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580|回复: 2

[新闻] 人民币国际化的新尝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4-19 01:3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正在进行一项史无前例的努力——把人民币发展成为一种可兑换性受到控制的国际储备货币。它实现这一目标的战略也很独特——双管齐下,并行发展在岸和离岸人民币市场。迄今为止,两方面的进展都相当可观,尽管这依然只是长征路上的一小步。

无论从中国还是从世界的角度来看,这都是一项必要且受欢迎的举措。

对中国来说,要进一步利用全球金融市场和资源来支持自身增长和发展,人民币国际化是关键的一步。此举与中国加入世贸组织(WTO)很像——“入世”让中国得以进入更广阔的国际市场,全面融入到全球贸易体系中。

对世界来说,国际化的人民币不仅让全球投资者和金融家增加了一种投资货币选择,还可促进中国与世界经济的融合,把中国的利益与其它主要经济体及全球金融体系的利益更紧密地绑在一起。

人民币国际化将显著改变全球金融与经济实力对比。如果20年后国际储备是按照各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权重进行分配的,那么人民币在国际储备中所占的份额大概会是美元的两倍。这一论断的依据是:我们预测到2030年,中国的GDP将相当于美国的两倍。这种情况将与当前的局面形成鲜明对比:目前,美元在全球储备中所占份额为60%,而人民币为零。

到2030年,人民币可能会成为国际金融中最重要的货币和资产类别之一(如果不是唯一最重要的话),在外汇、债券、股票和衍生品等各个市场都是如此。

相比于人民币最终的命运,实现这一目标的途径可能存在更大的不确定性——尤其是考虑到中国有控制的可兑换性和并行市场发展的独特战略。

这一战略需要小心处理以下几个问题之间的关系:

一、资本项目可兑换

二、离岸人民币市场的发展

三、人民币的国际化

四、国内金融改革,特别是取消利率管制

从理论上讲,资本项目可兑换的实现可以不需要离岸市场。事实上,一般只有在某种货币具备高度可兑换和实现了国际化的情况下,离岸外汇市场才会形成。

中国的战略是通过发展离岸人民币市场来实现人民币的国际化。这一战略突出表明了中国渴望控制可兑换性提高对国内经济的负面影响,特别是考虑到有欠准备的国内金融体系。

鉴于必需进行的各种系统改革的复杂性,以及其中涉及的大量既得利集团益,这绝不是一项轻松的任务,而且道路可能会崎岖曲折。

但是,中国政府让人民币成为国际储备货币的明确决心、新形成的香港离岸人民币(CNH)市场的强劲势头、以及中国全面融入国际金融体系将带给中国和世界的巨大好处,应该会让人们对“具有中国特色的金融一体化”的最终成功产生浓厚兴趣并抱持乐观看法。

注:本文作者是渣打银行(Standard Chartered Bank)亚洲研究主管。

译者/何黎

发表于 2011-4-24 08:4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Thanks.................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4-24 10:4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Good share.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6-3 03:46 PM , Processed in 0.026956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