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90|回复: 0

美媒:中国战机发动机研制遇困难 但有三个优势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0-13 04:3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7.jpg
“太行”发动机进行测试。(资料图)

美国环球战略网2011年10月11日载文称,中国购买俄罗斯AL-31航空发动机的数量已经超过千台,今年又进行了几笔新的采购。

这主要是因为中国希望扩大自己的现代化歼击机部队(歼-10和歼-11),并确保飞行员足够的空中训练以发展和保持作战技能,而这无疑会加快发动机的耗损。

另外一个原因是中国在发展喷气发动机制造能力方面遭遇困难,尽管中国想让自己的高端歼击机摆脱对俄高性能发动机的依赖。

美媒文章称,随着来自俄罗斯空军的订单有所增加,俄罗斯AL-31发动机制造商今年不得不将生产量扩大了三分之一强,俄罗斯似乎也坚信中国短期内不会解决发动机制造问题。中国工程师在研发WS-10A发动机,俄罗斯称这是AL-31的“复制版”。

自冷战结束以来,由于当时俄军不再采购新军备,俄军工企业只得靠来自中国与印度的订单维持运转得以维续。现在随着俄罗斯军方的订单增多,俄制造商对华态度趋于强硬。

2010年,曾有消息称透露歼-10将安装国产WS-10A发动机,取代俄制AL-31FN发动机。但是今年,中国订购了几百台AL-31FN发动机,预计将在未来两年接收。目前还没有有关大规模使用WS-10A发动机的消息。

美媒文章称,中国有人认为WS-10A发动机优于AL-31F,例如,大修时间由900小时增至1500小时,甚至2000小时。

不过,中国一直没有掌握高性能喷气发动机的基本制造技术,WS-10A发动机尚存在可靠性问题。

8.jpg
配备“太行”发动机的歼-11

中国打算未来五年内摆脱对俄罗斯军用飞机发动机的依赖,这表明中国发动机生产商仍有一段路要走。

多年来,中国一直从俄罗斯进口两款发动机,即350万美元的AL-31和单价250万美元的RD-93(米格-29战斗机所用RD-33的一个变型版)

——后者加装在中巴联合研制的JF-17“枭龙”战机之上。在同一项目中,中国还研发了WS-13,用以取代RD-93。

美媒文章称,长期以来,中国一直在仿制外国技术,最近十年,中国投入大量资金研发喷气式发动机的制造能力。他们遇到了俄罗斯在发动机研发早期遇到的同样问题,研发必要的发动机设计和制造技术非常困难,但中国具有一些优势。

首先,他们知道俄罗斯出错的地方,所以可以避免许多这样的错误;其次,中国能够更好地接触到西方的制造技术;最后,与前苏联不同,中国能够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发动机制造能力;这比计划经济环境更高效。

中国将歼-10战机和WS-10A发动机视为一部分学习过程,而且也的确从错误中汲取了经验教训。不过,与商用飞机发动机相比,战机发动机的研发更加困难。(知远/北风)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6-7 12:50 PM , Processed in 0.036855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