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17|回复: 0

好中国还是坏中国 高铁加地铁建设狂潮可能让中国破产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2-15 08:4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Hutong9.net 于 2011-2-15 08:56 编辑

一·  高铁加地铁建设狂潮可能让中国破产
二·   美国承诺如空文 中国4500亿美元债券将血本无归  


一·   高铁加地铁建设狂潮可能让中国破产

     盛宴疯狂时得撤下酒杯,这句话适用于所有的经济领域。举起的酒杯不会自动撤下,监管才能让醉酒者恢复清醒。

  备受关注的中国高铁建设正在受到市场全方位的质疑。

  我国高铁建设虽然是势所必然,但规划过于激进,突破了市场与资金的承受能力,有行政性拔苗助长之嫌,新官上任的政绩工程与应对危机扩张政府投资难辞其咎。

  2003年时任铁道部长上任之后力推铁路跨越式发展,2004年1月7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原则通过《中长期铁路网规划》,规划到2020年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0万公里。金融危机为我国的高铁建设添了一把火,在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下,《中长期铁路网规划》顺势调整,规划的目标里程数被大幅上调,如快速客运网络总规模调整为5万公里以上,较原规划增加2万公里投资额度加大,部分项目提前实施,有42条高铁建设工程预期要在2012年前完成。

  高铁建设的核心弊端在于,公益与市场不分,行政色彩浓厚,缺乏财务边界。

  从国防以及缩小中西部贫富差距等角度考虑的公益性铁路建设,主要由政府出资,由政府的财政、筹资、还款能力决定建设规模,纳入政府的审计体系;而市场化的高铁建设从融资到监管应该走市场之路,由社会资金参与高铁建设、持有高铁股份、进行市场监管。目前各地政府已经成为高铁合资公司的一员,成为高铁建设狂热的吹鼓手。高铁债券则有政府信用背书,不必担心收益率上升,也就是说,市场定价对高铁债券不起作用,只要大规模印钱,想怎么建就怎么建。

  风险不远,2014年偿债高峰期到来。高铁建设负债率高速增长,未来足以让铁道部彻底破产。

  不要指望中央财政大规模增加投入,按照《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在“十二五”期间,我国铁路建设将维持大规模投入,投资额将保持在每年7000亿元左右,共计约3.5万亿元,相比“十一五”期间的2.2万亿元投资,增加了1万多亿元。这相当于2010年8万亿全国财政收入的43%,已经到了财政能够承担的极限。中央政府的支出加上地方投融资平台10万亿元债务,隐性债务不容小视。

  铁道部的定心丸无法让人安心。1月15日,中国铁道部总经济师余邦利在铁道部春运新闻发布会上称,中国大规模的高铁建设资金完全有保障,不会导致债务危机。

  铁道部的债务真的那么安全性吗?未必。铁道部负债呈几何级数上升。按照余先生自己的数据,“2009年铁路资产负债率52%,远低于许多国外铁路公司的水平”,“2010年底铁路企业资产负债率预计在56%左右”,据铁道部相关数据显示,2006年底,铁道部的负债总额为6400.77亿,2007年底,负债额略有上升,达6587.06亿。2008年,负债迅速增加至8683.95亿,2009年末已达13033.86亿元,两年间增幅达 97.9%。这还不是结束,2010年7月底民生银行发布《2010年中国交通运输业发展报告》,指出快速增长的债务融资规模,使得铁道部的资产负债率逐年上升,预计2012年有可能超过70%。

  并且,余先生的数据语焉不详恐怕难以尽信。所谓铁路是指高铁运营企业还是所有铁路企业?资产负债是否计入了铁道部的所有借贷?余先生所指的资本金是铁路企业自己的运营资金还是银行代付?余先生的支付能力是指铁路营收能力,还是因为高铁可以高价变卖资产后的偿付能力?

  2010年国家审计署国外贷援款项目审计服务中心出具的关于铁道部2009会计年度的审计报告(下称《审计报告》),铁道部约1.3万亿人民币负债的具体构成中,长期负债(银行贷款和债券融资)约8548亿元,流动负债为4486亿元(包括短期负债约882亿元,应付款约3604亿元)。根据《审计报告》,从2007年到2009年,铁道部每年还本付息的资金分别约为386亿元、418亿元和733亿元,同期税后铁路建设基金分别是533.5亿元、 550亿元和549亿元,不敷支出。

  另据12月2日时任铁道部长公布的数据,2010年1—11月份,铁道部共完成基本建设投资6067亿元,同比增长35%,创历史同期最高水平,同期运输总收入完成4120亿元,同比增长19.6%——还是入不敷出。

