室很小,人多空气混浊。在那样的环境下看病,需要的不仅仅是超强的体力还要有坚定的意志和顽强的信念。丁大夫经常的话是:当医生需要钢筋铁骨。

面对一屋子精神和身体都不怎么健康的人,面对他们和家属的急迫心情,丁大夫如入无人之境般的气定神闲,心态平静的以保证诊脉准确。他说不能着急,但要一个一个的好好治,治好一个算一个。

被丁大夫医治好了的病人,会在“好***站”留言。来自山东省淄博市一位患者写到—— 经朋友介绍去找丁元庆教授。他看病人时,态度和蔼而亲切,微微闭上眼睛不受外界干扰的把脉,觉得他是一个非常敬业的医生。我开始担心他会不会和我看过的一些医生一样为了提成给开一大包可用可不用的价格昂贵的中成药。可他仔细的询问了我的工作病史把脉看舌象后就给开了一张草药方子,说“你的失眠是因为抑郁症伴焦虑引起的,吃吃这个方子看看吧。你自己在药房工作就回去抓药就行”。回家后严格按丁教授的嘱托用药。第三天停掉安定,竟然睡了五六个小时。现在吃了六付了基本能睡好了,睡眠质量也不错。折磨了我这么久让我觉得生不如死的失眠被丁教授一张小小的草药方子竟奇迹般的治好了。我在医院工作,见过大医院小医院各式各样的医生。我对丁教授的感觉是:“这就是传说里的大医了”。

类似的留言很多。丁大夫也经常给患者留言,告诉哪一天因为什么会停诊。停诊之前,他会给病人多开一周的药。而复诊的那一天,他会比平时更早的开始工作,尽可能多看几位病人。几乎所有在网站上问询的帖子,都会亲自回复。同时随时写成的论文和医治心得也发在“好****站的个人主页上与大家分享,网页的点击有一百多万次。

丁元庆是山东省政协委员。他每年递交的提案,都是与中医中药有关的。有一年他提议:建设一个开放式的中药园,让更多的人认识中药认识中医,更好的发挥中医药食同源的作用。现在,还没有看到这样的中药园。

但丁元庆教授已经桃李满天。每周四的晚上他会推掉一切事情,和研究生一起讨论病例、研究课题。最早带出的研究生,已经在好大夫的路径中步步为营。过了不惑之年的丁元庆,获得过不少称号和成果。但他已经不再为声名所困,也不会为钱财所累。不看病不讲课的时间他很静的读书,医生是不能吃老本的。

作为靠把脉靠中草药看病的中医,他也曾感觉过不平衡,但现在很平衡很平静。他说:病人把命交给大夫,做大夫看病不想钱,想钱不看病。因此,丁元庆很自由很洒脱很个性的当医生当老师。

进入到人生自由境界丁元庆是否把自己看成好大夫呢?不得而知。因为实在的说,我只是他的一位患者。看到丁大夫的忙碌,不敢占用他更多的时间采访。但作为从2008年就排队请他看病的病人,或许我所看到的丁大夫更加真实。

3月20号早上,是我看他的门诊的日子。家人很早就来为我排到了6号。我从七点一直到十二点在他的诊室,一动不动的坐在医生身后看医生——不仅仅是自己看病,还看医生为别人看病。方知道医生还是个体力活,是个耐力活。更加知道好大夫不容易做。

因此想到当代名医裘法祖的话:德不近佛者,不可为医;才不近仙者,不可为医。

丁大夫周二看病的诊室比较大,墙上的一幅字是医院给挂的——
医为仁人之术必具仁人之心。
具备仁人之术,又有仁人之心。
发表于 2012-6-3 07:2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ranchgirl 于 2018-9-24 11:07 PM 编辑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6-11 07:44 AM , Processed in 0.028591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