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58|回复: 0

[转贴] 美股评论:美元是否仍是主导货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11 02:3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导读: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政治经济学教授巴里-埃森格林(Barry Eichengreen)1月11日在VOX发表专栏文章称,美元目前仍是全球主导货币,其他货币暂时还难以取而代之,然而美元作为主导货币享受着过度特权意味着应该承担过度责任,防止国际货币和金融体系陷入混乱的责任落在美国肩上。如果美国不想办法解决巨额赤字问题,一场货币危机或许会在2012年总统大选前后到来。

  以下是埃森格林的专栏文章原文:

  如果说欧元危机带来一线希望,那就是它转移了人们对美元风险的关注。就在不久之前,一些观察家还信心十足地宣称美元即将失去其作为主要国际货币的“过度特权”(exorbitant privilege)。先是一场金融危机诞生和酝酿于美国。然后是第二轮量化宽松(QE2),似乎旨在推低美元在外汇市场的估值。所有这一切使得美元崇高地位的失落显得不可避免。

  峰回路转。现在轮到欧洲陷入严重经济和金融困境。现在轮到欧洲央行似乎不得不扩大其债券购买计划。现在轮到欧元区的政治僵局阻碍其政策制定者拿出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

  与此同时,在美国,我们延长了布什时期的减税政策和薪资税减免,相当于让即将到期的财政刺激计划获得延期。这一被称作税收“妥协”的政策让经济学家将他们对2011年美国经济增速的预期从3%调升至4%。相比之下,在全面财政紧缩的欧洲,这种预期的向上修正是绝对不可能出现的。

  所有这一切意味着美元将比预期更为强劲,而欧元则更为疲软。中国的确作出承诺要购买爱尔兰和西班牙的国债,然而对于审慎的中央银行,你认为到底是美元还是欧元更具吸引力和值得持有呢?

  关于替代选择

  当然,有不少较小经济体的货币可能更能吸引外国投资者(不论公或私),比如加元、澳元、巴西雷亚尔和印度卢比。然而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国的债券市场过于狭小,因此它们的货币在国际投资组合中扮演的角色相当有限。

  巴西和印度市场有扩张的潜力,但是这些国家担心大量外资购买他们的证券会降低其出口竞争力。他们担心外资流入会引发通胀和资产泡沫。因此印度保留了资本管制,限制外国投资者进入该国市场,而这反过来也限制了该国货币在国际上的使用。与此同时,巴西也将外国投资者购买该国证券的预扣税调高两倍。其他新兴市场国家的做法也如出一辙。

  中国也在一条船上。十年之后,人民币有可能在国际领域成为重要货币。但是就目前而言,资本管制降低了其作为投资工具和国际货币的吸引力。不过这并未阻止马来西亚央行增持中国国债作为其外汇储备,也并未阻止麦当劳和卡特彼勒等公司发行人民币债券。但中国将不得不大踏步地开放其金融市场、增强其流动性、在其货币全面国际化之前强化法律法规。

  因此目前美元仍有可能维持主导地位。

  过度特权对应过度责任

  唯一可能危及美元主导地位的因素将是美国经济陷入严重混乱。不过我们并不能排除这种可能性。

  国会和政府一直不愿采取果断措施降低预算赤字。共和党人宣称不增税和虚构的开支削减,而民主党人也没能清晰地提出替代方案。2011年赤字将增加1万亿美元。我们很难想象明年会有所不同。随着婴儿潮一代人退休和医疗养老成本激增,情况只会继续恶化。

  我们知道这种财政危机将如何演变,欧洲已经给我们做出了善意提醒。那些原本满怀希望的投资者一朝醒来,将发现持有美元是一件危险的事情。他们将担心美国政府无力掌控预算周期,这种恐惧将给国债利率施加预扣税,尤其是出售给外国人的国债的利率。债券息差将会飙升,美元将随着资金火速撤出而暴跌。

  届时国际货币体系必将受到震动。加元和澳元的汇率将一飞冲天,而欧元的突然大幅升值将扼杀欧洲复苏、令其跌回湍流之中。中国等新兴市场国家不愿让自己的货币升值,将会看到通胀急剧升温并诉诸更具扭曲性的资本管制措施。

  过度的特权对应过度的责任。防止国际货币和金融体系陷入混乱的责任落在美国肩上。还剩下多长时间?货币危机通常会发生在大选前后,难道是2012年11月吗?(诚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8-12 10:52 PM , Processed in 0.066515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