  没有一家企业能够经受得住债务跳涨,更不用说铁道部还是一家人员冗杂、效率不高的带有企业色彩的政府部门。看看上市公司中铁建吧,沙特项目亏损41亿元人民币,其母公司中国铁建总公司出资20.77亿元接下包袱,慷慨承担之后的运营风险,亏损的中铁建还戴上了大红花获得表彰,视几十亿的亏损如粪土,指望这样的公司以真正的市场原则行事难上加难。

  当偿债高峰期到来时,铁道部的办法就是三板斧,借新还旧、资本运作寻求溢价、不断变卖资产。铁道路将成为资本市场的忽悠高手。媒体披露,管理铁道部高铁投资债务与股权的高铁资产管理公司正在酝酿中,铁路沿线的资产运作提上议事日程。

  在新兴的工业大国,基础建设十分必要,但没有监管的狂热基建惊人地耗散社会整体财富,GDP中必须公开被推倒的房产、闲置路线的成本,让纳税人清楚消耗的财富。中国在大力发展汽车业后才发展轨道交通,在建成了高速公路网后再建高速铁路网,造成了上万亿存量财富的损失。

  高铁每年投资7000亿,根据较新的统计,预计全国城市轨道交通年均达2700亿元,高铁地铁两者相加,每年需要1万亿,财政存在巨大的破产风险。对于高铁建设狂潮必须亡羊补牢,设定财政与市场的资金边界,否则,银行将以坏帐掠夺投资者、政府将以通胀消灭财务黑洞。

  没有监酒官的酒宴狂欢结局只有疯狂,没有市场与监管的边界,基建会成为政绩与支出的盛会。

本文摘自《东方早报》,题为《高铁加地铁建设狂潮可能让中国破产》,作者叶檀。


二·  美国承诺如空文 中国4500亿美元债券将血本无归 (东方日报)


美国准备逐步关闭房利美、房地美两家房贷机构,中国购买的四千五百亿美元两房债券危在旦夕。在一片问责声中,国家外汇管理局官员宣布,中国两房债券没有任何损失,反而有百分之六的收益,而美国财政部长盖特纳亦承诺,中国两房债券不会打水漂。但盖特纳的承诺有多少可信度?会不会是空头支票呢?

美国虽然是超级大国,但政府信用很低。以美元汇率问题为例,从布殊到奥巴马,隔几年就会向世界承诺强势美元政策,但事实上美元这十几年一贬再贬。美国政府不仅没有采取措施稳定美元,反而通过美联储局回购美国国债,加速美元的贬值。

另外,美国为了利诱中国继续购买美国国债,曾向中国承诺会控制美国的财政赤字,但奥巴马上台短短两年,便创造了近六千亿美元的赤字,比布殊当政八年创造的赤字纪录还要多。说一套做一套,这就是美国政府的惯例,中国凭甚么相信盖特纳的一面之词呢?

决策失误 自把自为

而且美国政治是轮流做庄制,这届政府作出的承诺,下届政府可以不认帐,这个政客说的,另一个政客可以否认。盖特纳信誓旦旦地拍胸脯,但他随时可以被奥巴马炒鱿鱼,或者自己辞职不干,其接任者很可能一问三不知,一推了之,届时中国又奈美国如何?

最关键的是,美国实行三权分立制,政府可以将问题推到国会身上。美国国会议员麦凯恩早就提出,不应以美国纳税人的金钱补助外资应该承担的风险。美国一家智囊机构也指出,如果中国做了不明智的投资,就应该承担后果,而不是由美国纳税人买单。一旦美国参众两院达成一致,把两房列入可能遭到清算的金融实体,中国持有的两房债券将血本无归。中国如何讨还血汗钱呢?难道要诉诸武力?

明知有巨大的风险,外汇管理局还不断发「安民告示」,这完全是不负责任的行为,实际上是为了掩盖决策失误。如果中国购买的美国债券真是稳如泰山,国家外汇管理局不妨将相关收益的情况向全国人大详细报告,接受人民的监督,而不是像现在这样一笔胡涂帐,由国家外汇管理局自把自为、自弹自唱。

外汇储备是全国人民的保命钱,是中华民族崛起的本钱,一分一毫来之不易,浸透着老百姓的血汗。这些财富理应受到慎重保管,予以理性投资增值,没想到中国政府却像吸食鸦片一样,不断购买美国的两房债券,使这些宝贵的血汗钱成为烈日下的冰块,不断融化蒸发。这种行为难道不是败家子行为?如果以前慈禧太后、李鸿章卖国,体现为割地赔款,那么现在当政者的卖国,则是以无节制地购买美国国债为特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5-30 05:06 AM , Processed in 0.027476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